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236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以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142)包括:孔(142e),其设置在形成为平板状的基体部(142f)的中央,并向与基体部(142f)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且该孔(142e)是用于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保持部;以及多个台阶部,其分别自孔(142e)侧表面突出,通过与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形成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内窥镜领域中出现了一种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在形成为能够导入到患者等的被检体的消化管内的大小的胶囊型壳体的内部具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胶囊型内窥镜在自被检体的口吞入之后,通过蠕动运动在消化管内移动。胶囊型内窥镜在从导入到被检体的消化管内部之后到排出至被检体外部的期间依次获取该被检体的脏器内部的图像(以下,有时称作体内图像),将所获取的体内图像依次无线发送至被检体外部的接收装置。由胶囊型内窥镜拍摄的各个体内图像经由接收装置被送入图像显示装置中。图像显示装置将送入的各个体内图像静态显示或动态显示于显示器。医生或护士等使用者观察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被检体的各个体内图像,通过观察各个体内图像来检查被检体的脏器内部。这种胶囊型内窥镜需要在使用于被检者之前进行灭菌并保持其灭菌状态。因此,一直以来,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容纳于能够进行灭菌的容纳盒中。该容纳盒具有如下结构:利用灭菌片封堵容纳有用于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内壳的外壳。在内壳上设有供胶囊型内窥镜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沿长度方向插入的孔。该孔的内径设定为稍微大于胶囊型内窥镜的外径,在孔的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内壳在胶囊型内窥镜端部的半球部中的、处于摄像光学系统的视角以外的圆筒部侧的区域,胶囊型内窥镜以与该多个突起抵接的方式固定,以便不会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而且,在位于孔的深处的、比胶囊型内窥镜的外径稍微小的直径处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半球部 中的光学视角外的区域整周抵接的台阶部抵接于胶囊型内窥镜,胶囊型内窥镜被固定为不会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由此将胶囊型内窥镜稳定地保持在孔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288541号公报在此,近年来,为了大范围地拍摄被检体的脏器内部而提出如下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不仅利用透明材料形成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还形成圆筒部的一部分,从而使摄像光学系统的视角形成为广角。但是,在将形成为广角的胶囊型内窥镜容纳于上述以往的容纳盒内的情况下,由于胶囊型内窥镜的视角扩展至内壳所抵接的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因此,可能因内壳的台阶部的抵接而对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的与视角内部对应的部分造成划痕。其结果,胶囊型内窥镜总是拍摄存在划痕的图像,存在不能够清晰地拍摄被检体的图像的问题。另外,若改变内壳的台阶部的位置,使该台阶部不与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接触而与胶囊型壳体的圆筒部接触,则胶囊型内窥镜会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存在不能够将胶囊型内窥镜稳定地保持在容纳盒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在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包括:第I壳体,其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保持摄像元件;以及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I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I壳体卡合;该胶囊型内窥镜用于容纳胶囊型内窥镜,在该胶囊型内窥镜中,照明机构与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位于至少上述第2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包括:基体部,其形成为平板状;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基体部的中央,向与上述基体部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以及多个接触部,其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通过与至少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入射至上述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和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接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的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亦即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相距相等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以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多个。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的除上述接触部以外的部分以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I壳体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上述接触部的顶端位于具有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I壳体的外径小的直径的圆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具备标识,该标识用于使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接触部接触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对准位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作为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该容纳盒的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的标识而发挥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簧片开关,该簧片开关利用起动用的启动器所带来的磁场变化进行开关动作,电源根据上述簧片开关的开关动作相应地起动或停止,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设定为与上述启动器相对于容纳在上述容纳盒内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接近位置对应。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的T字标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容纳盒,其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外壳,其在内部保持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容纳盒;以及灭菌片,其用于封堵上述外壳并且具有灭菌气体穿透性;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第I壳体,其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保持摄像元件;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I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I壳体卡合;照明机构,其位于上述第2壳体内部;以及透镜组,该透镜组的至少最外侧的透镜位于上述第2壳体内部;上述容纳盒包括:基体部,其形成为平板状;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基体部的中央,向与上述基体部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以及多个接触部,其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通过与至少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入射至上述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部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