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装置及包括其的压缩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994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装置及包括其的压缩机,所述降噪装置包括一设置于一压缩机排气腔内的降噪部件,以及一用于将所述降噪部件固定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固定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同时保持压缩机结构的紧凑。(*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装置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主轴I旋转后,斜板2随主轴I旋转并驱动活塞3做轴向运动。气体经活塞3压缩后进入排气腔4,进而离开压缩机。压缩机排气腔4与管路连接,系统制冷剂经过压缩后通过排气腔4进入管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制冷剂压缩后,气流噪声增大或气流脉冲频率与固定支架、发动机等频率一致而造成的噪声增大。噪声增大后严重影响司乘人员的主观感受。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也采用了某些技术手段,如在外围管路上增加消音腔等。但随着车辆小型化、布置空间较为紧凑,在外围增加消音装置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压缩机噪音大,没有空间设置外围消音设备的缺陷,提供一种降噪装置和压缩机。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降噪装置 ,其特点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一设置于一压缩机排气腔内的降噪部件,以及一用于将所述降噪部件固定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固定部件。较佳地,所述降噪部件包括至少一降噪层,每一所述降噪层设有若干贯通所述降噪层上下表面的孔。通过小孔可以改变气流,从而减小噪音,改变气流脉冲频率。较佳地,所述降噪层为滤网结构、迷宫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较佳地,所述降噪部件包括两层所述降噪层。通过两层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气流噪声。较佳地,所述降噪部件的材料为不与制冷剂发生反应材料。常用的制冷剂牌号为R134A (四氟乙烷)、R415B和R32 (二氟甲烷)。通常不与不锈钢或铜产生反应。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弹性挡圈或一孔用挡圈。弹性垫圈和孔用挡圈为标准件,结构间单,成本低。一种压缩机,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所述的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腔内。较佳地,所述排气腔内设置有一端台,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端台上。较佳地,所述端台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嵌设于所述凹槽内。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孔用挡圈,所述孔用挡圈卡设在所述降噪机构的上方。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的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本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同时保持压缩机结构的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压缩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降噪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降噪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主轴1、斜板2、活塞3、排气腔4、双层滤网51和弹性垫圈52。压缩机主轴I旋转后,斜板2随主轴I旋转并驱动活塞3做轴向运动。气体经活塞3压缩后,通过双层滤网51进入排气腔4,进而离开压缩机。排气腔4内设置有一端台,排气腔4内还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端台上方的凹槽,所述弹性垫圈52嵌设于所述凹槽内。·弹性垫圈52下设置有双层滤网51。双层滤网51的结构为网状。弹性垫圈52为标准件,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施例中,双层滤网51为不锈钢材质,但也可以采用其他不与制冷剂产生反应的材料。工作时,气体按图中箭头方向排出,弹性垫圈52挡住双层滤网51,使得双层滤网51不被气体推出排气腔4。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双层滤网51的上方卡设有孔用挡圈53。工作时,气体按图中箭头方向排出,孔用挡圈53挡住双层滤网51,使得双层滤网51不被气体推出排气腔4.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一设置于一压缩机排气腔内的降噪部件,以及一用于将所述降噪部件固定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固定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部件包括至少一降噪层,每一所述降噪层设有若干贯通所述降噪层上下表面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层为滤网结构、迷宫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部件包括两层所述降噪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部件的材料为不与制冷剂发生反应材料。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弹性挡圈或一孔用挡圈。7.—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腔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内设置有一端台,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端台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台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嵌设于所述凹槽内。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孔用挡圈,所述孔用挡圈卡设在 所述降噪机构的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装置及包括其的压缩机,所述降噪装置包括一设置于一压缩机排气腔内的降噪部件,以及一用于将所述降噪部件固定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固定部件。通过本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同时保持压缩机结构的紧凑。文档编号F04B39/00GK203114570SQ201320068368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张恩祖, 文国良 申请人:上海光裕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一设置于一压缩机排气腔内的降噪部件,以及一用于将所述降噪部件固定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固定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祖文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光裕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