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横灿专利>正文

同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24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步夹具,包含一基座、二摆臂、一抵掣该摆臂的驱动单元及二受摆臂一掣动端部抵掣的夹钳座,该基座,具有一设在底部中线两侧的槽道、二垂直贯穿该槽道的销杆及一设于顶部的滑槽;该摆臂,是轴设在该销杆上,各具有一伸设至该滑槽的掣动端部及一驱动端部,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缸体及活塞杆及连结块,该连结块设有环槽,该摆臂的驱动端部嵌套于该环槽;该夹钳座,分别设在该中线两侧,各具有一嵌套在该滑槽的导滑部及一夹持面,该导滑部一底面凹设有一嵌槽,该摆臂的掣动端部嵌套于该嵌槽。借此,激活该驱动单元时可驱动该等摆臂产生枢转,且使摆臂连动夹钳座产生同步靠合或远离,可产生滑顺动作及防止噪音。(*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步夹具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的现有同步夹具,包含一呈U形的基座1、二枢接在该基座1内部的掣动杆2、二受掣动杆2所驱动的滑杆3、二固接在该等滑杆3相对端部上的夹件4及一可驱动掣动杆2产生摆动的驱动单元5。该基座1具有一容置空间101、二穿设在该容置空间101中的栓杆102及二横向贯穿至容置空间101内部的滑槽103。该等掣动杆2概呈L型且转折处轴设在该栓杆102上,各具有一邻近于滑槽103的掣动端部201及一邻近驱动单元5的驱动端部202,该驱动端部202设有一方孔203。该等滑杆3概呈长杆状且呈可滑动地穿设在该滑槽103中,一底面凹设有一可供掣动端部201嵌入的卡槽301。该驱动单元5具有一固接在该基座1一底部的缸体501、一可伸设在该容置空间101内部的活塞杆502及一固设在该活塞杆502末端的连结片503,该连结片503具有二可嵌扣在该等方孔203中的爪部504。当驱动单元5激活且活塞杆502产生伸缩动作时,利用连结片503的牵连,可使掣动杆2产生摆动,且使掣动端部201驱动滑杆3及夹件4产生相对靠合或分离。虽然,这种夹具可达到同步夹制或分开的操作目的,但是在使用时会产生下列问题一、掣动杆2产生摆动时,驱动端部202的运动轨迹是呈圆弧状,所以当该连结片503利用爪部504嵌扣在该等驱动端部202的方孔203中时,受驱动单元5激活时所驱动,爪部504会与驱动端部202产生干涉及噪音。二、如图1所示,掣动端部201与卡槽301之间若不设置间隙,则因掣动端部201的运动轨迹也是呈圆弧状,所以掣动端部201根本没有可回旋摆动的空间,也就是说,在此状态下,掣动端部201是受到滑杆3所箝制,掣动杆2可能无法产生动作。三、相反地,为了使掣动杆2的掣动端部201可顺利掣动滑杆3,而在卡槽301与掣动端部201之间预留较大的余隙,但是该余隙却会造成噪音,且会影响同步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滑顺动作及防止噪音的同步夹具。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步夹具,包含一基座、二枢设在该基座一槽道内部的摆臂、一抵掣该摆臂的驱动单元及二受摆臂一掣动端部抵掣的夹钳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一中线、一设置在一底部且横向延伸在中线两侧的槽道、二分设在该中线两侧且垂直贯穿该槽道的销杆及一设于该基座顶部且横向延伸在中线两侧的滑槽;该摆臂,是轴设在该销杆上,各具有一伸设至该滑槽的掣动端部及一驱动端部,该掣动端部及驱动端部均设有一圆弧状的圆弧导面;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缸体、一相对缸体伸缩的活塞杆及一固设在该活塞杆末端部的连结块,该连结块周面凹设有一环槽,该摆臂的驱动端部嵌套于该环槽;该夹钳座,分别设在该中线两侧,各具有一嵌套在该滑槽的导滑部及一夹持面,该导滑部一底面凹设有一嵌槽,该摆臂的掣动端部嵌套于该嵌槽。借此,激活该驱动单元时可驱动该等摆臂产生枢转,且使摆臂连动夹钳座产生同步靠合或远离。所述的同步夹具,其特征在于该摆臂更具有二设于掣动端部及驱动端部内侧且呈收束状的颈部。因此,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摆臂20受驱动单元30驱动而产生摆动时,驱动端部23的圆弧导面231与环槽331二壁面产生滚动接触,即使驱动端部23的运动轨迹呈圆弧状,但是可降低驱动端部23与连结块33之间的干涉及噪音。二、夹钳座40受摆臂20所掣动时,掣动端部22的圆弧导面221与嵌槽411二壁面之间也呈滚动接触,且配合导滑部41与滑槽13的嵌套作用,在夹钳座40与掣动端部22之间可保持滑顺接触,且夹钳座40可滑顺滑动地的沿滑槽13产生位移,构件之间不需要预留余隙,不但不会产生干涉、噪音,更可确保同步动作。