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向明专利>正文

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027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能够有效的处理含油污泥,达到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达标排放的处理要求。该设备能够有效的对油泥进行最终无害化处理,彻底去除油泥中的有机油份和有害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适用于石油石化行业产生的各种含油污泥。工艺系统主要是由储料池、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尾气净化处理系统、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其特点在于,避免了以往焚烧炉的处理量小、对物料要求高、处理停留时间短,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增加了处理效果,增加了单位处理量,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还增加了运行收益,符合国家的环保战略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能够对含油污泥进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达标排放的处理要求。属于石油、石化行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技术背景: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也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其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如不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不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含油污泥进行有组织的收集,并开发研究出经济实用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可回收大量的能源,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减轻甚至消除污染,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油泥进行有效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合理处理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含油污泥来源众多,成分复杂,性质不同,处理技术也是多种多样,主要的处理方法有:1、物理化学提取与回收(萃取分离法、热水洗涤法、浓缩干化法等);2、无害化处理技术(固化处理技术、干化场处理法、填埋法等);3、生物降解技术(地耕法、堆肥法、生物反应器法等);4、热处置技术(焚烧处理、热解处理、焦化处理等);5、电动力学处理技术;6、污泥调剖技术等处理方法。经多年的研究表明:正是因为含油污泥来源众多,成分复杂,性质各异等特性,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并进行达标排放。本技术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的目的是:针对近年来含油污泥的处置现状,结合国内油田的调研情况,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降本增效和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开发了本套装置及工艺系统,以解决油泥处理的资源浪费,不彻底等特性,消除含油污泥的危害,保持油泥处理工作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由:抓斗起重机(3)、热裂解炉(8)、回转窑炉(9)、高效热能锅炉(10)、旋风除尘急冷装置(11)、雾化调温洗涤塔(12)、活性炭吸附装置(13)、布袋除尘器(14)、引风机(15)、烟囱(16)等主要设备构成,核心设备主要由是热裂解炉(8)、回转窑炉(9)和高效热能锅炉(10)组成,能够有效的完成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达标排放的环保要求,其所谋求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实现:1、热裂解炉(8),为立式转炉,前身为热解气化焚烧炉,兼备有热解气化焚烧炉的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稳定等优点,在炉本体上增加了二次风补氧系统(17)以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处理时间,增加处理效果;增加了结焦破渣器(18),以在运行过程中快速处理由于结焦造成的送风系统失效,处理量减少,效率低下等问题;改进炉排(19)型式,采用特种钢材,变锥形结构为塔形偏心结构,塔面增加布风孔,每层塔面中间不等距或等距增设阻渣器(20),具有破渣和驻渣的双重功效,改变原炉排排渣不畅、排渣不易控制或流渣等现象,摒弃了其布风系统不理想、反应速率低,停留时间长,排渣不易控制,二燃室运行不稳定等缺点,通过对炉型的改进及辅助设备的改进,处理量是原炉型的3倍以上,缩短了停留时间,提升了处理效率,增加了处理效果,运行更加稳定,操作更加简便。2、采用回转窑炉(9)做为原热解气化焚烧炉的二次燃烧室,不仅稳定了燃烧状态及温度,而且还能够用于处理适当的油泥以增加处理量。