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庆专利>正文

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45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该手工具本体包括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至少一端延伸出一扳动部,该握持部上设有一整合组件,并在握持部接近扳动部处的两侧边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长度较第二凹槽长,且该第一凹槽内设有一应变规,该应变规与整合组件呈电性连结;该手工具本体在使用时,第一凹槽内的应变规会产生更多的形变量,而使该整合组件可通过应变规准确的计算出扭力值;其中整合组件上设有调整按钮以及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准确地测量扭力值,并以显示器显示数值供使用者参考。(*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准确的测量扭力值,并以显示器显示数值供使用者参考的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民众亲自动手布置家中的DIY风气日盛,再加上国内手工具发展已相当成熟稳定,手工具生产业界这几年来为了使一般消费大众在使用时更容易上手,于是各种易于操作或附带人性化功能的手工具亦陆续问市。现有的手工具并未设有扭力测量装置,或虽设有扭力测量装置,但未能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而无法准确的测量出该手工具对施力处螺固件的扭力及松紧度,因此使用者亦无法确切的得知该施力处的松紧度是否适中,如此对于施力处容易造成损坏,尤其是较精密的仪器或组件则该手工具更是完全无用武之地。有鉴于此,有厂商推出增加应变规灵敏度的手工具结构,请参阅台湾公告475500号『可测试扭力值棘轮扳手装置』专利,其主要是利用在手工具上设置圆弧凹槽,使该凹槽成为应力集中处,并将应变规设置于凹槽内,以增加应变规的形变量,以便能更准确测量出扭力值。然而,该专利虽然在手工具的凹槽内设置应变规,但该凹槽的应力是集中于凹槽的侧壁,但该专利凹槽为圆弧形,并不利于应变规设置,故该专利是将应变规设置于圆弧的直径上,因此该专利并不能有效利用凹槽将应力集中于应变规上,且一圆形凹槽所能产生的效果有限,因此现有的设计虽有增强该应变规灵敏度的作用,但却无法将其完全发挥。再请参阅美国第4006629号,『Torque measuringapparatus』专利,该美国专利虽有在手工具两侧设置凹槽,并设置四个应变规,但该专利的显示器是以一导线垂悬于外,容易有碰撞故障或断裂脱落的故障,且设置四个应变规不仅成本较高,组配过程亦较为繁杂,故此种现有的扳手虽具有测量扭力值的功效,但结构较复杂,亦有许多需要改善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不具扭力值测量功效,或测量灵敏度不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其可准确的测量扭力值,并以显示器显示数值供使用者参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该手工具本体包括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至少一端延伸出一扳动部,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上设有一整合组件,并在握持部接近扳动部处的两侧边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长度较第二凹槽长,且该第一凹槽内设有一应变规,该应变规与整合组件呈电性连结;该手工具本体在使用时,第一凹槽内的应变规会产生更多的形变量,而使该整合组件可通过应变规准确的计算出扭力值。前述的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其中整合组件上设有调整按钮以及显示器。前述的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其中第一凹槽是跨设有一金属片体,而该应变规则是设置于该金属片体上。本技术并不需要设置数个应变规,故在生产组配以及材料成本上较现有的结构为佳,且灵敏度亦更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外观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手工具本体 10——握持部101——整合组件 102——显示器103——调整按钮 104——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 106——应变规107——金属片体 11——扳动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手工具本体1,该手工具本体1包括一握持部10,该握持部10至少延伸出一扳动部11。该扳动部11用以套设扳转螺固件,在本实施例中,该扳动部11形成开口扳手的形态,而其亦可实施为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棘轮扳手或快速扳手等不同形态。该握持部10供使用者握持施力,其上设有一整合组件101,该整合组件101上设有一显示器102以及至少一个调整按钮103;该握持部10在靠近扳动头的两侧边分别形成第一凹槽104与第二凹槽105,该第一凹槽104的长度较第二凹槽105长,令第一凹槽104可产生较多的形变量,且第一凹槽104内埋设有一应变规106。该应变规106与整合组件101呈电性连结,令该手工具本体1在使用时,该应变可随着手工具本体1的握持部10微幅变形,并通过整合组件101计算出该扭力值变化,显示于该显示器102供使用者参考,或以该调整按钮103进行切换或做归零的校正。本技术在使用时,由于该握持部10两侧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凹槽104与第二凹槽105,该第一、第二凹槽104、105处在使用时可产生较多的形变量,且借助该第二凹槽105的设置,令第一凹槽104可产生更明显的形变量,进而令该第一凹槽104内的应变规106能够获得较大的形变量,使其应变规106可较灵敏的反应出扭力变化,令该整合组件101通过应变规106而计算出更为准确的扭力值,供使用者在扳转锁卸精密仪器的螺固件时,可避免扭力显示不准确,造成施力过大或不足的麻烦。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其是本技术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第二实施例,其中主要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就不同结构叙述之,为使本技术更为灵敏,亦可在该第一凹槽104上跨设一金属片体107,而将应变规106设置于该金属片体107上,令该应变规106在使用手工具时具有更明显的形变量,以提高整合组件101的灵敏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其中如该手工具本体的握持部亦可在两端分别形成一扳动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该手工具本体包括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至少一端延伸出一扳动部,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上设有一整合组件,并在握持部接近扳动部处的两侧边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长度较第二凹槽长,且该第一凹槽内设有一应变规,该应变规与整合组件呈电性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组件上设有调整按钮以及显示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是跨设有一金属片体,而所述应变规则是设置于该金属片体上。专利摘要一种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该手工具本体包括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至少一端延伸出一扳动部,该握持部上设有一整合组件,并在握持部接近扳动部处的两侧边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长度较第二凹槽长,且该第一凹槽内设有一应变规,该应变规与整合组件呈电性连结;该手工具本体在使用时,第一凹槽内的应变规会产生更多的形变量,而使该整合组件可通过应变规准确的计算出扭力值;其中整合组件上设有调整按钮以及显示器。本技术可准确地测量扭力值,并以显示器显示数值供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电子扭力测量结构的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该手工具本体包括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至少一端延伸出一扳动部,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上设有一整合组件,并在握持部接近扳动部处的两侧边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长度较第二凹槽长,且该第一凹槽内设有一应变规,该应变规与整合组件呈电性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