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同步夹具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同步夹具的平面组合图。图2是该同步夹具的操作动作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图4是沿图3中的直线4-4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动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同步夹具的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一基座10、二呈可枢转地装设在该基座10内部的摆臂20、一可抵掣该摆臂20产生摆动的驱动单元30及二可沿基座10产生滑动且可受摆臂20所抵掣的夹钳座40。该基座10是制成矩形块状,具有一中线L、一设置在一底部且可横向延伸在中线L两侧的槽道11、二分设在该中线L两侧且垂直贯穿槽道11的销杆12及一设于该基座10顶部且可横向延伸在中线L两侧的滑槽13,该滑槽13的一开口宽度小于一槽底面,且使槽道11与滑槽13互相贯通。配合参阅图5,该等摆臂20概呈L型板块状且装设在槽道11中,具有一轴设在该销杆12上的枢转部21、一设于该枢转部21一侧且可伸设至该滑槽13的掣动端部22及一受驱动可使掣动端部22趋近或远离中线L的驱动端部23。该掣动端部22及驱动端部23均设有一圆弧状的圆弧导面221、231。另外,该等摆臂20更具有二设于掣动端部22及驱动端部23内侧且呈收束状的颈部24、25。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30是以油压缸为例,并具有一固设在该基座10底部的缸体31、一可相对缸体31产生伸缩且一轴线恰对应于中线L的活塞杆32及一固设在该活塞杆32末端部的连结块33。该连结块33周面凹设有一可供该等驱动端部23的圆弧导面231活动枢转并嵌套的环槽331,驱动端部23的宽度与环槽331对应于中线的槽宽大致相等,且使圆弧导面231与环槽331二壁面保持无间隙状态。该等夹钳座40分设在该中线L两侧,各具有一可滑动地嵌套在滑槽13的导滑部41及一可趋近或远离中线L的夹持面42,该导滑部41一底面凹设有一可供该等掣动端部22的圆弧导面221活动枢转并嵌套的嵌槽411,掣动端部22的宽度与嵌槽411对应于水平方向的槽宽大致相等,且掣动端部22的圆弧导面221与嵌槽411二壁面保持无间隙状态。如图3所示的状态,该活塞杆32及连结块33皆位于一第一位置,此时该摆臂20的驱动端部23受连结块33的牵动,会使该等掣动端部22相对地较远趋近中线L,且使该等夹前座40呈相对夹合状态。如图6所示,当激活该驱动单元30且使活塞杆32及连结块33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连结块33会推掣驱动端部23产生向上摆动,且使得掣动端部22如翘翘板般地朝远离中线L的方向产生摆动,且使得该等夹钳座40的导滑部41受到滑槽13的导引而顺畅地产生相对外移的动作。且该摆臂20利用颈部24、25的设置可避免与夹钳座40产生干涉。归纳上述,本技术同步夹具,构件之间的嵌套可保持无间隙,且不会产生干涉及噪音,确实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同步夹具,包含一基座、二枢设在该基座一槽道内部的摆臂、一抵掣该摆臂的驱动单元及二受摆臂一掣动端部抵掣的夹钳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一中线、一设置在一底部且横向延伸在中线两侧的槽道、二分设在该中线两侧且垂直贯穿该槽道的销杆及一设于该基座顶部且横向延伸在中线两侧的滑槽;该摆臂,是轴设在该销杆上,各具有一伸设至该滑槽的掣动端部及一驱动端部,该掣动端部及驱动端部均设有一圆弧状的圆弧导面;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夹具,包含一基座、二枢设在该基座一槽道内部的摆臂、一抵掣该摆臂的驱动单元及二受摆臂一掣动端部抵掣的夹钳座,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具有一中线、一设置在一底部且横向延伸在中线两侧的槽道、二分设在该中线两侧且垂直贯穿该槽道的销杆及一设于该基座顶部且横向延伸在中线两侧的滑槽;    该摆臂,是轴设在该销杆上,各具有一伸设至该滑槽的掣动端部及一驱动端部,该掣动端部及驱动端部均设有一圆弧状的圆弧导面;    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缸体、一相对缸体伸缩的活塞杆及一固设在该活塞杆末端部的连结块,该连结块周面凹设有一环槽,该摆臂的驱动端部嵌套于该环槽;    该夹钳座,分别设在该中线两侧,各具有一嵌套在该滑槽的导滑部及一夹持面,该导滑部一底面凹设有一嵌槽,该摆臂的掣动端部嵌套于该嵌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横灿
申请(专利权)人:叶横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