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设有一组可装拆孔用弹性挡圈的闭合式钳片(50),和一组可装拆轴用弹性挡圈的外张式钳片(60),闭合式钳片(50)和外张式钳片(60)配合重叠枢接于中心轴点,各钳片的夹钳部形成适当槽道及螺孔,藉以配合对应的夹片及螺栓,其特征是该组闭合式钳片(50)由两支具有柄部(53、54)的同形钳片(51、52)在其中心轴点(57)位置重叠结合呈近似平行状态,该组外张式钳片(60)由两支同形钳片(61、62)在其中心轴点(65)位置重叠结合呈交叉状态,装配时,将二组钳片(50、60)锁合有夹片(70、74)的一侧为外缘面,将二者作相对反向叠置,在二者的中心轴点(57、65)位置以贯连枢接,在外张式钳片(60)的下端点对应闭合式钳片(50)的柄部(53、54)位置处,以栓杆(76)穿设枢接并夹设一弹簧(77)。(*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拆轴用或孔用弹性挡圈的工具,特别是一种装拆轴用或孔用弹性挡圈的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轴用或孔用弹性挡圈是轴或孔上装配件轴向定位的常用零件,由其本身具有相当的内缩或外张力,因而在装拆定位物前,均需有特制手钳夹持,以使其外张或内缩。早期使用的手钳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图1中夹钳部10、11和柄部12、13的两同形钳片在轴14处结合并呈交叉状态,夹钳部10、11各设槽道及螺孔,藉以配合对应的夹片15及螺栓16,因而使其具有套换钳头17的功能,在柄部12、13间夹设一弹簧18,藉弹簧18的作用,使其于静态时,柄部12、13为外张,而夹钳部10、11亦为外张,当按压柄部12、13时,夹钳部10、11向内靠拢,配以相应的钳头17,可用于孔用弹性挡圈的装拆;图2中夹钳部20、21及柄部22、23的两同形钳片在轴24处结合呈近似平行状态,夹钳部20、21各设有槽道及螺孔,配以对应的夹片25、螺栓26,因而使其具有套换钳头27的功能,在柄部22、23间夹设弹簧28的作用,使其于静态时,柄部22、23为外张,而夹钳部20、21则为闭合状态,当按压柄部22、23时,夹钳部20、21向外张开,配以相应的钳头27,可用于轴用弹性挡圈的装拆。上述两种手钳,配以相应钳头,适用于不同弹性挡圈装拆的需要,使用较方便,但对一般使用者而言,其每一形式均只能专用于轴或孔的弹性挡圈装拆,不可能互相置换使用,且因安装位置的不同,必需套换不同钳头,对仅需单纯操作功能的使用者而言,其钳头可套换功能不能改善其实用性。因而出现了图3、4所示的手钳,其特点是将钳头与钳片一体成型,图3为二钳片呈交叉状态,适用于轴用弹性挡圈,图4为二钳片呈近似平行状态,适用于孔用弹性挡圈,以上两种形式手钳针对单纯操作功能的使用者而设计,实现操作上简便,但这种手钳为专用性设计,操作时不可能互相通用,对基本的孔与轴的弹性挡圈,使用者至少应备两支不同型式手钳,如在弹性挡圈多变和复杂使用条件下,使用者还需备两支以上不同型式手钳,除增加购置费用外,携带与使用也极不便。因而,出现了另一种可更换式通用弹性挡圈手钳如图5、6所示,它由两同形柄部30、31在其头部中心轴点38位置呈平行状重叠结合为一体,并在柄部30、31中心点上、下方适当位置,设两组反向突出的定位销33、34、35、36,以分别作正反面结合钳头40,在柄部30、31适当位置对应夹设一弹簧37,令两柄部30、31保持常分开状态,而上方头部则呈闭合状态;钳头40由两同形夹钳片41、42以其下段弯曲部位突出的中心点呈对应重叠交叉所构成,在各夹钳片41、42的中心点上下对应位置各预设一通孔44、45、46、47,以可分别对应套入两组定位销33、34、35、36,并以螺栓38以钳头中心点穿入与柄部30、31锁合固定,各组夹钳片的上端尖部可分别为平直或弯曲结构;柄部30、31与钳头40配合使用的特征是如图5示,钳头下排通孔46、47套合于柄部30、31的下排定位销35、36,以螺栓38锁固后,则手钳的静态呈现为柄部30、31为外张分离状,两夹钳41、42亦为分离状,当按压柄部30、31时,两夹钳片41、42则向内闭合,实现对孔用弹性挡圈的装拆,图6示钳头上排通孔44、45套合于柄部30、31上排定位销33、34,以螺栓38锁固后,手钳的静态呈现为柄部30、31为外张状态,而两夹钳片41、42为闭合状态,当按压柄部30、31时,两夹钳片41、42向外张开,实现对轴用弹性挡圈的装拆。