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77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具有侧进气口、上端出气口、底部排液口及排污口的直立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横设于壳体内的吸收填料和多孔花板将壳体自下而上依次分设为积液室、喷淋吸收室、填料吸收室和除雾室四个空间部分,其中,积液室内设有侧进气口、检测人孔、温度计口、底部排液口、排污口、液位计口和压差计口;在喷淋吸收室设有两根喷淋口和吸收填料;在填料吸收室设有多孔花板、降液管、除雾元件及压差计;在除雾室设有上端出气口、除雾元件喷淋口和压差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吸收效果好、除雾精度高、无二次污染、投资维护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约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盐酸雾吸收处理装置
,适用于发烟酸工业生产、合成、发烟酸装车系统、稀有金属冶炼、有机合成、漂染等行业进行发烟酸雾吸收处理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特别是在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场合以及对环境等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
技术介绍
如今的发烟酸工业生产、装车系统、稀有金属冶炼、有机合成、漂染等行业。该过程均在高温或化学反应中进行,发烟不稳定,在高温、光照下极易挥发,挥发出的酸雾在空气中迅速冷凝形成极其微小的酸雾滴及分解,表现为产生大量的可视烟雾。这些烟雾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损腐蚀厂房,也对操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人体吸入后对职业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发烟酸的常见治理手段为碱吸收,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抑制发烟酸。具有消耗高治理不彻底以及产生盐类二次污染。而发烟酸(盐酸、硝酸)又具有分解的特性,也就是说盐酸和硝酸会大量分解,盐酸分解为HCl气体,硝酸分解为NO、NO2,此时使用碱中和效果甚微且会形成更显而易见的白色烟雾。水合的原理来自新鲜水或低浓度烯酸对分解物的反应,亦可吸收没有分解的液态酸雾形成更大的液滴,之后加上高精度高效率的纤维床除雾器就可以彻底扑捉酸烟。水合吸收法具有治理彻底、无二次污染、装置能耗极低且寿命长,只消耗少量的电能和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盐酸挥发烟雾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供一种设计结构更合理、操作方便、节能环保效果更显著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具有一个侧进气口、上端出气口、底部排液口及排污口的直立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横设于壳体内的吸收填料和多孔花板将壳体自下而上依次分设为积液室、喷淋吸收室、填料吸收室和除雾室四个空间部分,其中,积液室内设有侧进气口、检测人孔、温度计口、底部排液口、排污口、液位计口和压差计口 ;在喷淋吸收室设有两根喷淋口和吸收填料;在填料吸收室设有多孔花板、降液管、除雾元件及压差计;在除雾室设有上端出气口、除雾元件喷淋口和压差计口。上述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水合单元、高精密除雾元件和抗结盐堵塞。上述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均采用开式结构,便于元件的安装和更换,并在积液室及除雾室均设有检修人孔,可在不打开设备的情况进行填料的更换或清洗。其工作方式:外界来的挥发性酸雾气体由侧进气口进入塔体内,一部分凝结的酸雾雾滴靠自身重量沉积到积液室中,气体由下而上进入吸收室,在吸收室中气体与喷淋水雾(循环液)形成逆向接触使大部分的酸雾吸收后进入积液室,经吸收后的气体进入吸收填料层,吸收填料层也具有冷却反应热的作用,之后的气体再次与逆向喷淋的水雾接触形成二次吸收,使气体中所带的酸雾彻底被吸收,吸收完的液体靠自身重力作用进入积液室中,经过再次吸收后的气体进入除雾室,在除雾室中设有除雾元件与降液管,除雾元件将气体中经吸收所带的液滴彻底分离出来,通过降液管排入积液室中,通过除雾后的洁净气体进入净气室由出气口排出;在除雾室设有除雾元件喷淋装置,是为了在除雾元件压差增大时进行冲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发烟酸工业生产、装车系统、稀有金属冶炼、有机合成、漂染等行业实际应用中具有吸收效果好、除雾精度高、无二次污染、投资维护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约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而且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适用性强,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属于零排放废气治理装置,在性能和环保功能上优于目前常用的碱吸收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具有一个侧进气口 