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特殊铰链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由大叶片、小叶片、衬套和轴销构成,大叶片的连接端和小叶片的连接端均具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卷圆轴套,大叶片利用卷圆轴套及相邻卷圆轴套间的间隙与小叶片的卷圆轴套及间隙交错相连,小叶片卷圆轴套两端的端口处均设有衬套,大、小叶片通过销轴贯穿卷圆轴套及衬套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大叶片和小叶片分别替换固定座和旋转座,与固定座和旋转座相比,叶片更轻薄、所占的空间体积更小;且将现有孤立的铰链体系,同大叶片和小叶片整合起来,保证大小叶片旋转顺畅、松紧度适中,大叶片双凸台限制小叶片旋转程度确保整个铰链打开最大角度为87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铰链结构本技术涉及特殊铰链结构
,具体的说是一种车门铰链结构。车门铰链用于将汽车车门安装到汽车上,是支撑车门的重要元件。一般的车门铰链包括用于固定到汽车侧围的固定座、用于固定到车门上的旋转座和连接固定座与旋转座的铰链轴,利用固定座连接部固定在铰链轴上,旋转座连接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铰链轴上,如国内专利CN2261487Y公开的汽车门铰链,由铰轴、轴座、转动件组成,利用轴座中的中空分体轴套,配合轴套和铰轴及加强筋实现转动件相对于轴座旋转;该种汽车门铰链,首先固定座和转动件的体积较大,使用传统的车门铰链拆装、检修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其次,由于是金属件在长期旋转摩擦后,易造成磨损,因此需要额外添加润滑油等具有润滑的产品才能维持久用之后的灵便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门铰链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分、空间占有体积小、无需添加润滑油的车门铰链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结构由大叶片、小叶片、衬套和轴销构成,所述大叶片的连接·端和小叶片的连接端均具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卷圆轴套,所述大叶片利用其卷圆轴套及相邻卷圆轴套间的间隙与小叶片的卷圆轴套及间隙交错相连,所述小叶片卷圆轴套两端的端口处均设有衬套,大、小叶片通过销轴贯穿卷圆轴套及衬套固定。其中所述的大叶片是由平板端部弯曲折叠形成的一体双层结构,所述空心的弯曲部分即为卷圆轴套;所述的小叶片是由平板端部弯曲形成的一体单层结构,所述空心的弯曲部分即为卷圆轴套;所述大叶片相邻卷圆轴套的间隙上还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小叶片的卷圆轴套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凹块,用于限定大小叶片的旋转最大夹角。所述的衬套为上端圆环与下端具有通孔的圆柱体构成的一体结构,所述圆环的内径与圆柱体通孔直径一致,所述圆环的外径大于圆柱体的直径,用于固定在小叶片卷圆轴套的端口,所述圆环的下表面还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置于大、小叶片卷圆轴套结合处,确保衬套与轴套同心。本技术在现有车门铰链的基础上,用大叶片和小叶片分别替换固定座和旋转座,与固定座和旋转座相比,叶片更轻薄、所占的空间体积更小;且将现有孤立的铰链体系,同大叶片和小叶片整合起来,即使用销轴铆接后与衬套紧密配合,保证大小叶片旋转顺畅、松紧度适中,大叶片双凸台限制小叶片旋转程度确保整个铰链打开最大角度为87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车门铰链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大叶片主视图;图3为大叶片侧视图;图4为大叶片俯视图;图5为小叶片主视图;图6为小叶片侧视图;图7为小叶片俯视图;图8为衬套结构立体图;图9为衬套顶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衬套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车门铰链结构最大开合角度示意图;图12为本车门铰链结构最小开合角度示意图;图中1.大叶片2. 小叶片3.卷圆轴套4.衬套。