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品破碎装置,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支架上为平台,平台上放置有容器桶,容器桶上设置有盖,盖的结构是:矩形盖板的两侧各有一个扇形盖板,矩形盖板和两侧的扇形盖板实现对容器桶口的全覆盖;其中至少一侧扇形盖板与矩形盖板活动连接,矩形盖板上设有电机,电机轴向下穿过矩形盖板并活动连接扇叶杆上部,扇叶杆下端固定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桶盖可轻松拆卸和轻松移动,便于容器桶的清洗。可轻松实现果品(葡萄)(鲜果)破碎,破碎效果好,破碎效率高。实践表明:2-3分钟可破碎葡萄200-250公斤,且破碎效果好,破碎率达到1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性广,还可用于其它果品(鲜果)如桃、梨、杏、桔等的破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进一步是果品破碎机械,尤其是用于葡萄破碎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葡萄破碎,以便充分发酵。在小型的葡萄酒作坊生产中,往往依靠手工破碎,这样做的缺陷是:效率低、工人劳作强度大;较大规模的生产需要使用果品破碎装置,而一般的果品破碎装置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缺陷:1、成本及售价较高;2、果品破碎质量差;3、效率较低。总之,不能满足葡萄酒制作时的破碎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品破碎装置,它可轻松实现果品(葡萄)破碎,破碎效果好,破碎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果品破碎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为平台,平台上放置有容器桶,容器桶上设置有盖,其特征在于:盖的结构是:矩形盖板的两侧各有一个扇形盖板,矩形盖板和两侧的扇形盖板实现对容器桶口的全覆盖;其中至少一侧扇形盖板与矩形盖板活动连接,矩形盖板上设有电机,电机轴向下穿过矩形盖板并活动连接扇叶杆上部,扇叶杆下端固定扇叶。进一步:所述支架的结构是:包括两个圆心对称的短纵管和两个圆心对称的长纵管,短纵管与长纵管的下端各通过连·接杆形成十字固定,短纵管的上端设置有平台,平台上放置容器桶,两长纵管沿容器桶外壁侧穿越平台延伸至容器桶的桶口。所述矩形盖板延伸至容器桶外侧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向下的内穿管或内穿杆,内穿管或内穿杆的外径与长纵管的内径相吻合,内穿管或内穿杆置于长纵管内。所述扇叶置于容器桶中间偏下的位置,具体可以是距底部为容器桶高的1/5 -2/5处,优选为1/5 — 1/4处。所述扇叶的长度为容器桶直径的20 - 50%,优选长度为30 - 35%。所述扇叶的结构是:矩形片的中央固定于扇叶杆下端,矩形片的两端绕矩形片纵向中线相向扭转,即矩形片的一对对应的对角上翘,另一对对应的对角下沉。从而形成竹蜻蜓状或螺旋桨状或电扇风叶状。所述扇形盖板与矩形盖板活动连接通过活页实现。所述容器桶上还放置有漏斗(漏斗可方便地放置与取下),漏斗放置于打开扇形盖板的容器桶口 ;漏斗的结构是:漏斗分为漏斗上嘴与漏斗下嘴,漏斗上嘴置于容器桶外,漏斗下嘴插入容器桶内,漏斗下嘴是与扇形盖板形状相似的扇形管,其中内侧为平面,外侧为弧面。所述漏斗上嘴为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其中内侧为平面,外侧为弧面;连接内侧与外侧的两翼为平面。所述内穿管或内穿杆的上部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为焊接的纵向板,纵向板焊接于矩形盖板上。所述矩形盖板下面设置内挡板,矩形盖板放下时,内挡板位于容器桶内侧,内挡板为圆弧面,其曲率半径与容器桶的半径相吻合。所述支架下设置有地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桶盖可轻松拆卸和轻松移动,便于容器桶的清洗。扇叶制成螺旋桨状,采用螺旋桨原理,推动完好的果品进入扇叶打击范围,从而可轻松实现果品(葡萄)(鲜果)破碎,破碎效果好,破碎效率高。实践表明:在电机转速为2400 — 2600转/分,扇叶长度为22 - 24厘米的条件下,2 - 3分钟可完全破碎葡萄200 — 250公斤;且破碎效果好,破碎率达到100%。