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文煇专利>正文

具有传感器的扭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74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传感器的扭力扳手,可以增进扭力值感测的精确度与重现性。此扳手包含有一本体、至少一传感器,以及至少一固定装置;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各定位部是局部凸出于本体的壁面,各传感器具有二端部与一位于二端部之间的身部,身部具有至少一用以感测变形量的感应片,传感器是设于本体,使各端部分别设于各定位部,而各固定装置用以结合本体与各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扳手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传感器的扭力扳手
技术介绍
当使用扳手旋转螺栓的时候,为了要知道旋转螺栓所施加的扭力大小,一般会于扳手手柄上直接黏贴一应变规,利用扳手在扳转时所产生的变形,带动应变规产生电性变化,经由感测该电性变化即可计算及显示出扭力值。在上述将应变规直接黏贴在扳手手柄上的方式中,由于会产生应变规无法依不同应用需求而任意拆装使用的缺点,因此如图22所示(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M268138号专利案),是为一可外加式地装设于扳手200的扭力传感器201,在扭力传感器201的颈部202设置可感测手柄203挠曲量的感测组件204,感测组件204为应变规,使用者可方便地将扭力传感器201加装于不同类型或扭力大小的扳手,以获得扭力值感测的功能。但是,上述扳手200主要是将扭力传感器201直接锁固在手柄203,当扳手200因受力而变形时,由于在扳手200固定传感器201的位置表面会有应力与应变发生,这个因素将导致传感器201与扳手200之间的结合面产生相对蠕动或滑动,据知应变规是一种极为精密且灵敏的组件,当扳手200多次来回扳转后,一旦发生蠕动或滑动现象,传感器201与扳手200之间就会失去原有的相对位置关系,亦即感测组件204无法正确地感测出扳手200的弯曲变形和扭力值,进而影响到传感器201的精确度与重现性。又如图23及图24所示(美国公告编号第6928885号及第6948380号专利案),该二图都揭露出一种扭力扳手,扳手具有一本体211、至少一应变感测装置212、一运算电路213,以及一显示装置214;本体211的一柄部215具有二侧抵接面216(如图23所示)或是一嵌槽217(如图24所示),各应变感测装置212是可拆卸地装设于各侧抵接面216或嵌槽217,应变感应装置212的一应变体218抵接于各侧抵接面216或是嵌槽217的内壁面,当本体211受扳转而带动应变体218变形时,即可让设于应变体218的一应变感测单元219产生电性变化,进而量测出扳手的扭力值。然而,由于上述扳手的应变体218也是直接抵接于本体211的侧抵接面216或是嵌槽217,所遇到的问题就如同上述地,当扳手受扭力变形的时候,应变体218与本体211之间的结合面亦会发生相对滑动,同样会造成应变感测单元219与本体211之间失去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此外,如第图23所示,因应变体218为平直形状,当应变体218在压缩情况时,应变体218会产生挫曲(buckling)现象,而应变体218在伸长时,会使应变体218与本体211发生严重滑动现象,此等现象皆会造成应变感测单元219与本体211之间失去稳定的结合关系,以致于无法正确地感测扳手的弯曲变形和扭力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感器的扭力扳手,传感器是较能稳固地与扳手本体相互结合,以增进传感器所量测出扭力值的精确度与重现性。为达成前揭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各该定位部是凸出该本体的壁面;至少一传感器,各该传感器具有至少二端部,以及一位于该等端部之间的身部,该身部具有至少一感应片,各该感应片用以感测该身部的变形量;各该传感器是设于该本体,使至少一该端部设于至少一该定位部;以及至少一固定装置,各该固定装置是用以结合该本体与各该传感器。其中该身部与该本体相距预定距离。其中该本体具有一头部以及一握持部,该头部与该握持部之间一体连接地具有一中间部,该等定位部是局部凸出于该中间部。其中该本体具有一沟槽,该等定位部是凸出于该沟槽的壁面。其中该本体的各定位部具有一基段以及一自该基段延伸出的连结段,该基段是延伸地凸出于该本体的壁面,该连结段则延伸于该基段的外端。其中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凹陷于壁面的凹窝,且各该定位部是自各该凹窝的底部朝该壁面延伸。