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忠庆专利>正文

电子式扭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74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式扭力扳手,是在管本体末段跨设一个扭力检出装置,该扭力检出装置包括一感知器、一转换电路及一显示器,该感知器是以具有滑动杆的可变电阻构成,与管本体内的扭力弹簧组连动,借由转动握柄同时推动扭力弹簧组,使可变电阻产生一变动量,再经由转换电路将电阻值换算成扭力设定值,并以数位方式显示在显示器上,具有易于读取且准确度高的功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力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数位显示装置的扭力扳手。一般的扳手,如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因适用多种规格尺寸的螺帽,而且操作方便,所以一直被广泛使用,而这些扳手,锁紧螺帽都只凭感觉施力,经常曾因施力太轻而无法上紧,机件容易松动,或施力过重而使螺帽、螺丝倒牙崩损,因此,以往有另一种可以设定扳手锁紧扭力值的扳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扭力扳手10是由一个中空的管本体11,以一个梢12枢接一个棘轮扳手头部13,管本体11内部装设有棘轮扳手头部13所延伸的接杆131、一个声座组15及一个扭力弹簧组14,该扭力弹簧组1 4包含一个调节套柄141、一个弹簧143、一个止松螺杆144、一个止塞145及一个止松螺帽146。操作时,转动调节套柄141依刻度设定扭力值,使位在推进杆142与声座组15之间的弹簧143受压迫,设定完毕后,上紧止松螺杆144使调节套柄141固定。受弹簧143压迫声座组15的滚轮151与棘轮扳手头部13末端的榫132压迫接触,当棘轮扳手头部13施力超过设定的扭力值时,滚轮151就与压迫接触的榫132快速脱离且因落差发出声音,就可知到已达设定的扭力值。这种扭力扳手虽然比一般活动扳手或套筒扳手方便使用,但是,仍有以下缺点1.以往的扭力扳手在设定扭力值时,必须依照调节套柄141上所刻划的刻度及管本体11上所刻划的刻度相对照,来设定及读取扭力设定值,不容易设定也不容易读取,会影响到工作效率。2.该扭力扳手无法随意设定扭力的单位,必须先以人工换算成扭力扳手刻度所标示的单位而得到数值,才可作为设定值,十分不方便。3.以往的扭力扳手感测扭力值的方式,是靠扭力弹簧组14压缩或放松的机械原理,但是使用一段期间后,弹簧组14会产生弹性疲乏,且扭力扳手并无校正装置,所以会导致设定值误差,造成使用上的因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扭力扳手,借由一个电子式的扭力检出装置,检验出所设定的扭力值大小,并以数位方式显示在显示器上以方便读取及设定。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式扭力扳手包含一个管本体、一个棘轮扳手头部、一个声座组、一个扭力弹簧组、一个扭力检出装置、一个推进杆及一个握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检出装置包括一个感知器、一个转换电路及一个显示器,在该管本体挖设一个长形槽孔,且该扭力弹簧组在该长形槽孔处开设一个凹孔,该扭力检出装置内的感知器是由一设有滑动杆的可变电阻组成,该滑动杆可插入该凹孔,而随该凹孔移动,当需设定扭力值时,只需要转动握柄,借由握柄的转动同时带动推进杆及凹孔,使可变电阻的滑动杆随着移动,产生电阻变化量,该电阻变化量利用转换电路,将扭力设定值显示在显示器上。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扭力扳手的组合剖面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组合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扭力检出装置上盖的组合立体图。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式扭力扳手,包含一个管本体20、一个棘轮扳手头部30、一个声座组40、一个扭力弹簧组50、一个扭力检出装置60、一个推进杆70及一个握柄80。该管本体20是中空的长管体,该棘轮扳手头部30以一个梢31与该管本体20一端枢接,而其所延伸的接杆32则置入该管本体20管内前段,该声座组40连接在该接杆32,因该棘轮扳手头部30及该声座组40与以往相似所以不再详述;另外在该管本体20上方设有一个长形槽孔21,并在管内螺固一个中空的环块22,该环块22内壁环设有螺牙221。