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密闭容器用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罐体以及盖封在罐体上的罐盖,罐体上设有出料管和液位计,出料管上设有液压泵和调节阀,罐盖上设有进料口和压力表,特点:在罐盖上还增设有用于与罐腔相通的呼吸阀、补气管和连接管,补气管上设有电磁阀,连接管上设有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内设有电源触头、膜片和弹簧,电磁阀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接电源触头的一端,电源触头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的另一端。优点:不仅能有效保护容器在压力超出限定值时不被损坏,确保储罐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还可避免介质的损失;同时,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少,无需人工操作,能实现全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密闭容器用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特别是超纯电子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对于产品纯度要求极高,生产过程通常是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然后随着容器内部与外界压力差的变化,例如超压或负压时都会使设备超负荷运作,可引起设备内瘪或裂缝,严重时设备会受到损坏甚至报废。为了保护容器在超压时不受损坏或在负压时不被吸瘪,通常在容器上增设一水封罐。水封罐即是一个小的容器,上部是一个筒体,中间设隔板一分为二,在下部连接有U形弯管,U形弯管内装水。当容器内压力上升时,一端水面下降而另一端水面上升,随着压力的继续上升并超过设定值时,液面下降至U形弯管弯部顶点,迫使另一端液面进入水封罐上部筒体,由于筒体截面积远远大于U形弯管截面积,液体进入筒体的上升高度可忽略不计。此时,气体从U形弯管弯部顶点上升通过筒体排入大气,达到泄压保护容器的目的。反之,当容器内真空度达到限定值时,外界大气从U形弯管弯部顶点通过筒体进入容器,达到补充气体保护容器的目的。其存在的不足:1.水封罐内的液体被携带走,现场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从而使容器无法达到密闭的问题;2.在北方冬季,水封罐内的液体存在冻凝的问题;3.由于浓度差而使容器内的介质从封液中溢出,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结构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 的是要提供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它不仅能保护容器在压力超出限定值时不被损坏,还可避免介质的损失;同时,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少,无需人工操作,能实现全自动控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罐体以及盖封在罐体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连接的罐盖,所述的罐体上设有出料管和液位计,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液压泵和调节阀,所述的罐盖上设有进料口和压力表,其特点是:在所述的罐盖上还增设有用于与罐腔相通的呼吸阀、补气管和连接管,所述的补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内设有电源触头、用于与所述的电源触头配合且能上下移动的膜片和弹簧,所述电磁阀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接电源触头的一端,电源触头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的另一端。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膜片的材料优选为不锈钢。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膜片上安装有密封垫片。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呼吸阀为一正压安全阀。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省去了已有技术中的水封罐结构,通过呼吸阀和设在补气管上的电磁阀以及设在连接管上的压力控制器来自动调节罐体内的气压,当罐内气压上升时,呼吸阀可以自动打开,达到泄压保护容器的目的,当罐内气压下降并产生负压时,由压力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使电磁阀接通外部电源并打开补气管上的阀门,外界的超纯空气或惰性气体通过补气管进入容器内,达到补充气体保护容器的目的。因而本技术不仅能有效保护容器在压力超出限定值时不被损坏,确保储罐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还可避免介质的损失;同时,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少,无需人工操作,能实现全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料管、2.液压泵、3.调节阀、4.罐体、5.罐盖、6.呼吸阀、7.进料口、8.压力表、9.补气管、10.电磁阀、11.电源触头、12.膜片、13.弹簧、14.压力控制器、15.连接管、16.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密闭容器的结构不受任何限制且为公知技术,在这里不再详述。在本实施例中仅举证其中的一种密封容器结构,它主要包括罐体4以及盖封在罐体4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连接的罐盖5,所述的罐体4上设有出料管I和液位计16,所述的出料管I上设有液压泵2和调节阀3,所述的罐盖5上设有进料口 7和压力表8。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是:在所述的罐盖5上还增设有分别用于与罐腔相通的呼吸阀6、补气管9和连接管15,所述的呼吸阀6为一正压安全阀;所述的补气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的连接管15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14,所述的压力控制器14内设有电源触头11、用于与所述的电源触头11配合且能上下移动的膜片12和弹簧13,所述膜片12的材料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不锈钢,且在膜片12上安装有密封垫片,所述的密封垫片能防止空气倒吸入罐腔内,所述电磁阀10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的一端,电磁阀10的另一端接电源触头11的一端,电源触头11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的另一端。请继续参见图1,叙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一种情况是假设液压泵2停止工作,物料由进料口 7处流入罐腔内,使罐腔内的液位上升,此时罐腔内的气相空间减少,内外界压差增大,呼吸阀6自动打开,向外排放压力;与此同时,由于压力控制器14通过连接管15与所述罐体4的罐腔相通,罐腔内的高压气体迫使膜片12向上位移而脱离与电源触头11的接触,使电磁阀10处 于断电状态而将补气管9上的阀门关闭。另一种情况是假设液压泵2工作,由出料管I处向外输送物料,使罐腔内的液位下降,此时罐腔内的气相空间增大而产生负压,呼吸阀6处于关闭状态;与此同时,由于压力控制器14通过连接管15与所述罐体4的罐腔相通,罐腔的负压气体迫使膜片12向下位移并压缩弹簧13,最终实现与电源触头11的接触,使电磁阀10接通外部电源并开启设在补气管9上的阀门,外界的超纯空气或惰性气体通过补气管9进入容器内,达到补充气体保护容器的目的;当罐腔内气压缓慢变大时,压力控制器14内的膜片12会向上位移而脱离与电源触头11的接触,使电磁阀10断电并将补气管9上的阀门关闭,此时即不再向罐腔内补气。依次类推,循环往复,可自动控制密闭容器内的压力,确保 储罐的使用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罐体(4)以及盖封在罐体(4)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连接的罐盖(5),所述的罐体(4)上设有出料管(I)和液位计(17),所述的出料管(I)上设有液压泵(2)和调节阀(3),所述的罐盖(5)上设有进料口(7)和压力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盖(5)上还增设有用于与罐腔相通的呼吸阀(6)、补气管(9)和连接管(15),所述的补气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的连接管(15)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14),所述的压力控制器(14)内设有电源触头(11)、用于与所述的电源触头(11)配合且能上下移动的膜片(12)和弹簧(13),所述电磁阀(10)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的一端,电磁阀(10)的另一端接电源触头(11)的一端,电源触头(11)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片(12)的材料优选为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片(12)上安装有密封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罐体(4)以及盖封在罐体(4)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连接的罐盖(5),所述的罐体(4)上设有出料管(1)和液位计(17),所述的出料管(1)上设有液压泵(2)和调节阀(3),所述的罐盖(5)上设有进料口(7)和压力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盖(5)上还增设有用于与罐腔相通的呼吸阀(6)、补气管(9)和连接管(15),所述的补气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的连接管(15)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14),所述的压力控制器(14)内设有电源触头(11)、用于与所述的电源触头(11)配合且能上下移动的膜片(12)和弹簧(13),所述电磁阀(10)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的一端,电磁阀(10)的另一端接电源触头(11)的一端,电源触头(11)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达诺尔半导体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