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是一种控制精度高,可控力矩范围大,显示准确、直观、结构简洁便于组织生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新型扭力扳手,其主要技术措施为:以液压油为介质的静压力多级降压的传递结构取代传统的弹性元件结构,用电接触式压力表进行微力检测(<1.0MPα),模块组合式结构可扩大力矩的控制范围。形成系列化生产,可满足多方面,特别是大力矩控制方面的需要。(*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扳钳工具类,根据对现有的扭力扳手进行检索结果,现有的扭力扳手按其结构,可归纳为三类;加力杆弯曲变形式,多级杠杆弹簧式和扭曲变形表盘式。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构思,即“直接以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作为传力或受力的结构,并以此作为力矩的控制对象”为此,它们有着共同的弊病1、力矩的控制精度及重复精度差2、最大控制力矩受到限制3、弹性元件结构易损4、结构复杂例如嵊县工具厂1987年研制的“可换头式扭力扳手,(按其结构属于第二种类型)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和改善上述诸方面的问题,即提高力矩的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扩大可控力矩的范围,延长使用寿命,使用与操作更为方便和直观,并且成本低、它除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外(譬如各类发动机,发电设备,车辆的装配与修理等),还适用于化工,石油,冶炼,食品,国防等行业中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大力矩控制的许多场合、(譬如各类大型反应罐,反应釜,锅炉,容器等上紧固件的扭力控制)。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新型扭力扳手总体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它是一种由扳手体4,凸轮6、销轴7、棘爪8、弹簧9、心轴10、小端盖11、大端盖12、构成的扳手头部,与扳手头部一端相连接的扳手尾部及安装在扳手尾部未端的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13所组成的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在扳手头部一端的空心柱形体腔内装入端面面积大小不等的“T”形推杆5,其大端与凸轮6接触,整体装在扳手体4内的环形腔内,扳手尾部由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且相互用螺钉连接,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外套1,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内套3,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塞活塞体2的多级传递油液静压力和多级降压的模块式结构所组成。在各级(节)外套1与柱塞活塞体2所构成的密闭内腔容积中,通过注油孔充满了作为传力介质的液压油,当扳手尾部(通过凸轮6,棘爪8,心轴10)对紧固件(譬如螺栓)施力时,其反作用力将通过推杆5作用在由外套1所构成的密闭容积中的液压油上,形成压强P1,该静压力P1通过柱塞活塞体2传至第二级密闭容积中的液压油上,形成压强P2,同理可以传至第三级,第四级密闭容积中,将分别形成P3,P4……,由于P4<P3<P2<P1,在尾部的未端处装有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13,进行微力控制和检测,因为在未端处的压强我们严格控制在<1.0MPa的范围内,(譬如在P4处)此时压力表显示精度值高(1.5级),即该新型扭力扳手的可控力矩的误差不会超过1.5%,达到了提高控制精度的目的,当力矩达到该压力表预先调定的数值时,即发出电信号(音响或灯光)通知操作者,很显然,本技术可以通过模块组合(即外套1,内套3,柱塞活塞体2的组合)的方式,扩大扳手的扭力控制范围,形成系列化生产,满足不同规格扭力控制的需要。本技术的优越处在于新型扭力扳手以油液为传力介质取消了传统采用的弹性元件结构,避免了弹性元件结构直接的传力和受力,通过柱塞活塞复合油缸装置达到了微力控制的目的,提高了力矩的控制精度与重复精度,用模块组合结构,可以简便的扩大力矩的控制范围,以适应大力矩控制的场合,用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进行微力控制与检测,届时发出音响或灯光,故显示方便直观,使用耐油“O”型密封圈,密封性能稳定可靠价廉,零件润滑充分,使用寿命长,可用模块结构的方式组织生产,整体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成本低。为了更清楚的对本技术加以说明,特附图于后。图1为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结构总图,其中1——空心外套2——柱塞活塞体3——空心内套4——扳手体5——T形推杆6——凸轮7——销轴8——棘轮9——弹簧10——心轴13——电接触式压力表图2为该扭力扳手头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1——小端盘12——大端盘权利要求1.一种由扳手体4,凸轮6,销轴7,棘爪8,弹簧9,心轴10,小端盖11,大端盖12构成的扳手头部,与扳手头部一端连接的扳手尾部及安装在扳手尾部未端的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13组成的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扳手头部一端的空心柱形腔内装入“T”形推杆5,其大端与凸轮6接触,整体装在扳手体4的环形腔内,扳手尾部由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且相互用螺钉连接,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外套1,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内套3,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塞活塞体2的多级传递油液静压力和多级降压的模块结构所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扳手尾部的多级(节)模块结构中的柱塞活塞体2与相对应的外套1之间形成密封内腔,该内腔通过注油孔充满了作为传力介质的液压油。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油液静压力从扳手头部,经过多级(节)模块结构直到扳手尾部未端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处是依次多级递减的,扳手尾部未端的最低静压力控制在1.0MPa以下。专利摘要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是一种控制精度高,可控力矩范围大,显示准确、直观、结构简洁便于组织生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新型扭力扳手,其主要技术措施为以液压油为介质的静压力多级降压的传递结构取代传统的弹性元件结构,用电接触式压力表进行微力检测(<1.0MPα),模块组合式结构可扩大力矩的控制范围。形成系列化生产,可满足多方面,特别是大力矩控制方面的需要。文档编号B25B23/14GK2082664SQ9021499公开日1991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3日专利技术者贾鹏光 申请人:贾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扳手体4,凸轮6,销轴7,棘爪8,弹簧9,心轴10,小端盖11,大端盖12构成的扳手头部,与扳手头部一端连接的扳手尾部及安装在扳手尾部未端的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13组成的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扳手头部一端的空心柱形腔内装入“T”形推杆5,其大端与凸轮6接触,整体装在扳手体4的环形腔内,扳手尾部由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且相互用螺钉连接,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外套1,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内套3,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塞活塞体2的多级级传递油液静压力和多级降压的模块结构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光,
申请(专利权)人:贾鹏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