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开关和电动工具。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包括:多个动触桥,多个动触桥依次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弹性金属片,多个动触桥通过弹性金属片连接;多个动触头,多个动触头包括多个刹车动触头和多个运行动触头,每个动触桥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刹车动触头,每个动触桥的第二端均设置有运行动触头;多个静触头,多个静触头包括与多个刹车动触头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刹车静触头、和与多个运行动触头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运行静触头。由于多个动触桥通过弹性金属片连接,因而刹车时,多个刹车动触头与多个刹车静触头闭合,多点打火,从而减小了单点接触刹车时触头磨损严重的问题,进而延长了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开关和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工具中的刹车结构主要分为电子刹车和机械刹车两大类。由于电子刹车存在成本高、对电路系统要求较高、容易产生不稳定状态等缺点,因而很少使用,而传统的机械刹车在开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刹车分为以下几种结构:推动接触型、侧面接触型、翘板接触型。现有技术中的刹车结构均为单触头接触刹车,即在刹车的过程中,一个刹车动触头与一个刹车静触头相接触,从而将马达的两个输入端短接,进而实现刹车。随着电动工具性能不断提升,电动工具对刹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刹车结构在触头闭合的瞬间发生的打火现象也愈发严重。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刹车结构为单触头接触刹车,因而刹车时的打火现象导致刹车动触头与刹车静触头严重磨损,从而缩短了刹车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开关和电动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触头接触刹车打火而导致刹车结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包括:多个动触桥,多个动触桥依次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弹性金属片,多个动触桥通过弹性金属片连接;多个动触头,多个动触头包括多个刹车动触头和多个运行动触头,每个动触桥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刹车动触头,每个动触桥的第二端均设置有运行动触头;多个静触头,多个静触头包括与多个刹车动触头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刹车静触头、和与多个运行动触头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运行静触头。进一步地,弹性金属片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联动片和用于连接多个联动片的连接片;联动片的第一端分别与动触桥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每个联动片的第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孔,运行动触头穿过弹性金属片的连接孔后与动触桥的第二端铆接。进一步地,弹性金属片还包括与每个联动片的第二端对应连接的定位片。进一步地,动触桥的个数为两个。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电源正极输入部、刹车结构、电源负极输入部和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分别与电源正极输入部及电源负极输入部连接,电源正极输入部包括支撑部,刹车结构是上述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每个动触桥均与支撑部可枢转地连接,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多个运行静触头设置在电源正极输入部上,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多个刹车静触头设置在电源负极输入部上,动触桥可选择地与电源正极输入部或电源负极输入部闭合。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多个定位孔,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弹性金属片的第一端与动触桥连接,弹性金属片的第二端插入定位孔内。进一步地,开关还包括能沿动触桥的延伸方向运动的操作杆组件;操作杆组件包括杆体、并列设置的多个压块和与多个压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弹性元件,杆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底部抵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压块抵接,且一部分的压块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孔内,且压块与动触桥的表面抵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开关,开关是上述的开关。进一步地,电动工具还包括马达,马达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与第一端子电连接的第三端子,开关的换向机构包括第一换向动触片和第二换向动触片,开关的电源正极输入部通过第一换向动触片可选择地与马达的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连接,开关的电源负极输入部通过第二换向动触片可选择地与马达的第二端子或第三端子连接。本技术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包括多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动触桥,多个动触桥通过弹性金属片连接,每个动触桥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刹车动触头,每个动触桥的第二端均设置有运行动触头;联动复合刹车结构还包括与多个刹车动触头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刹车静触头、和与多个运行动触头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运行静触头。由于设置有多个动触桥,且多个动触桥通过 弹性金属片连接,因而刹车时,多个刹车动触头与多个刹车静触头闭合,形成多点打火,从而减小了单点接触刹车时触头磨损严重的问题,进而延长了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使用寿命。由于多个动触桥通过弹性金属片连接,因而避免多个动触桥运动差异过大而导致设备短路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本技术中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与支撑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动触桥、动触头和弹性金属片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弹性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操作杆组件与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操作杆组件中的杆体、弹性元件和压块的连接关系不意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换向机构与电源正极输入部和电源负极输入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以及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换向机构中的换向拨杆、换向弹簧与第一换向动触片和第二换向动触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包括:多个动触桥10,多个动触桥10依次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弹性金属片40,多个动触桥10通过弹性金属片40连接;多个动触头20,多个动触头20包括多个刹车动触头21和多个运行动触头22,每个动触桥10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刹车动触头21,每个动触桥10的第二端均设置有运行动触头22 ;多个静触头30,多个静触头30包括与多个刹车动触头21——对应地设置的多个刹车静触头31、和与多个运行动触头22——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运行静触头32。由于设置有多个动触桥10,且多个动触桥10通过弹性金属片40连接,因而刹车时,多个刹车动触头21与多个刹车静触头31闭合,形成多点打火(由于多个刹车动触头21与多个刹车静触头31存在制造误差、装配误差、使用损耗后产生的误差等,因而多个动触桥10不可能完全同步运动并刹车),从而减小了单点接触刹车时触头磨损严重的问题,进而延长了联动复合刹车结构的使用寿命。由于多个动触桥10通过弹性金属片40连接,因而避免多个动触桥10运动差异过大而导致设备(例如电动工具)短路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本技术中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金属片4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联动片41和用于连接多个联动片41的连接片42 ;联动片41的第一端45分别与动触桥10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每个联动片41均与一个动触桥10连接。当某一个动触桥10运动时,该动触桥10会带动与其连接的联动片41运动,从而将该运动通过该联动片41传递给与其连接的连接片42,进而传动给相连的另一个联动片41,从而带动另一个动触桥10运动,并将运动依次传递,保证多·个不可能完全同步运动的动触桥10相对同步的运动。由于使用弹性金属片40与动触桥10连接,因而既可以满足多个动触桥10不能同步运动的要求,又能在弹性金属片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动触桥(10),多个所述动触桥(10)依次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弹性金属片(40),多个所述动触桥(10)通过所述弹性金属片(40)连接;多个动触头(20),所述多个动触头(20)包括多个刹车动触头(21)和多个运行动触头(22),每个所述动触桥(10)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所述刹车动触头(21),每个所述动触桥(10)的第二端均设置有所述运行动触头(22);多个静触头(30),所述多个静触头(30)包括与多个所述刹车动触头(21)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刹车静触头(31)、和与多个所述运行动触头(22)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运行静触头(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