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24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其包含至少一插制单元、至少一配重单元及至少一弹性偏压单元,所述插制单元固设在一球头本体的一底面的至少一结合座,所述配重单元旋转一角度使所述配重单元的一插制部卡合于所述插制单元的一肩凸块,所述弹性偏压单元设置在所述配重单元与一球头本体的一结合座之间,以对所述配重单元施加一弹性偏压,所述配重单元插制于所述插制单元且旋转一角度,即可使所述配重单元卡制固定在所述插制单元中,不仅结构简单且可达到组装快速及方便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块快拆构造,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尔夫球运动被大量推广而日渐普及,所使用的球具也不断地改良及精进,例如,击球后的飞行路径关系着落球点的好坏,即,如何获得较佳的控球性及稳定性一直是相关业者极力改进的目标。一般来说,高尔夫球头大部分利用一体成型制作,球头重心较容易往前方偏斜,容易使打击者于握杆、推杆或挥杆时无法持稳,进而较难控制球路。因此,近期的高尔夫球头设计有配重块,不仅可移动球头重心以提高控球的稳定度,更可依照打击者的击球习惯调整球头的重心位置。目前配重块与球头的组合方式一般利用螺丝将配重块锁制固定在球头的底部,例如图1所示的中国台湾第M436478号「可更换配重件之高尔夫球杆头」,其具有一杆头本体11及一配重组件12,所述杆头本体11的一安装孔110内形成一内螺纹111,所述配重组件12的一外螺纹121可螺合在所述内螺纹111上,所述配重组件12中可置入不同重量的配重件13,以调整所述球头的重心。不过,由于所述配重件13是套放在所述配重组件12上,接着再以所述外螺纹121螺合于所述内螺纹111中,因此,若要更换所述配重件13,必须依该外螺纹121之长度设计,以松脱方向旋转该配重件13数圈直至外螺纹121末端长度与内螺纹111末端分离,松脱所述配重组件12,套换新的配重件时,将另一配重件13的外螺纹121嵌合于内螺纹111,以迫紧方向旋转数圈使外螺纹121长度全部螺合于内螺纹111中,将所述配重组件12固定在杆头本体11上,基本上,利用螺 合的方式迫紧及松脱所述配重组件12需旋绕数圈才能完成,其组装过程甚为耗时且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以解决现有配重块以螺合方式替换所产生组装过程耗时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其可以通过将配重单元插制于插制单元且旋转一相对较小的角度,即可使所述配重单元卡制固定在所述插制单元中,不仅结构简单且可达到组装快速及方便的效果。为达成本技术的前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其中所述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包含:至少一插制单元,至少一配重单元及至少一弹性偏压单元,所述插制单元固设在一球头本体的一底面的至少一结合座,且包含:一插制孔,具有一内壁面;至少一肩凸块,由所述内壁面突伸至所述插制孔中;以及至少一制动斜面,形成在所述肩凸块靠近所述结合座的一侧;所述配重单元包含:一头部;一颈部,连接于所述头部;一插制部,由所述颈部延伸而成;至少一止脱槽,凹设于所述颈部;以及至少一止脱斜面,形成在所述止脱槽靠近所述插制部的一侧,其中所述头部、颈部及插制部插入所述插制孔中,且所述配重单元旋转一角度使所述插制部卡合于所述插制单元的肩凸块,并使所述止脱斜面紧抵于所述肩凸块的制动斜面;所述弹性偏压单元设置在所述配重单元与所述球头本体的结合座之间,以对所述配重单元施加一弹性偏压。再者,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其中所述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包含:至少一插制单元及至少一配重单元,所述插制单元固设在一球头本体的一底面的至少一结合座,且包含:一插制孔,具有一内壁面;至少一肩凸块,由所述内壁面突伸至所述插制孔中;以及至少一制动斜面,形成在所述肩凸块靠近所述结合座的一侧;所述配重单元包含:一头部;一颈部,连接于所述头部;一插制部,由所述颈部延伸而成;至少一止脱槽,凹设于所述颈部;以及至少一止脱斜面,形成在所述止脱槽靠近所述插制部的一侧,其中所述头部、颈部及插制部插入所述插制孔中,且所述配重单元旋转一角度使所述插制部卡合于所述插制单元的肩凸块,并使所述止脱斜面紧抵于所述肩凸块的制动斜面,其中所述止脱斜面的倾斜角度至少等于或大于所述制动斜面的倾斜角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偏压单元为一弹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单元的插制部具有一底凹槽,所述弹性偏压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凹槽内,及所述弹性偏压单元的另一端突出至所述底凹槽外。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球头本体的结合座底部具有一凹陷部,所述弹性偏压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凹陷部内,及所述弹性偏压单元的另一端突出至所述凹陷部外。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偏压单元包含一第一磁铁及一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之间具有一相斥的磁力,以提供所述弹性偏压。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单元的插制部具有一底凹槽,所述第一磁铁固设于所述底凹槽中。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球头本体的结合座底部具有一凹陷部,所述第二磁铁固设在所述凹陷部中。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止脱斜面的倾斜角度至少等于或大于所述制动斜面的倾斜角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肩凸块靠近所述结合座的一侧另形成一挡止壁,所述挡止壁邻接于所述制动斜面,以限制所述配重单元旋转的角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单元旋转的角度为介于45度至180度之间的一固定角度值。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单元还包含一非正圆孔,形成在所述头部的一外表面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单元还具有一标记部,设置在所述头部顶面,所述插制单元还具有二位于顶面的对位部,用以供所述标记部对位。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的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的局部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的配重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的插制单元的下视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图5的V-V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尚未卡制固定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完成卡制固定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另一种型态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尚未卡制固定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面、周围、中央、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2、3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主要组合在一球头本体2,所述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包含三插制单元3,三配重单元4及三弹性偏压单元5 (图2仅显示其中一个),其中所述三个插制单元3分别固设在所述球头本体2的一底面21的三个结合座22上,所述插制单元3、配重单元4及弹性偏压单元5的数量可依据所述球头本体2的种类、规格、大小、材质或欲使打击者调整握杆习惯的裕度等条件加以调整相应的设计数量,但并不以本实施例所局限,例如亦可为一组、二组、四组或以上。本技术将于下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尔夫球头配重块快拆构造包含:至少一插制单元,固设在一球头本体的一底面的至少一结合座,且包含:一插制孔,具有一内壁面;至少一肩凸块,由所述内壁面突伸至所述插制孔中;以及至少一制动斜面,形成在所述肩凸块靠近所述结合座的一侧;至少一配重单元,包含:一头部;一颈部,连接于所述头部;一插制部,由所述颈部延伸而成;至少一止脱槽,凹设于所述颈部;以及至少一止脱斜面,形成在所述止脱槽靠近所述插制部的一侧,其中所述头部、颈部及插制部插入所述插制孔中,且所述配重单元旋转一角度使所述插制部卡合于所述插制单元的肩凸块,并使所述止脱斜面紧抵于所述肩凸块的制动斜面;及至少一弹性偏压单元,设置在所述配重单元与所述球头本体的结合座之间,以对所述配重单元施加一弹性偏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定达
申请(专利权)人:大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