本技术适用性广,还可用于其它果品(鲜果)如桃、梨、杏、桔等的破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桶盖及扇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地轮1、短纵管2、容器桶3、长纵管4、扇形盖板5、矩形盖板6、内穿管7、电机8、漏斗9、漏斗上嘴91、漏斗下嘴92、阀门10、平台11、连接杆12、加强筋13、活页14、电机轴15、内挡板16、扇叶杆17、扇叶1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果品破碎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下设置有地轮I,地轮为可自主调向轮;支架的结构是:两个圆心(指圆形平台或容器桶的圆心,下同)对称的短纵管2和两个圆心对称的长纵管4,下端各通过连接杆11形成十字固定,短纵管2的上端设置有平台10,平台10上放置有容器桶3,长纵管4上端至容器桶3的上端;容器桶3上设置有盖,盖的结构是:矩形盖板6的两侧各有一个扇形盖板5,矩形盖板6和两侧的扇形盖板5可实现对容器桶3 口的全覆盖;其中至少一侧扇形盖板5通过活页14与矩形盖板6连接,在矩形盖板6上设置有电机8,电机轴15活动连接扇叶杆17的上部,扇叶杆下端固定扇叶18。扇叶18形成竹蜻蜓状,其结构是:矩形片的中央固定于扇叶杆下端,矩形片的两端绕矩形片纵向中线相向扭转,即矩形片的一对对应的对角上翘,另一对对应的对角下沉。矩形盖板6延伸至容器桶3外侧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向下的内穿管7,内穿管7置于长纵管4内,从而稳定放置好容器桶盖。为加固内穿管7,在内穿管7的上部设置有加强筋13,加强筋13为焊接的纵向板,纵向板焊接于矩形盖板6上。为加强密封,可在矩形盖板6下面设置内挡板16,矩形盖板6放下时,内挡板16位于容器桶3内侧,内挡板16为圆弧面,其曲率半径与容器桶3的半径相吻合。向容器桶3内加果品时,可通过漏斗9进行,漏斗9的结构是:漏斗9分为漏斗上嘴91与漏斗下嘴92,漏斗下嘴92是与扇形盖板5形状相似的扇形,其中内侧为平面,外侧为弧面,可插入容器桶3内;漏斗上嘴91为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其中内侧为平面,外侧为弧面;两翼为平面。使用时,打开一侧扇形盖板5,将漏斗下嘴92插入容器桶3中即可。当扇叶18旋转时,在打碎果品的同时,推动果品向下行;这样,周围的未打碎的果品运动至扇叶18处,被扇叶18打碎并向下推动,形成循环,从而将容器桶3内的果品全部打碎。下面以破碎葡萄为例,说明本技术的使用方法:a打开其中一侧的扇形盖板5,放入漏斗9 ;b通过漏斗9向容器桶3内加入干净的葡萄(鲜果);c取下漏斗9,盖好扇形盖板5 ;d开通电机8,即可进行葡萄的破碎。本技术的破碎原理:随着扇叶18的快速转动,一方面将扇叶18接触到的葡萄击碎,同时带动容器桶3内的葡萄旋转;一方面被扇叶击碎的葡萄被向下推动,容器桶的葡萄(含被击碎和未被击碎的葡萄)形成自内下外上的循环。这样,未被扇叶击碎的葡萄必然会循环至扇叶处,再被扇叶击中。最终快速旋转的扇叶将容器桶内所有的葡萄完全击碎。本技术的机械设计参数为:容器桶的直径为80 - 90厘米,高度为95 — 100厘米,电机转速为2400 - 2600转/分,扇叶长度为22 — 24厘米。在该设计参数下,容器桶3内放置葡萄200 - 250公斤,2 — 3分钟可实现完全破碎。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容器桶3容量的大小不同、破碎效率的要求不同,设计出不同的电机转速、扇叶长度等相关参数。本技术还可用于其它果品(鲜果)如桃、梨、杏、桔、山楂、苹果、草莓、菠萝等的破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果品破碎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为平台,平台上放置有容器桶,容器桶上设置有盖,其特征在于:盖的结构是:矩形盖板的两侧各有一个扇形盖板,矩形盖板和两侧的扇形盖板实现对容器桶口的全覆盖;其中至少一侧扇形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果品破碎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为平台,平台上放置有容器桶,容器桶上设置有盖,其特征在于:盖的结构是:矩形盖板的两侧各有一个扇形盖板,矩形盖板和两侧的扇形盖板实现对容器桶口的全覆盖;其中至少一侧扇形盖板与矩形盖板活动连接,矩形盖板上设有电机,电机轴向下穿过矩形盖板并活动连接扇叶杆上部,扇叶杆下端固定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清之,卢彦静,董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卢清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