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纯逸专利>正文

一种钓竿配重后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100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中,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所述连接部与钓竿螺纹连接,通过增重部的增重效果,将钓竿的重心靠近手部,使用户甩杆更方便,更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钓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竿配重后塞。
技术介绍
钓竿是钓鱼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长度不一,为了节约空间,钓竿一般做成可以伸缩的数段以便携带,最后一根最大的竿体底部,用螺丝状后塞旋紧,以防止水浸入竿体内部,但是现有的市场上当前的钓竿后塞,仅起密封作用及美观作用。并且钓竿的重心过于靠前,使人握杆不方便,市场上个别能配种的后塞,只是单纯的配重,不能伸缩,也不能根据钓竿重心问题进行对增重块的重量调整。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配重后塞,旨在解决钓竿后塞功能单一,且钓竿重心靠前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中,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所述连接部与钓竿螺纹连接。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增重部包括一可伸缩的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以及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可通过第一子连接杆的开口,在第一子连接杆内滑动,第二子连接杆末端设有挡块,避免第二子连接杆从第一子连接杆内滑出,在第一子连接杆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挡块与弹簧连接。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配重块的外径稍小于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的内径。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配重块设有弧形开口,且中心处为光滑的半圆弧形,与第一子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末端都设有缓冲垫,防止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后,配重块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以及上壳体与钓竿连接处的末端设置有垫圈。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中,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所述连接部与钓竿螺纹连接,通过增重部的增重效果,将钓竿的重心靠近手部,使用户甩杆更方便,更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钓竿配重后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处于分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的连接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所述钓竿配重后塞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中,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101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102,所述连接部101与钓竿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钓竿配重后塞,包括连接部与增重部,连接部用于与钓竿连接,增重部用于增加手握部分的重力,以使整个钓竿的重心向后移动,使用户用更少的力进行甩杆等动作,减少体力消耗。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增重部102包括一可伸缩的连接杆103,通过所述连接杆103连接的上壳体104和下壳体105以及与所述连接杆103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106,所述上壳体104和下壳体105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增重部用于增加手握部分的重力,具体的,增重部包括连接杆以及配重块,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下壳体通过连接杆连接,并且连接杆可伸缩,配重块可与连接杆拆卸连接,在需要进行增重时,将配重块与连接杆连接,旋转上下壳体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增重部的组装,在不需要增重块时,也方便取出。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所述连接杆的示意图,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连接杆103包括第一子连接杆107以及第二子连接杆108,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07与下壳体10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08与上壳体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08可通过第一子连接杆107的开口,在第一子连接杆107内滑动,第二子连接杆108末端设有挡块109,避免第二子连接杆108从第一子连接杆107内滑出,在第一子连接杆107内设有弹簧110,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08的挡块109与弹簧110连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可伸缩,具体的,包括第一子连接杆与第二子连接杆,第一子连接杆与第二子连接杆直接滑动连接,并且第二子连接杆末端设有挡块,可与第一子连接杆的顶端卡住,保证不会从第一子连接杆滑出,伸缩设置采用弹簧完成,在第一子连接杆内设有弹簧,向下压弹簧进行固定,由于弹性力作用会自动弹起。进一步的,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配重块106的外径稍小于上壳体104以及下壳体105的内径。本技术所述配重块外径稍小于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的内径,保证配重块能够完全处于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配重块106设有弧形开口,且中心处为光滑的半圆弧形,与第一子连接107杆滑动连接。本技术所述配重块设有弧形开口,与连接杆滑动可拆卸连接,方便取出,并且中心处为光滑的半圆弧形,减少摩擦,减少磨损。进一步的,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上壳体104和下壳体105的末端都设有缓冲垫,防止上壳体104和下壳体105固定连接后,配重块106在上壳体104和下壳体105内发生相对滑动。本技术,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末端设有缓冲垫,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配重块的厚度不一定完全契合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距离,采用缓冲垫,保证配重块不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发生相对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所述上壳体104与下壳体105的连接处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111。本技术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能够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方便甩杆。进一步的,所述的钓竿配重后塞,其中,在上壳体104与下壳体105的连接处,以及上壳体104与钓竿连接处的末端设置有垫圈112。所述垫圈用于避免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或者上壳体与钓竿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磨损,或者接触水后生锈不易拧松等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中,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所述连接部与钓竿螺纹连接,通过增重部的增重效果,将钓竿的重心靠近手部,使用户甩杆更方便,更省力。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所述连接部与钓竿螺纹连接;所述增重部包括一可伸缩的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以及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可通过第一子连接杆的开口,在第一子连接杆内滑动,第二子连接杆末端设有挡块,避免第二子连接杆从第一子连接杆内滑出,在第一子连接杆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挡块与弹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竿配重后塞,与钓竿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钓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增重,改变钓竿重心的增重部,所述连接部与钓竿螺纹连接;所述增重部包括一可伸缩的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以及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可通过第一子连接杆的开口,在第一子连接杆内滑动,第二子连接杆末端设有挡块,避免第二子连接杆从第一子连接杆内滑出,在第一子连接杆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挡块与弹簧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逸
申请(专利权)人:李纯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