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调扭力扳手,在一本体内部其中一端设有扳动体,另一端依序设有块体、弹簧及调整装置,对称于该调整装置的本体外部设有一个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包括滑套、控制件、把手及驱动件。要调整扭力状态时,驱动件驱动滑套与推制件互相分离,使把手带动调整装置顺利转动。当滑套与推制件啮合时,把手及推制件无法转动,可达到闭锁的目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调扭力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闭锁功能且可调整扭力的微调扭力扳手。扳手的型式有很多,例如开口扳手、活动扳手、梅花扳手及套筒扳手等,主要是用来操作各种场合、各种规格尺寸、型式的螺帽或螺丝,操作及应用上相当方便。但是,在旋紧螺帽或螺丝时,是借操作者的感觉施力,经常有因施力过轻而导致螺丝、螺帽没有旋紧容易松脱,或是因施力过大而导致螺帽、螺丝倒牙崩损。对于以往扳手操作的缺失,目前有一种可预先调整扭力的扳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在一个呈中空管状的本体81内部的其中一端枢设有一个扳动体82,该扳动体82凸露在该本体81外部的一端设有一个驱动头821,伸设在该本体81内部则为一支长杆822,该本体81另一端内部依序装设有一个声座组83、一个弹簧84及一个推进杆85等构件,该推进杆85并与套设在该本体81外部的一个套筒86连结。当操作该套筒86旋进时,该套筒86可带动该推进杆85对弹簧84产生压制,且该声座组83会与长杆822末端紧迫接触。藉上述的结构,当该扳动体82的驱动头821操作螺丝或螺帽时超过设定的扭力值时,该声座组83与长杆822末端快速脱离,会因落差而产生声响,操作者就会知道施力已超过设定的扭力值。虽然利用上述结构可达到测知及调整扭力的目的,但是在操作时,操作者会因施力而对该套筒86产生转动,以致于扭力的设定无法获得准确。为了改进这种缺失,有另一种具有闭锁功能的扭力扳手,如图2所示,是台湾申请案号第76211005号〔扭力扳手闭锁改良构造〕新型专利案,其扭力闭锁装置87是由一个阻挡环871、一个钢珠体872、一个弧形簧片873、一个锁环874及一个固定环875所组成。如图3、4所示,当旋转该锁环874时,其内环面呈四段弯折的一个凹陷部874′会压缩弧形簧片873,该钢珠体872也会受弧形簧片873的压迫而将扳手本体88及套筒89卡制定位,使套筒89不会转动,而达到闭锁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调扭力扳手,以简单的构件组配而成,不但降低成本且可达到简易闭锁的目的。本技术的微调扭力扳手,包括一个管状的本体,该本体内部其中一端枢设有一个扳动体,该扳动体的一长杆伸设在该本体内部,该本体另一端内部依序装设一个敲击块、一个块体、一个弹簧及一个调整装置,该敲击块两侧分别受该长杆及块体套接,该弹簧则受调整装置所推制。该本体外部对称于该调整装置处设有一个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包括一个滑套、一个推制件、一个把手及一个驱动件,该滑套受一销钉限制而只可沿该本体轴向作适度移位但是不会转动,该滑套其中一侧端缘上有预定数目沿轴向伸设的嵌卡部位,该推制件位于该滑套一侧,且对称于该嵌卡部位的端缘上也设有可适时与该嵌卡部位互相卡制的卡制部位,该把手套设在该滑套及推制件的外部,其中一端与该调整装置固接,另一端沿轴向开设有一个长槽,该驱动件装设在把手外部,其中一侧沿径向凸伸一支连接杆,该连结杆穿过该把手的长槽而与推制件固接。借此,操作该驱动件沿本体轴向移位,可带动推制件与滑套产生分离或结合作用,当呈分离状态时,该把手可驱动调整装置转动而达到调整扭力的目的,当推制件与滑套啮合时,把手无法转动可达到闭锁的目的。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微调扭力扳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扭力扳手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一种以往具有闭锁功能的扭力扳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一种以往具有闭锁功能的扭力扳手的端面组合剖面图。图4是一种以往具有闭锁功能的扭力扳手的闭锁状态组合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组合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解除闭锁操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扭力操作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微调扭力扳手包含一个本体10、一个扳动体20、一个敲击块30、一个块体40、一个弹簧50、一个调整装置60及一个闭锁装置70。