由热裂解炉(8)产生的烟气进入回转窑炉(9)内充当燃气使用,只需配备小型引燃燃烧器即可,减少了单独使用回转窑炉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消耗,减少了运行成本,增加了运行收益。回转窑炉(9)炉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套选择,可选用变径窑或通径窑,窑头及窑尾均焊风冷套,并采用新型柔性密封结构(由耐热钢板和柔性密封材料等组成);增设清圈机等机构,满足日常运转需求;筒体的设计按照横刚纵柔的原则,两挡支承跨距经过优化设计;取消电机减速机驱动,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四点驱动,两点为主驱动,两点为辅驱动;传动装置为大小齿轮传动,两个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传动,两个小齿轮设在大齿轮底部,对称布置,其夹角为70° ;窑为两挡支承,支承托轮轴承为滚动轴承;挡轮为液压挡轮,设在窑尾二档支承前部;润滑系统是集中润滑系统,所有轴承部位均为稀油润滑,窑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干化处理窑炉、水泥窑炉、焙烧窑炉等多种炉型或工艺。3、高效热能锅炉(10)为该工艺装置配套特别设计的锅炉,是把二次燃烧室与烟道余热锅炉的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进行设计的,由本体、燃烧器接入预留孔,防爆小烟囱,上、下锅筒,对流管束,过热管束等部件组成,如要对热交换后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可在燃烧器接入预留孔处接入一组燃烧器,增加产汽稳定性即可,具有热交换效率高、耐腐蚀、不易积灰、运行稳定等特点,为工艺系统中热能回收利用设备,产生的蒸汽用于生产或生活,创造价值,增加收益。4、通过对改进的热裂解炉(8)和改进的回转窑炉(9)配套使用,不仅增加了处理效果,而且还增加了单位处理量,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5、工艺尾气采用新型设备,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酸性、烟尘等常规物质,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抑制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运行温度高于其产生温度,避免其生成;中部旋风除尘急冷塔(11)能够抑制其产生;后端有活性炭吸附装置(13)进行吸附,致使烟气中不含有二恶英的成分),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6、热裂解炉⑶和回转窑炉(9)产生的灰渣用于制作免烧砖或建筑材料加以利用,旋风除尘急冷装置、布袋除尘器(14)等设备排出的灰渣经固化后,送至指定的填埋场填埋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示意图其中:0_油泥、1-接触催化介质,2-储料池、3-抓斗起重机、4-料斗1、5_料斗2、6-进料装置1、7_进料装置2、8_热裂解炉、9-回转窑炉、10-高效热能锅炉、11-旋风除尘急冷装置、12-雾化调温洗涤塔、13-活性炭吸附装置、14-布袋除尘器、15-引风机、16-烟囱、17- 二次风补氧系统、18-结焦破渣器、19-炉排、20-阻渣器。具体实施方式:1、根据不同性质的被处理物,添加不同的接触催化介质(I),分别投放于热裂解炉(8)或回转窑炉(9)内进行处理,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目的,热烟气随即进入高效热能锅炉(10)内进行热量交换回收,产生蒸汽用于生产生活,尾气进入后端的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主要的工艺生产过程是:将油泥(O)进行收集,分类储存在储料池(2)内,并加入不同种类的接触催化介质(I)搅拌均匀,在通过抓斗起重机(3)抓取的混入介质的不同类型待处理油泥分别送入料斗1(4)、2 (5)中,通过进料装置U6)、2 (7)分别投加到热裂解炉⑶和回转窑炉(9)中进行分别处理,热裂解炉⑶产生的裂解气进入回转窑炉(9),由燃烧器点燃产生高温,对送入的油泥进行热处理,随即高温烟气进入高效热能锅炉(10)交换热能,产生蒸汽用于生产生活,尾气进入旋风除尘急冷装置(11)进行初步除尘与烟气急冷处理,避免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随即进入雾化调温洗涤塔(12)进行调节烟气温度和去除酸性物质,而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13)进行有害物质吸附,再进入布袋除尘器(14)进行除尘处理,达标烟气由引风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含油污泥裂解处理热能利用装置是由抓斗起重机(3)、热裂解炉(8)、回转窑炉(9)、高效热能锅炉(10)、旋风除尘急冷装置(11)、雾化调温洗涤塔(12)、活性炭吸附装置(13)、布袋除尘器(14)、引风机(15)、烟囱(16)构成,核心设备主要由是热裂解炉(8)、回转窑炉(9)和高效热能锅炉(10)组成,油泥经热裂解炉(8)处理后产生的裂解气进入回转窑炉(9)中充当部分燃气和提供部分热量,经回转窑炉(9)充分燃烧后的热烟气,经高效热能锅炉(10)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加以利用,完成无害化处理和热能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向明张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侯向明张国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