N1、上端出气口N2、底部排液口 N3及排污口 N4的直立中空壳体,通过分别横设于壳体内的吸收填料6和多孔花板7将壳体自下而上依次分设为积液室A、喷淋吸收室B、填料吸收室C和除雾室D四个空间部分,其中,积液室A内设有侧进气口 N1、检测人孔N9、温度计口 N16、底部排液口 N3、排污口 N4、液位计口 N7、N8和压差计口 N15 ;在喷淋吸收室B设有两根喷淋口 N10、N12和吸收填料6 ;在填料吸收室C设有多孔花板7、降液管4、除雾元件2及压差计N5、N6 ;在除雾室D设有上端出气口 N2、除雾元件喷淋口 N13和压差计口 N17,侧进气口 NI是将外界气体输送至塔内的通道,温度计口 N16主要检测吸收后积液室中气体温度,本温度计可采用就地显示也可远传,底部排液口 N3是将积液室A中的液体排出塔体外部,排污口 N4是在停车检修时将积液室A内的 残液及杂质排出塔体外,液位计口 N7、N8是检测积液室A内液位高低并随时控制排液,检测人孔N9是为了设备在停车检修时使用,压差计口 N15是检测系统整个压差情况,可根据适当的压差范围确定在什么状况下对高精密除雾元件2进行喷淋冲洗;喷淋口 N10、N12作用是喷淋水雾与自下而上来的气体逆向接触充分吸收气体中所带来的酸雾,吸收填料6主要作用延长吸收时间提高吸收效率,多孔花板7的作用是用螺栓将除雾元件固定在多孔花板上;除雾元件2是由国外进口,由特殊纤维编制制成,其过滤精度高、压差阻力小,可分离微米级及亚微米级的雾状液体及颗粒物;压差计N5、N6的作用是检测除雾元件的压差情况,可根据压差计的读数确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除雾元件2的喷淋清洗。出气口 N2的作用是通过吸收、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 N2排出塔体之外,压差计口N17与N15连接共同接入压差计来显示整个塔体的压差变化情况,喷淋口 N13的作用是根据压差计数据显示情况对除雾元件2进行喷淋清洗,也是防止系统结盐的重要举措。如图1所示,还包括填料水合单元、高精密除雾元件2和抗结盐堵塞3,整个装置均采用开式结构,便于元件的安装和更换,并在积液室A设有检修人孔N9,在除雾室D设有检修人孔N11,可在不打开设备 的情况进行填料的更换或清洗。权利要求1.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具有一个侧进气口(NI)、上端出气口(N2)、底部排液口(N3)及排污口(N4)的直立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横设于壳体内的吸收填料(6)和多孔花板(7)将壳体自下而上依次分设为积液室(A)、喷淋吸收室(B)、填料吸收室(C)和除雾室(D)四个空间部分,其中,积液室(A)内设有侧进气口(NI)、检测人孔(N9)、温度计(N16)、底部排液口(N3)、排污口(N4)、液位计口(N7、N8)和压差计口(N15);在喷淋吸收室(B)设有两根喷淋口(N10、N12)和吸收填料¢);在填料吸收室(C)设有多孔花板(7)、降液管(4)、除雾元件(2)及压差计(N5、N6);在除雾室(D)设有上端出气口(N2)、除雾元件喷淋口 (N13)和压差计口(N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水合单元、高精密除雾元件(2)和抗结盐堵塞(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均采用开式结构,便于元件的安装和更换,并在积液室(A)及除雾室(D)均设有检修人孔(N9、N11),可在不打开设备的情况进行填 料的更换或清洗。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具有侧进气口、上端出气口、底部排液口及排污口的直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烟酸雾水合吸收装置,具有一个侧进气口(N1)、上端出气口(N2)、底部排液口(N3)及排污口(N4)的直立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横设于壳体内的吸收填料(6)和多孔花板(7)将壳体自下而上依次分设为积液室(A)、喷淋吸收室(B)、填料吸收室(C)和除雾室(D)四个空间部分,其中,积液室(A)内设有侧进气口(N1)、检测人孔(N9)、温度计(N16)、底部排液口(N3)、排污口(N4)、液位计口(N7、N8)和压差计口(N15);在喷淋吸收室(B)设有两根喷淋口(N10、N12)和吸收填料(6);在填料吸收室(C)设有多孔花板(7)、降液管(4)、除雾元件(2)及压差计(N5、N6);在除雾室(D)设有上端出气口(N2)、除雾元件喷淋口(N13)和压差计口(N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桉浚曹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耐澈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