按上所述的结构,可达到同一钳体同时作轴用或孔用弹性挡圈的装拆操作,但其钳头结构组成系两夹钳片的重叠交叉,必须在夹钳片上另外设通孔,不但型式与一般市面上常见之套换式钳头不同,而且体积亦较庞大,制造较困难,也消耗较多材料,同时因钳头体积大携带需用较大容置盒,携带不便,此外,当变换使用时,由于采用定位销,钳头上通孔必须对准柄部定位销方可套合,造成置换动作无法快速进行。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它既能以一对柄部配合各式钳头套换,适应各种不同型式弹性挡圈的装拆需要,又能利用市面常见的套换式钳头,节省购置费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它设有一组可装拆孔用弹性挡圈的闭合式钳片,和一组可装拆轴用弹性挡圈的外张式钳片,二者配合重叠枢接于中心轴点,各钳片夹钳部形成适当槽道及螺孔,藉以配合对应的夹片及螺栓,而具有套换钳头的功能,其结构的特点是该组闭合式钳片由两支具有柄部的同形钳片在其中心轴点位置重叠结合而呈近似平行状态,该组外张式钳片由两支同形钳片在其中心轴点位置重叠结合呈交叉状态,装配时,将二组钳片锁合有夹片之一侧为外缘面,将二者作相对反向叠置,在二者的中心轴点位置以贯连枢接,同时在外张式钳片的下端点对应闭合式钳片的柄部位置处,以栓杆穿设枢接并夹设一弹簧,使一组柄部能同时控制二组钳片分别作张开或夹合动作,配合可套换的各式钳头,即可实现各种型式轴用或孔用弹性挡圈的装拆作业。本技术以两组钳片作适当的组合,并配合不同型式钳头的替换使用,使其以同一钳体可用于各种型式轴用或孔用弹性挡圈的装拆作业,同时使用的钳头组乃为一般市面常见的套换式钳头,不需另行制造特殊规格的钳头组,从而达到经济实用和方便。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传统可套换钳头的外张式手钳。图2是传统可套换钳头的闭合式手钳。图3是传统固定式外张手钳。图4是传统固定式闭合手钳。图5是传统可更换式手钳外张使用状态。图6是传统可更换式手钳闭合使用状态。图7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轴测分解图。图8是图7手钳闭合式钳片组的使用状态。图9是图7手钳外张式钳片组的使用状态。参照图7,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由一组闭合式钳片50和一组外张式钳片60组成,闭合式钳片50用于轴用弹性挡圈的装拆,外张式钳片60用于孔用弹性挡的装拆,外张式钳片50和闭合式钳片60配合重叠于中心轴点57枢设结合,该组闭合式钳片50由两支具有柄部53、54的同形钳片51、52在其中心轴点57位置重叠结合而呈近似平行状态,在其前端夹钳部55、56适当位置各设有槽道58及螺孔59,夹片70上各设槽道71及螺孔72并以螺栓73锁合,藉夹钳部55、56的槽道58及夹片70的槽道71配合,因而可套换平直或弯曲等不同型式的钳头80,该组外张式钳片60由两支同形钳片61、62,在其中心轴点65位置重叠结合而呈交叉状态,在其夹钳部63、64亦设有槽道及螺孔,以配合对应的夹片74及螺栓75而具有套换钳头80的功能;以上述二组钳片50、60构成复合式多用弹性挡圈手钳时,将二组钳片50、60锁合有夹片70、74之一侧为外缘面,将二者作相对反向叠置,在二者的中心轴点57、65位置予以贯连枢接,同时在该组外张式钳片60的钳片61、62下端点对应闭合式钳片50的柄部53、54位置处,以栓杆76穿设枢接,使二者可同时藉由一组柄部控制其张合,在二组钳片50、60中心轴点57、65略下方的柄部53、54枢接位置夹设一弹簧77,藉弹簧77的作用,使其于静态时,柄部53、54为外张分离状态,该组闭合式钳片50呈闭合状态,该组外张式钳片60则呈分离状态,当按压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永,
申请(专利权)人:余金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