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吊车梁成品焊接变形平面度矫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2953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吊车梁成品焊接变形平面度矫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弯弧矫正工装和挠度控制工装;b、将吊车梁放置于挠度控制工装上;c、在吊车梁的两个加劲肋板之间局部区域放置弯弧矫正工装,用火烤的方式矫正;d、将弯弧矫正工装移至局部区域矫正后的相邻的加劲肋板之间,用火烤的方式依次矫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钢吊车梁成品焊接变形平面度矫正方法采用上述的措施,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减少吊车梁占用现场空间较长时间,加快安装进度,降低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钢吊车梁为H形,具有上翼缘板、下翼缘板、腹板和加劲肋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具有间隔的加劲肋板,腹板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一体,每个加劲肋板焊接至上翼缘板和腹板上,焊缝的外观检查及对接焊缝的无损检验应符合二级质量标准。吊车梁交付现场安装时,若验收发现吊车梁的焊缝不合格,就必须进行返修,由于加劲肋板的存在,上翼缘板会形成波浪变形,必须进行矫正,使钢吊车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花费时间长,会影响安装进度和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种不仅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快速地达到合格,能保证安装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弯弧矫正工装和挠度控制工装;b、将吊车梁放置于挠度控制工装上;c、在吊车梁的两个加劲肋板之间局部区域放置弯弧矫正工装,用火烤的方式矫正;d、将弯弧矫正工装移至局部区域矫正后的相邻的加劲肋板之间,用火烤的方式依次矫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步骤a中的弯弧矫正工装包括包括底板、弯弧矫正千斤顶、千斤顶固定架、弯弧矫正支架和压紧机构,底板位于弯弧矫正支架的下部,千斤顶固定架固接于底板上,弯弧矫正支架的上部具有压紧机构。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气缸、气缸连接板、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气缸连接板的两端具有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气缸连接板固接于气缸活塞杆的端部。 所述的步骤a中的挠度控制工装包括包括钢板、第一挡块、第二挡块、挠度控制千斤顶和千斤顶连接架,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固接于钢板上,千斤顶连接架固接于钢板上,挠度控制千斤顶放置于千斤顶连接架上。所述的千斤顶连接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的挠度控制千斤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的弯弧矫正千斤顶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有端板。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措施,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减少吊车梁占用现场空间较长时间,加快安装进度,降低安装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吊车梁翼缘板弯弧校正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吊车梁翼缘板弯弧校正工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吊车梁整体长度挠度控制状态示意图;在图1、图2、图3中,1、底板;2、弯弧矫正千斤顶;3、千斤顶固定架;4、第一压紧部;5、弯弧矫正支架;6、气缸;7、气缸连接板;8、第二压紧部;9、弯弧矫正工装;10、上翼缘板;11、第一加劲肋板;12、腹板;13、下翼缘板;14、第二加劲肋板;15、第一挡块;16、钢板;17、吊车梁;18、第二挡块;19、挠度控制千斤顶;20、千斤顶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弯弧矫正工装和挠度控制工装,如图1、图2、图3所示,弯弧校正工装包括底板1、弯弧矫正千斤顶2、千斤顶固定架3、弯弧矫正支架5和压紧机构,底板I位于弯弧矫正支架5的下部,千斤顶固定架3固接于底板I上,弯弧矫正支架5的上部具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气缸6、气缸连接板7、第一压紧部4和第二压紧部8,气缸连接板7的两端具有第一压紧部4和第二压紧部8,气缸连接板7固接于气缸6活塞杆的端部。挠度控制工装包括钢板16、第一挡块15、第二挡块18、挠度控制千斤顶19和千斤顶连接架20,第一挡块15和第二挡块18固接于钢板16上,千斤顶连接架20固接于钢板上,挠度控制千斤顶19放置于千斤顶连接架20上,千斤顶连接架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二个、三个或者更多,弯弧矫正千斤顶的活塞杆顶端可以连接有端板。b、将吊车梁17放置于挠度控制工装上,钢板16水平放置,吊车梁的腹板12呈水平状态,吊车梁的上翼缘板10的两端与挠度控制工装的第一挡块15、第二挡块18接触,挠度控制千斤顶19的活塞杆端部与吊车梁17的下翼缘板13接触。C、在吊车梁的第一加劲肋板11、第二加劲肋板14之间局部区域放置弯弧矫正工装9,弯弧矫正工装9的底板I位于吊车梁9的上翼缘板10和下翼缘板13之间,弯弧矫正工装9的第一压紧部4和第二压紧部8与吊车梁9的上翼缘板10的上表面接触,弯弧矫正千斤顶2的活塞杆端部与上翼缘板10的下表面接触,在第一压紧部4和第二压紧部8之间加热,利用弯弧矫正千斤顶的顶力矫正。d、将弯弧矫正工装9移至局部区域矫正后的相邻的加劲肋板之间,用火烤的方式依次矫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上述方式的,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减少吊车梁占用现场空间较长时间,加快安装进度,降低安装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弯弧矫正工装和挠度控制工装山、将吊车梁放置于挠度控制工装上;c、在吊车梁的两个加劲肋板之间局部区域放置弯弧矫正工装,用火烤的方式矫正;d、将弯弧矫正工装移至局部区域矫正后的相邻的加劲肋板之间,用火烤的方式依次矫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弯弧矫正工装包括包括底板、弯弧矫正千斤顶、千斤顶固定架、弯弧矫正支架和压紧机构,底板位于弯弧矫正支架的下部,千斤顶固定架固接于底板上,弯弧矫正支架的上部具有压紧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气缸、气缸连接板、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气缸连接板的两端具有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气缸连接板固接于气缸活塞杆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的挠度控制工装包括包括钢板、第一挡块、第二挡块、挠度控制千斤顶和千斤顶连接架,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固接于钢板上,千斤顶连接架固接于钢板上,挠度控制千斤顶放置于千斤顶连接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连接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的挠度控制千斤顶的数量为三个。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弧矫正千斤顶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有端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弯弧矫正工装和挠度控制工装;b、将吊车梁放置于挠度控制工装上;c、在吊车梁的两个加劲肋板之间局部区域放置弯弧矫正工装,用火烤的方式矫正;d、将弯弧矫正工装移至局部区域矫正后的相邻的加劲肋板之间,用火烤的方式依次矫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措施,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减少吊车梁占用现场空间较长时间,加快安装进度,降低安装成本。文档编号B21D1/00GK103230965SQ20131013382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苏伟 申请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吊车梁成品焊接变形平面度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弯弧矫正工装和挠度控制工装;b、将吊车梁放置于挠度控制工装上;c、在吊车梁的两个加劲肋板之间局部区域放置弯弧矫正工装,用火烤的方式矫正;d、将弯弧矫正工装移至局部区域矫正后的相邻的加劲肋板之间,用火烤的方式依次矫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