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实现的,其技术方案以下列实施例具体说明:实施例本车门铰链结构,包括的部件有:(I)作为固定座的大叶片1,由于需要固定在汽车侧围,因此需要比小叶片2更牢固,因此选用如图2至图4所示的结构,是将金属平板的端部弯曲出一个卷圆后,再折叠压实,构成一体双层结构,空心的弯曲部分即为卷圆轴套3,此时将卷圆轴套3部分进行等间距切割,构成等间距的卷圆轴套3,为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大叶片I具有三段卷圆轴套3 ;大叶片相邻卷圆轴套的间隙上还设有定位凸块;(2)作为旋转座的小叶片2,选用的是如图5至图7所示的结构,将金属平板的端部直接弯曲形成一个卷圆,即构成一体单层结构,所述空心的弯曲部分即为卷圆轴套3,此时将卷圆轴套3部分进行等间距切割,构成等间距的卷圆轴套3,为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小叶片2具有两段卷圆轴套3 ;小叶片的卷圆轴套上还设有与大叶片相对应的定位凹块;(3)固定部件,包括衬套4和销轴,所用到的衬套4,结构如图8至图10所示,上端圆环与下端具有通孔的圆柱体构成的一体结构,所述圆环的内径与圆柱体通孔直径一致,所述圆环的外径大于圆柱体的直径,用于固定在小叶片卷圆轴套的端口,所述圆环的下表面还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置于大、小叶片卷圆轴套结合处,确保衬套与轴套同心。衬套4由于定位凸台的存在,不能在小叶片2内转动,并连带着销轴不能在大叶片I内转动。将上述部件进行组装,具体的说,首先,在小叶片2卷圆轴套3两端的端口处均安装上衬套4,再将大叶片I的卷圆轴套3及相邻卷圆轴套间的间隙与小叶片2的卷圆轴套3及间隙交错相连,具体的说,大叶片I的卷圆轴套3与小叶片2的相邻卷圆轴套3的间隙相嵌,大叶片I相邻卷圆轴套3的间隙利用其定位凸块与小叶片2卷圆轴套3的定位凹块相嵌,最后,大、小叶片通过销轴贯穿卷圆轴套3及衬套4固定,即完成本车门铰链的组装,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大叶片I和小叶片2的平面部分上设置安装孔,用于与车门和汽车侧围的固定连接,小叶片2带动着车门,相对于大叶片I作以卷圆轴套3中心为基准的旋转,实现车门相对于汽车侧围的开合,如图11和图12所示,不过由于具有定位凸台的衬套4存在,起到了一定的限位租用,因此车门相对于`汽车侧围的开合具有最大的开合角度,为87°。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结构由大叶片、小叶片、衬套和轴销构成,所述大叶片的连接端和小叶片的连接端均具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卷圆轴套,所述大叶片利用其卷圆轴套及相邻卷圆轴套间的间隙与小叶片的卷圆轴套及间隙交错相连,所述小叶片卷圆轴套两端的端口处均设有衬套,大、小叶片通过销轴贯穿卷圆轴套及衬套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叶片是由平板端部弯曲折叠形成的一体双层结构,所述空心的弯曲部分即为卷圆轴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叶片是由平板端部弯曲形成的一体单层结构,所述空心的弯曲部分即为卷圆轴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叶片相邻卷圆轴套的间隙上还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小叶片的卷圆轴套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凹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为上端圆环与下端具有通孔的圆柱体构成的一体结构,所述圆环的内径与圆柱体通孔直径一致,所述圆环的外径大于圆柱体的直径,用于固定在小叶片卷圆轴套的端口,所述圆环的下表面还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置于大、 小叶片卷圆轴套结合处,确保衬套与轴套同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特殊铰链结构
,具体是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由大叶片、小叶片、衬套和轴销构成,大叶片的连接端和小叶片的连接端均具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卷圆轴套,大叶片利用卷圆轴套及相邻卷圆轴套间的间隙与小叶片的卷圆轴套及间隙交错相连,小叶片卷圆轴套两端的端口处均设有衬套,大、小叶片通过销轴贯穿卷圆轴套及衬套固定。本技术用大叶片和小叶片分别替换固定座和旋转座,与固定座和旋转座相比,叶片更轻薄、所占的空间体积更小;且将现有孤立的铰链体系,同大叶片和小叶片整合起来,保证大小叶片旋转顺畅、松紧度适中,大叶片双凸台限制小叶片旋转程度确保整个铰链打开最大角度为87度。文档编号E05D3/02GK203097536SQ20132011198公开日2013年7月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结构由大叶片、小叶片、衬套和轴销构成,所述大叶片的连接端和小叶片的连接端均具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卷圆轴套,所述大叶片利用其卷圆轴套及相邻卷圆轴套间的间隙与小叶片的卷圆轴套及间隙交错相连,所述小叶片卷圆轴套两端的端口处均设有衬套,大、小叶片通过销轴贯穿卷圆轴套及衬套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诚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