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0361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横向伸缩机构、安装座、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第二端和第二伸缩机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铰接;所述横向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采用这种伸缩装置以及车辆,既能够分别调节车辆的轴距和轮距,也可以同时调节车辆的轴距和轮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车辆
,且特别是关于一种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自专利技术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车辆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车辆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其功能也越来越展现高科技程度和人性化方式,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舒适的乘驾旅程。在整车结构中,轴距和轮距是重要的参数。简单的说,轴距就是车辆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轴距决定了车辆重心的位置。同时,轴距的改变也会引起前、后桥轴荷分配的变化,从而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车辆制动性、操纵性,以及平顺性的影响。轮距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车辆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轮距还对车辆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目前,车辆的轴距和轮距通常为不可变长度,但在实际应用中,为实现人们对车辆功能形式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对车辆进行承载能力,行驶稳定性与操控性的调控。但对于普通的车辆而言,如果需要改 变轴距和轮距,必须由专业机构或人员花费非常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改装,并且改装的效果还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分别调节车辆的轴距和轮距,也可以同时调节车辆的轴距和轮距的伸缩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横向伸缩机构、安装座、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第二端和第二伸缩机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铰接;所述横向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铰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对称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安装板和/或第二安装板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横向伸缩机构是油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横向伸缩机构是双向油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横向伸缩机构是气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底盘、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前桥总成,以及后桥总成,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桥总成和/或后桥总成的如前述的任一项所述的伸缩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装置所在的所述前桥总成和/或后桥总成的车轮轮毂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横向伸缩机构是油缸;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液压系统,从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横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横向伸缩机构是气缸;所述车辆还包括气压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气压系统,从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横向伸缩机构的伸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使车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轴距,或者轮距,或者轴距和轮距的同时调节。通过改变车辆的轴距、轮距或者同时改变轴距和轮距,既可以扩大车辆适应路况的能力,也可以根据行驶条件的不同,由驾驶员确定使用何种轴距和轮距进行行驶。从而,在不良路况下,可通过增大轴距或轮距获得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在较好的路况下,可通过缩小轴距或轮距,降低行驶风阻,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伸缩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伸缩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轴距伸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伸缩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轴轮伸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伸缩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轴距和轮距均伸长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机构1,第二伸缩机构2、横向伸缩机构3、安装座4、第一安装板5,以及第二安装板6。第一伸缩机构I的第一端和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一端分别与安装座4铰接。第一伸缩机构I的第二端和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铰接。横向伸缩机构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铰接。第一伸缩机构I优选为油缸,在其上设置有第一进/出油口 12。第一伸缩机构I的第一端,例如缸体端与安装座4铰接;第一伸缩机构I的第二端,例如活塞杆端与第一安装板5铰接。第二伸缩机构2优选为油缸,并且优选与第一伸缩机构I的油缸型号相同,在其上同样设置有第二进/出油口 22。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一端,例如缸体端与安装座4铰接;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二端,例如活塞杆端与第二安装板6铰接。横向伸缩机构3优选为双向油缸,在其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进/出油口 32以及第四进/出油口 34。横向伸缩机构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铰接。安装座4用于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具有伸缩装置的车辆的底盘固定连接。安装座4与第一伸缩机构I和第二伸缩机构2的铰接可以是销轴连接。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用于分别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具有伸缩装置的车辆的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的轮毂轴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上可以设置第一铰接座52和第二铰接座54。第一伸缩机构I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板5铰接于第一铰接座52,该铰接可以是销轴连接。横向伸缩机构3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板5铰接于第二铰接座54,该铰接同样可以是销轴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上还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56,第一位移传感器56优选为双向移传感器。第二安装板6上可以设置第三铰接座62和第四铰接座64。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板6铰接于第三铰接座62,该铰接可以是销轴连接。横向伸缩机构3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板6铰接于第四铰接座64,该铰接同样可以是销轴连接。在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置有第二位移传感器66,第二位移传感器66同样优选为双向移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有伸缩装置的车辆包括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前轮总成、后轮总成,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构成车辆的其它必要系统和装置。在图1中,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伸缩装置,以及车辆的一对车轮。在本实施例中,以前轮为例进行说明。该前轮包括左轮7和右轮8。安装座4与车辆底盘(图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机构(1),第二伸缩机构(2)、横向伸缩机构(3)、安装座(4)、第一安装板(5),以及第二安装板(6);所述第一伸缩机构(1)的第一端和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4)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1)的第二端和第二伸缩机构(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铰接;所述横向伸缩机构(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峰乐志国韦兴民刘宗巍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