该扭力弹簧组50包含一弹簧51及一个动作块52,且装设在该管本体20内,该弹簧51前端抵住该声座组40末端,而该弹簧51末端与该作动块52前端相接,该动作块52是一个横向中心轴的圆柱形,而在该管本体20的长形槽孔21下方凹设一个凹孔521,并在该凹孔521后端面沿轴向设一个容置槽522。该推进杆60末端设有一个六角螺帽61的螺杆62,该螺杆62从该管本体20末端旋入内壁设有螺牙221的环体22,而装设在该管本体20末段,该推进杆60前半段埋入在该管本体20内,该螺杆62最前端并插入该动作块52的容置槽522,而该螺杆62在插入该容置槽522的螺杆段环设一个槽沟621,该动作块52末端上下钻设有上、下两个螺孔523,有两个螺栓524分别沿该两螺孔523旋入该槽沟621,使该动作块52可与该推进杆60形成前后连动但不跟随该推进杆60转动,另外该推进杆60的螺杆62长度使该推进杆60后半段显露在该管本体20外。该握柄70是一端为透空的筒体,其内壁设有二段式前、后段套合孔71、72,该前段套合孔71孔径比后段套合孔72稍大,该前段套合孔71是一圆形孔,使该管本体20末段可套入该前段套合孔71内,并借由前段孔径与后段孔径形成的肩部73抵住该管本体20的末端而定位,该后段套合孔72内壁是一六角形内壁,且可套入该推进杆60的六角螺帽61,使该握柄70转动时,该推进杆60可以同步转动,且该前、后段套合孔71、72总深度可以容纳该推杆杆60显露在该管本体20外最长的长度;另外该握柄70前端环设一个凸缘74,该凹缘74上并环设有棘齿75(如图4所示)。如图4、5所示,该扭力检出装置80包含一个上盖81、一个下盖82、一个装设在该上盖81内的感知器83、一个转换电路84、一个显示器85、一个开关86、一个电源87、一个校正电路88及一定数目单位的选择键89,该转换电路84固定在该上盖81内,而该感知器83、显示器85、开关86、电源87及校正电路88则分别固定在该转换电路84上,并以导线连接,该感知器83是由带有一支滑动杆832的可变电阻831所构成,该滑动杆832可插入该凹孔521,并随该凹孔521移动而产生滑动,该开关87底侧设有一个卡制片861,在该卡制片861上形成有多数齿条,该电源87装设一个小型电池871,并于该上盖81侧壁设有一电池盖872,可方便更换该电池871,且该校正电路88在该上盖81侧壁设有校正旋钮881,以作为校正用,该上盖81内侧前后端分别形成一个凹陷的弯弧811,在后端的弯弧811上设有一个弧形凹槽812,另外在该下盖82中央与管本体20平行方向也形成一个凹陷的弯弧821,在该弯弧821后段与该上盖81的凹槽812相对应处设有一个弧形凹槽822,使得该扭力检出装置80的上、下盖81、82以层叠的方式,将该管本体20末段置于该上、下盖81、82的弯弧811、821中,使该滑动杆832正好插入该动作块52的凹孔521内,而随着该凹孔521移动而产生滑动,而该握柄70的凸缘74可置入该扭力检出装置80的上、下盖81、82分别形成的凹槽812、822内并定位,组合完成后,该上、下盖81、82再以螺丝相互结合固定。本专利技术电子式扭力扳手的构造特征与优点如下1.配合图2、3所示,设定扭力值时,先将该扭力检出装置80的开关86扳至开,并转动握柄70,借由该握柄70的转动,带动该推进杆60同步转动,该推进杆60转动时,该螺杆62的螺牙与该管本体20的环体22内壁的螺牙221产生相对运动,使该推进杆60前进或后退,并带动该动作块52及该弹簧51,借由该动作块52的凹孔521带动插于该凹孔521的滑动杆832,并使该滑动杆832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式扭力扳手,包括一个中空管本体,该管本体前端枢接一个棘轮扳手头部,该管本体中段内部装设该棘轮扳手头部延伸的一个接杆、一个声座组及一个扭力弹簧组,该扭力弹簧组是由一弹簧前端固接一个作动块所组成,该作动块上方设有一个凹孔,该管本体在该作动块上方设有一个长形槽孔,而末端装设一支可压缩或放松该扭力弹簧组的推进杆,该推进杆的外缘套设一个与该推进杆一起转动的握柄,并在该管本体上跨设一个扭力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扭力检出装置包括一个上盖、一个下盖、一个装设在该上盖内的感知器、一个转换电路、一个装设在该上盖面板上的显示器及一个开关,该扭力检出装置借由该上、下盖相互螺固,而固定在该管本体外,该感知器是由一个设有滑动杆的可变电阻所组成,该滑动杆可插入该凹孔,并随该凹孔移动,转动该握柄,该握柄同时带动该推进杆,使该可变电阻的滑动杆移动,而产生不同的电阻值,且该电阻值利用该转换电路转换成扭力设定值并以数位方式显示在该显示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庆
申请(专利权)人:许忠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