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减震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动三轮车后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三轮车因其价格低廉,操作维修方便,在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使用非常普遍,农民通常用其进行货物运输,但是由于农村路况不好,三轮车在行驶中颠簸厉害,影响其舒适度,并且易损坏车架、车厢。目前电动三轮车常用的减震方式是单独采用弹簧或板簧减震,但是弹簧刚性大减震效果不好, 板簧在颠簸严重时易产生变形及断裂。虽然现在有一些较先进的减震方式,但是由于其造价高、结构复杂,不适宜在电动三轮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后减震系统,该减震系统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经济实用,安装维护方便,特别适用于电动三轮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动三轮车后减震系统,包括车架及后桥,所述车架的下部前后对应设有前吊耳和后吊耳,所述前吊耳和后吊耳的外侧分别设有与车架焊接的吊耳加固板,吊耳加固板与吊耳焊接或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前吊耳和后吊耳之间连接一板簧,所述板簧由两端的卷耳与前吊耳及后吊耳连接,板簧由U型螺栓与后桥连接;所述后桥与车架之间竖直设有一阻尼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三轮车后减震系统,包括车架(3)及后桥(5),所述车架(3)的下部前后对应设有前吊耳(8)和后吊耳(2),其特征是:所述前吊耳(8)和后吊耳(2)的外侧分别设有与车架(3)焊接的吊耳加固板(1),吊耳加固板(1)与吊耳焊接或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前吊耳(8)和后吊耳(2)之间连接一板簧(4),所述板簧(4)由两端的卷耳与前吊耳(8)及后吊耳(2(连接,板簧(4)由U型螺栓(6)与后桥(5)连接;所述后桥(5)与车架(3)之间竖直设有一阻尼器(7),阻尼器(7)的底端与后桥(5)铰接,顶端与车架(3)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