其中一该传感器的身部与至少一该端部之间具有一呈弯折状的弹性部。其中一该传感器的身部二端分别具有一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弹性部,各该弹性部的外端则分别连接于各该端部,使该身部与各该端部相距预定距离。其中一该传感器的身部二端分别具有一朝不同且相对方向延伸的弹性部,各该弹性部的外端则分别连接于各该端部,使该身部与各该端部相距预定距离。其中一该传感器的身部的截面积小于该传感器的各该端部的截面积。其中另包含有一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该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是接收与处理该等感应片的信号并显示感测状态。本专利技术一种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至少一传感器,各该传感器具有至少二端部,以及一位于该等端部之间的身部,该身部与至少一该端部之间具有一弹性部,该身部设有至少一感应片,各该感应片用以感测该身部的变形量;各该传感器的各该端部是设于该本体;以及至少一固定装置,各该固定装置是用以结合该本体与各该传感器。其中该身部与该本体相距预定距离。其中各该弹性部是呈弯曲状。其中一该传感器的身部的截面积小于各该端部的截面积。其中一该传感器的各弹性部一端是自该身部朝同一方向延伸,各该弹性部的外端则分别连接于各该端部,使该身部与各该端部相距预定距离。其中一该传感器的各弹性部一端是自该身部朝不同且相对方向延伸,各该弹性部的外端则分别连接于各该端部,使该身部与各该端部相距预定距离。其中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各该定位部是凸出该本体的壁面,各该传感器的至少一该端部设于至少一该定位部。其中该本体具有一头部以及一握持部,该头部与该握持部之间一体连接地具有一中间部,该等定位部是局部凸出于该中间部。其中该本体具有一沟槽,该等定位部是凸出于该沟槽的壁面。其中该本体的各定位部具有一基段以及一自该基段延伸出的连结段,该基段是延伸地凸出于该本体的壁面,该连结段则延伸于该基段的外端。其中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凹陷于壁面的凹窝,各该定位部是自各该凹窝的底部朝该壁面延伸。其中另包含有一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该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是接收与处理该等感应片的信号并显示感测状态。其中各该感应片是为应变规。其中各该固定装置是为螺丝、固定销、铆钉或夹扣件。其中该传感器的各端部与该本体相互接触的壁面具有至少二定位部,各该定位部是抵接于该本体。依据上述所揭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各该定位部凸出于该本体的壁面,当该扳手受力而弯曲变形时,各该定位部表面不会有应力与应变发生,亦即指各该定位部是为无应变区域,各该传感器较能稳固地与该扳手相互结合,即使该扳手多次来回扳转后,各该传感器的端部与各该定位部之间仍能维持原有相对位置的关系,因此传感器的精确度与重现性能获得保证。此外,各该传感器的身部与至少一该端部之间亦可具有一呈弯折状的弹性部,该传感器的各端部分别稳固地结合于各该定位部时,当该本体因弯曲而带动传感器的各端部间的相对位置改变时,由该弹性部即可使各该端部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对应转化成该传感器的身部的挠曲(bending)变形,设置在该身部的感应片可进行较为精确的感测。再者,若是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设置在本体于材料力学理论所指称的中性轴位置时,则可使该传感器的身部截面积小于该传感器的各该端部截面积,并在该身部设置该感应片,由于该传感器的各端部截面积较大,各该端部可较能稳固地结合在该本体的各定位部,又因为该身部的截面积较小,该身部可获得较大的应变量与应变感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各该定位部是凸出该本体的壁面;至少一传感器,各该传感器具有至少二端部,以及一位于该等端部之间的身部,该身部具有至少一感应片,各该感应片用以感测该身部的变形量;各该传感器是设于该本体,使至少一该端部设于至少一该定位部;以及至少一固定装置,各该固定装置是用以结合该本体与各该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煇
申请(专利权)人:廖文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