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268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为鼓式结构,由进料斗、釜体、上进气口、中心轴、搅拌器、电机、减速机、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安装在底座上,釜体上部安装进料斗,釜体上部设有上进气口和排气口,中心轴安装在釜体内,并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相连,中心轴两端设有进气口,中心轴上安装有搅拌器,釜体下部设有卸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种进气方式控制温度和压力,上进气主要控制压力,中心轴进气主要控制温度,最终维持整个系统温度恒定。反应均匀,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工程领域中,涉及一种能使污泥在亚临界水状态下高效均匀反应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
技术介绍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大,污水处理率的持续上升及处理程度的深化,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量与日剧增。我国城市污泥有机物含量、总氮、总磷、总钾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国家堆肥需要的养分和标准,这将有利于污泥的堆肥处理。按照比例向污泥中投加一定量的生物质,混合均匀后在高温(200 260°C)高压(1.5 5.0MPa)的亚临界水状态下反应,可以将污泥中的粘性有机物水解,污泥絮体解体,微生物细胞破裂,细胞的有机质(如多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释放并进一步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如单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同时污泥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卵被杀灭,所投加的生物质可以调节污泥中碳氮比及含水率,利于污泥后续发酵制肥,从而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现有的亚临界水反应釜,多采用圆形筒体,采用一种进气方式进气,调节温度和压力,传热慢,物料反应也不均衡,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为鼓式结构,带有进料斗与卸料口,采用两种进气方式控制温度和压力,上进气主要控制压力,中心轴进气主要控制温度,使其快速达到反应条件,最终维持整个系统温度恒定,提高了反应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为鼓式结构,由进料斗、釜体、上进气口、中心轴、搅拌器、电机、减速机、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安装在底座上,釜体上部安装进料斗,釜体上部设有上进气口和排气口,中心轴安装在釜体内,并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相连,中心轴两端设有进气口,中心轴上安装有搅拌器,釜体下部设有卸料口。所述的中心轴由搅拌轴承和套管组成,套管上开有气孔,套管套在搅拌轴承上,搅拌轴承在旋转的同时,蒸汽在套管中通过气孔向四周发散,气孔的设置根据反应釜的容积及物料的量来确定,并均匀分布。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与工作过程是,污泥和生物质混合均匀后由进料斗进入反应釜,由上进气口通入蒸汽,调节釜内温度和压力,同时开启搅拌器,使釜内物料均匀受热,快速升温反应,待温度上升至200 260°C,压力达到1.5 5.0MPa时,关闭上进气口,由中心轴的进气口通入蒸汽,蒸汽通过中心轴上的气孔向四周发散,使釜内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温度波动范围小,反应条件稳定。反应完毕后,开启排气口泄压,反应产物由釜体底部的卸料口卸出。所述搅拌器安装在中心轴上,以釜体纵向中心线为界,左右对称分布,且与中心轴夹角为45 90°。搅拌时物料由两端向中心运动,可使釜内物料可以更均匀的受热反应,提闻了反应效率。本技术的特点如下:①进料斗与釜体相连,节约了占地面积,操作更方便,并使整体结构更紧凑。②采用两种进气方式控制温度和压力,上进气主要控制压力,中心轴进气主要控制温度,最终维持整个系统温度恒定。③中心轴采用中心进气,上部开孔通蒸汽,通气过程中蒸汽向四周发散,升温快,强化了传热效果。④反应釜为鼓式结构,边搅拌边进气,物料均匀受热,反应更充分。⑤密封性好,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进料斗1、釜体2、中心轴5、搅拌器6、电机7、减速机8、底座14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2安装在底座14上,釜体2上部安装进料斗1,釜体2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3,4)和排气口(11、12),中心轴5安装在釜体I内,并通过减速机8与电机7相 连,中心轴5两端设有进气口(9、10),中心轴5上安装有搅拌器6,釜体2下部设有卸料口 13。所述的中心轴5由搅拌轴承和套管组成,套管上开有气孔,套管套在搅拌轴承上,搅拌轴承在旋转的同时,蒸汽在套管中通过气孔向四周发散,气孔的设置根据反应釜的容积及物料的量来确定,并均匀分布。污泥和生物质由进料斗进入反应釜,由上进气口(3、4)通入蒸汽,调节釜内温度和压力,同时开启搅拌器6,使釜内物料均匀受热,快速升温,待温度上升至200 260°C,压力达到1.5 5.0MPa时,改由中心轴5的进气口(9,10)通入蒸汽,蒸汽通过中心轴5上的气孔向四周发散,使釜内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温度波动范围小,反应条件稳定。搅拌器6安装在中心轴上,以釜体纵向中心线为界,左右对称分布,且与中心轴夹角为45 90°,搅拌时物料由两端向中心运动,可以更均匀的受热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为鼓式结构,由进料斗、釜体、上进气口、中心轴、搅拌器、电机、减速机、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安装在底座上,釜体上部安装进料斗,釜体上部设有上进气口和排气口,中心轴安装在釜体内,并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相连,中心轴两端设有进气口,中心轴上安装有搅拌器,釜体下部设有卸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由搅拌轴承和套管组成,套管 上开有气孔,套管套在搅拌轴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为鼓式结构,由进料斗、釜体、上进气口、中心轴、搅拌器、电机、减速机、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安装在底座上,釜体上部安装进料斗,釜体上部设有上进气口和排气口,中心轴安装在釜体内,并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相连,中心轴两端设有进气口,中心轴上安装有搅拌器,釜体下部设有卸料口。本技术采用两种进气方式控制温度和压力,上进气主要控制压力,中心轴进气主要控制温度,最终维持整个系统温度恒定。反应均匀,效率高。文档编号C02F11/10GK203095819SQ20132004770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吕亮, 胡芳, 李盘根, 王实玉, 彭文靖, 赵琴, 刘黎慧 申请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亚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为鼓式结构,由进料斗、釜体、上进气口、中心轴、搅拌器、电机、减速机、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安装在底座上,釜体上部安装进料斗,釜体上部设有上进气口和排气口,中心轴安装在釜体内,并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相连,中心轴两端设有进气口,中心轴上安装有搅拌器,釜体下部设有卸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亮胡芳李盘根王实玉彭文靖赵琴刘黎慧
申请(专利权)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