该本体10、扳动体20、敲击块30、块体40、弹簧50的构造及组配关系位置,大致上都与以往相同,其细部结构在此不再多加叙述,以下是针对本技术的特征说明。配合图6所示,该调整装置60是由一支螺杆61、两个螺帽62及一个调整座63所组成,该螺杆61一端设有一个抵制件611,该抵制件611顶持在该弹簧50一端,该螺杆61另一端预先螺设在一个定位块11的螺孔111中,再将该定位块11固设在该本体10末端内部。该两螺帽62分别螺设在该螺杆61一端,且位于该定位块11外侧。该调整座63其中一端面设有一个六角形座孔631,可供其中一个螺帽62套设定位,该座孔631底部设有一个隔板632,该隔板632可供该螺杆61穿过,且使另一个螺帽62对称地定位在该隔板632外侧,以使该调整座63装设在两螺帽62之间。该闭锁装置70相对于该扳动体20而装设在该本体10另一端外部,包括一个滑套71、一个推制件72、一个把手73及一个驱动件74。该滑套71制成中空圆筒状,周面两侧各沿轴向开设有一个透穿滑套71壁面且具有适当长度的导槽711,且利用两支销钉12穿过该两导槽711且固设在对称于该定位块11的本体10上,使该滑套71受该两销钉12限制而可沿着该本体10轴向位移但是不会转动。该滑套71其中一侧端缘上具有预定数目沿着轴向伸设且呈凹槽状的嵌卡部位712,该嵌卡部位712开口部设有圆弧7121。该推制件72对称于该滑套71而制成中空圆筒状,且套设在该本体10外部位于该滑套71内侧处,该推制件72对称于该嵌卡部位712的端缘上设有可与该嵌卡部位712互相卡制且呈凸齿状的卡制部位721,该卡制部位721的末端制成圆弧状的导引部7211,该推制件72另一端的周面上则设有多数个贯孔722。该把手73呈中空筒状,且套设在该滑套71及推制件72的外部,其中一端设有孔洞731,可供一锁固元件7311锁入且与该调整装置60的调整座63固接成一体,该把手73另一端其中两侧面上各沿轴向开设有一个长槽732,另外两侧边则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下卡槽733、734。该驱动件74,在本实施例中是制成中空圆环状,内部设有个一个内孔741,且套设在该把手73设有该长槽732一端的外部,该驱动件74内环面其中两侧各沿径向凸伸有一支连接杆742,该连接杆742穿过该把手73的长槽732而固设在该推制件72的贯孔722中,使该驱动件74可联动该推制件72,而该内孔741内环面的另外两侧面上则对称于该把手73的上、下卡槽733、734而设有两个弹性卡齿743,该弹性卡齿743受作用后具有沿该驱动件74径向偏动的弹性回复力,且借该弹性卡齿743嵌卡在该上卡槽733或下卡槽734内部,使该驱动件74固定。如图6、7所示,装配时,先将该扳动体20以一支枢杆21枢接定位在该本体10上,再将该敲击块30、块体40及弹簧50依序自该本体10另一端套入,使该敲击块30抵止定位在该扳动体20底端,并将该推制件72及滑套71先套设在该本体10外部,且将该定位块11螺设在该调整装置60的螺杆61上后,再利用该销钉12要穿过该滑套71的导槽711时,一起将该定位座11固定在该本体10底端,且使该螺杆61的抵制件611设置在该定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调扭力扳手,包括一个中空管状的本体,该本体内部其中一端枢设有一个扳动体,该扳动体伸设在该本体内部的一端且受一个弹簧所顶持,在弹簧另一端则受一个调整装置推制,该本体另一端内部螺设一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相对于该扳动体的另一端 外部设有一个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包括一个滑套、一个推制件、一个把手及一个驱动件;该滑套受限制且可沿该本体轴向作移位但是不转动地设在该本体上,该滑套其中一侧端缘上有多数个沿轴向伸设的嵌卡部位;该推制件套设在该本体外部,且位于该滑套一侧 ,该推制件的端缘上对称于该滑套的嵌卡部位处设有与该嵌卡部位互相卡制的卡制部位;该把手套设在该滑套及推制件的外部,其中一端与该调整装置固接,另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多数个长槽;该驱动件设在该把手外部,内侧面沿径向凸伸有多数支连接杆,该连接杆 穿过该把手的长槽且与该推制件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庆,
申请(专利权)人:许忠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