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14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1)根据开发纱线特性,采用更为优化的纤维选配技术,将金属纤维与阻燃涤纶纤维、棉纤维进行混纺,通过精确控制配比和均匀混合,发挥纱线中各种纤维的优势特性,开发集电磁屏蔽、抗菌和阻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纱线产品;(2)通过合理设计纱线结构,以阻燃涤纶和金属纤维为芯纱,棉纤维为包缠纱,打破涤棉混纺燃烧的支架效应,提高纱线的阻燃特性;(3)采用生物酶对纱线进行后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可有效提高纱线的易去污性和柔软度,增强纱制品的服用性;(4)采用紧密纺技术进行金属纤维混纺功能纱线生产,减少纱线毛羽,生产最高达200S的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包括纤维的选配、纱线结构设计、细纱生产工艺、纱线后处理等,其属于新型细纱产品领域,具体涉及到细纱生产工艺与技术坐寸O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电器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享受的同时,电磁辐射产生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金属纤维因其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抗静电、防辐射、杀菌、抗污染等性能,是有效的电磁屏蔽材料。未来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开发需求要依据客户的消费兴趣和消费能力。将时尚、功能,生态等多个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品质多功能纺织品是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的热点。金属纤维在电磁屏蔽纤维开发中使用越来越广。但缺少金属纤维与其他功能性纤维混纺,开辟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方面的研发,本专利技术以金属纤维为主,混以棉纤维和功能性纤维,开发混纺功能性纤维,使之具有金属纤维的优良特性和棉纤维的手感、服用特性,并赋予所加功能纤维的功能特性。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内容:(I)根据开发纱线特性,采用更为优化的纤维选配技术,将金属纤维与阻燃涤纶纤维、棉纤维进行混纺,通过精确控制配比和均匀混合,发挥纱线中各种纤维的优势特性,开发集电磁屏蔽、抗菌和阻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纱线产品;(2)通过合理设计纱线结构,以阻燃涤纶和金属纤维为芯纱,棉纤维为包缠纱,打破涤棉混纺燃烧的支架效应,提高纱线的阻燃特性;(3)采用生物酶对纱线进行后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可有效提高纱线的易去污性和柔软度,增强纱制品的服用性;(4)采用紧密纺技术进行金属纤维混纺功能纱线生产,减少纱线毛羽,生产最高达200S的纱线。本专利技术提出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创新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方式,用于服用型功能面料的开发。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I)对纤维选配技术进行优化,根据开发纱线特性,将金属纤维与阻燃涤纶纤维、棉纤维进行混纺,通过精确控制配比和均匀混合,发挥纱线中各种纤维的优势特性,开发集电磁屏蔽、抗菌和阻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纱线产品;(2)通过合理设计纱线结构,以阻燃涤纶和金属纤维为芯纱,棉纤维为包缠纱,打破涤棉混纺燃烧的支架效应,提高纱线的阻燃特性;(3)改进纱线后处理工艺,采用生物酶对纱线进行后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可有效提高纱线的易去污性和柔软度,增强纱制品的服用性;(4)对细纱生产工艺进行调整 ,采用紧密纺技术进行金属纤维混纺功能纱线生产,减少纱线毛羽,生产最高达200S的纱线。附图说明图1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流程示意图,需要在纤维选配、纱线结构设计、细纱生产技术以及纱线后处中进行创新,得到符合要求的金属纤维多组分混纺功能性纱线。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案进行了金属纤维多组分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其中纱线混和比例为:金属纤维50%,棉30%,功能纤维20%,细纱支数为140S,在细纱生产方式中采用了紧密纺技术,有效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织物光洁度,改善然后成品风格。功能性纤维的选择上采用了阻燃涤纶纤维,使得生产出的细纱具有阻燃效果,可进一步用于 开发阻燃面料。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金属纤维与棉纱、功能纤维进行混纺,采用先进的细纱生产工艺生产具有棉纤维手感和功能纤维特性的新型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采用更为先进的选配技术,根据开发纱线特性,将金属纤维与阻燃涤纶纤维、棉纤维进行混纺,通过精确控制配比和均匀混合,发挥纱线中各种纤维的优势特性,开发集电磁屏蔽、抗菌和阻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纱线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纤维具有功能性特征,包括电磁屏蔽纤维、阻燃纤维、抗菌纤维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阻燃涤纶和金属纤维为芯纱,棉纤维为包缠纱,打破涤棉混纺燃烧的支架效应,提高纱线的阻燃特性,并且表层均匀包缠的棉纤维有利于提高纱线的服用特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酶进行纱线后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可有效提高纱线的易去污性和柔软度,增强纱制品的服用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采用紧密纺技术进行金属纤维混纺功能纱线生产,减少纱线毛羽,生产最高达200S的纱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的生产方法,专利技术主要包括(1)根据开发纱线特性,采用更为优化的纤维选配技术,将金属纤维与阻燃涤纶纤维、棉纤维进行混纺,通过精确控制配比和均匀混合,发挥纱线中各种纤维的优势特性,开发集电磁屏蔽、抗菌和阻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纱线产品;(2)通过合理设计纱线结构,以阻燃涤纶和金属纤维为芯纱,棉纤维为包缠纱,打破涤棉混纺燃烧的支架效应,提高纱线的阻燃特性;(3)采用生物酶对纱线进行后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可有效提高纱线的易去污性和柔软度,增强纱制品的服用性;(4)采用紧密纺技术进行金属纤维混纺功能纱线生产,减少纱线毛羽,生产最高达200S的纱线。文档编号D02G3/04GK103225150SQ20131015925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毛鉴新, 周晔珺, 孙建春 申请人: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纤维多组份混纺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金属纤维与棉纱、功能纤维进行混纺,采用先进的细纱生产工艺生产具有棉纤维手感和功能纤维特性的新型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鉴新周晔珺孙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