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210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控制系统,所述双芯棒模包括两个芯棒:第一芯棒、第二芯棒;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连接,用以控制注射装置上下移动、控制注射模的开模及合模、控制双芯棒模的移动、控制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的开模及合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注射吹塑成型装置,通过设置双芯棒模,可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制成两个制品,从而有效改进注塑成型速度,提高成型效率,效率可提高一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成型
,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吹塑成型装置通常包括注射装置、注射模、芯棒、吹塑模,在一个制造周期中,注射装置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在芯棒上形成管坯;而后将芯棒置于吹塑模中吹塑成型。现有的成型装置的一个制造周期只能生产一个制品,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既双芯棒模左右往复移动,可有效改进注塑成型速度,提高成型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控制系统,所述双芯棒模包括两个芯棒:第一芯棒、第二芯棒;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连接,用以控制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的动作;所述注射装置与注射模连接;第一芯棒、第二芯棒能分别与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设置于注射模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距离注射模的水平距离相同;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间的距离是第一芯棒、第二芯棒间距离的2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芯棒与注射模配合时,第二芯棒与第二吹塑模配合,第二芯棒与注射模配合时,第一芯棒与第一吹塑模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分别设有各自的驱动机构,各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注射吹塑成型装置,通过设置双芯棒模,可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制成两个制品,从而有效改进注塑成型速度,提高成型效率,效率可提高一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射吹塑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6为本技术方法的各步骤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注射装置1、注射模2、双芯棒模3、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控制系统,所述双芯棒模3包括两个芯棒:第一芯棒31、第二芯棒32。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注射装置1、注射模2、双芯棒模3、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连接,用以控制注射装置I上下移动、控制注射模2的开模及合模、控制双芯棒模3的水平移动、控制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的开模及合模。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四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注射装置上下移动;第二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注射模的开模及合模;第三控制模块用以控制双芯棒模的水平移动;第四控制模块用以控制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的开模及合模。所述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分别设有各自的驱动机构,各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注射装置I与注射模2连接;所述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设置于注射模2的两侧。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距离注射模2的水平距离相同;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间的距离是第一芯棒31、第二芯棒32间距离的2倍。第一芯棒31、第二芯棒32能分别与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配合。所述第一芯棒31与注射模2配合时,第二芯棒32与第二吹塑模5配合,第二芯棒32与注射模2配合时,第一芯棒31与第一吹塑模4配合。 具体地,所述注射装置I用以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2,在第一芯棒31上形成管坯。所述控制系统接着控制注射模2开模,使得管坯留在双芯棒模的第一芯棒31上,而后控制双芯棒模3迅速移动,使得双芯棒模中的第二芯棒32进入注射模2下方,第一芯棒31则进入第一吹塑模4。而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注射模2合上,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2,在第二芯棒32上形成管还;同时控制第一芯棒31所在的第一吹塑模4内通入压缩空气,对第一芯棒31带有的管坯进行吹涨成型,制品冷却成型后第一吹塑模4打开。而后,控制系统控制注射装置1、注射模2、双芯棒模3、第一吹塑模4、第二吹塑模5循环动作。在一个成型周期的前半周期,注射装置I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2,在第一芯棒31上形成管坯;此时,第二吹塑模5内通入压缩空气,对第二芯棒32带有的管坯进行吹涨成型;而后,注射模2、第二吹塑模5开模,双芯棒模3迅速移动,使第一芯棒31进入第一吹塑模4,第二芯棒32进入注射模2下方,为成型周期的后半周期做好准备。在一个成型周期的后半周期,注射装置I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2,在第二芯棒32上形成管坯;此时,第一吹塑模4内通入压缩空气,对第一芯棒31带有的管坯进行吹涨成型;而后,注射模2、第一吹塑模4开模,双芯棒模迅速移动;使第二芯棒32进入第二吹塑模5,第一芯棒31进入注射模2下方,为成型周期的前半周期做好准备。以上介绍了本技术注射吹塑成型装置的结构,本技术在揭示上述系统的同时,还揭示一种上述注射吹塑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O如图2所示,模具开启;步骤SI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控制注射装置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形成管坯;步骤S2控制系统控制注射模开模,使得管坯留在双芯棒模的第一芯棒上;步骤S3如图4所示,控制系统控制双芯棒模迅速移动,使得双芯棒模中的第二芯棒进入注射模下方,第一芯棒则进入第一吹塑模;步骤S4如图5所示,控制系统控制注射模合上,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形成管坯;同时控制带有管坯的第一芯棒所在的第一吹塑模或第二吹塑模内的芯棒内通入压缩空气,对管坯进行吹涨成型;如图6所示,制品冷却成型后第一吹塑模或第二吹塑模打开。步骤S5控制系统控制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循环动作,具体包括:在一个成型周期的前半周期,注射装置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在第一芯棒上形成管坯;此时,第二吹塑模内的第二芯棒内通入压缩空气,对第二芯棒带有的管坯进行吹涨成型;而后,注射模、第二吹塑模开模,双芯棒模迅速移动,使第一芯棒进入第一吹塑模,第二芯棒进入注射模下方,为成型周期的后半周期做好准备;在一个成型周期的后半周期,注射装置将塑化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射模,在第二芯棒上形成管坯;此时,第一吹塑模内的第一芯棒内通入压缩空气,对第一芯棒带有的管坯进行吹涨成型;而后,注射模、第二吹塑模开模,双芯棒模迅速移动;使第二芯棒进入第二吹塑模,第一芯棒进入注射模下方,为成型周期的前半周期做好准备。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通过设置双芯棒模,可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制 成两个制品,从而有效改进注塑成型速度,提高成型效率,效率可提高一倍。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控制系统,所述双芯棒模包括两个芯棒:第一芯棒、第二芯棒;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连接,用以控制注射装置、注射模、双芯棒模、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的动作;所述注射装置与注射模连接;第一芯棒、第二芯棒能在不同时间分别与第一吹塑模、第二吹塑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庐一宋春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将塑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玉树华王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