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扳钳工具类,根据对现有的扭力扳手进行检索结果,现有的扭力扳手按其结构,可归纳为三类;加力杆弯曲变形式,多级杠杆弹簧式和扭曲变形表盘式。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构思,即“直接以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作为传力或受力的结构,并以此作为力矩的控制对象”为此,它们有着共同的弊病1、力矩的控制精度及重复精度差2、最大控制力矩受到限制3、弹性元件结构易损4、结构复杂例如嵊县工具厂1987年研制的“可换头式扭力扳手,(按其结构属于第二种类型)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和改善上述诸方面的问题,即提高力矩的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扩大可控力矩的范围,延长使用寿命,使用与操作更为方便和直观,并且成本低、它除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外(譬如各类发动机,发电设备,车辆的装配与修理等),还适用于化工,石油,冶炼,食品,国防等行业中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大力矩控制的许多场合、(譬如各类大型反应罐,反应釜,锅炉,容器等上紧固件的扭力控制)。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新型扭力扳手总体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它是一种由扳手体4,凸轮6、销轴7、棘爪8、弹簧9、心轴10、小端盖11、大端盖12、构成的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扳手体4,凸轮6,销轴7,棘爪8,弹簧9,心轴10,小端盖11,大端盖12构成的扳手头部,与扳手头部一端连接的扳手尾部及安装在扳手尾部未端的小型电接触式压力表13组成的液压型组合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扳手头部一端的空心柱形腔内装入“T”形推杆5,其大端与凸轮6接触,整体装在扳手体4的环形腔内,扳手尾部由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且相互用螺钉连接,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外套1,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形空心内套3,与相应装入其内的多级(节)柱塞活塞体2的多级级传递油液静压力和多级降压的模块结构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