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230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1:37
控制系统(33)具备电动机(18)、蓄电装置(20)、节气门手柄(5a)、制动杆(24)、控制装置(16)和加减速调节杆(27)。控制装置(16)形成为在加减速调节杆(27)位于比切断位置靠近面前侧的位置上时,根据由节气门手柄(5a)输入的加速指令从蓄电装置(20)向电动机(18)供给电力,而通过电动机(18)驱动后轮(3),当加减速调节杆(17)被操作至切断位置时,不论节气门手柄(5a)的操作而能够切断向电动机(18)的供给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电动机以与供给电力相对应的输出转矩驱动驱动轮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通过电动机驱动驱动轮的电动车辆是已知的。由于电动车辆不发出发动机声音,因此在停止中驾驶员远离电动车辆时,对于电动车辆的存在只能用目视确认。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具有像专利文献I那样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形成为驾驶员从座椅下来时,流出预先存储的声音,而告知电动车辆的存在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587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I记载的控制装置形成为驾驶员无法知道出发前的准备动作的结束状态和未结束的状态。假设在显示部等中显示状态的情况下,为了确认是否即使操作加速操作件也不出发,而在确认状态时也需要目视显示部,从而便利性下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目视确认以外的方法使驾驶员能够识别处于可出发状态的情况的电动车辆。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具备:驱动驱动轮的电动机;驱动所述电动机的加速操作件;独立于所述加速操作件且可操作地设置的驱动状态切换件;和根据对所述加速操作件及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的操作控制电动机的驱动状态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形成为在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非切换状态时,如果所述加速操作件被操作,则驱动所述电动机,而在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切换状态时,即使所述加速操作件被操作也不驱动所述电动机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切换状态,使驾驶员能够识别处于即使操作加速操作件也不能使电动车辆出发的状态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使驱动状态切换件返回至非切换状态,使驾驶员能够识别处于如果操作加速操作件,则可以使电动车辆出发的状态的情况。像这样,可以使驾驶员通过目视以外的方法识别处于可出发状态的情况。因此,可以节省出发时目视确认的时间和劳力,提高便利性。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形成为通过从基准位置操作能够从非切换状态变成切换状态,并且在切换状态时受到能够返回至基准位置的施力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停止操作,可以使驱动状态切换件返回至基准位置,并且只需操作加速操作件即可使电动车辆出发。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备使制动所述驱动轮的制动机构工作的制动操作件,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与所述制动操作件独立地设置。根据上述结构,与驱动状态切换件为制动器的情况相比,容易明确地示出驾驶员对电动车辆的静止还是出发的意愿,并且可以使电动车辆的驱动状态成为与驾驶员的意愿相符的状态。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形成为在使所述电动机处于待机状态的出发待机状态下,如果满足规定的可出发条件,则转到可出发状态;在所述可出发状态下,如果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切换状态,则维持所述可出发状态,同时即使所述加速操作件被操作也不驱动所述电动机,而在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非切换状态时,如果规定时间内所述加速操作件被操作,则驱动所述电动机,或者如果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的非切换状态经过规定时间,则转到出发待机状态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驱动状态切换件的非切换状态持续规定时间时转到出发待机状态,因此可以防止可出发状态继续进行的情况。另一方面,即使满足规定的可出发条件后经过规定时间以上,也通过继续操作驱动状态切换件以维持可出发状态,因此通过继续操作驱动状态切换件可以使驾驶员识别出发待机状态持续的情况并能够使电动车辆出发。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可出发条件中包含第一输入条件和第二输入条件;第一输入条件是操作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的第一操作件的情况;第二输入条件是操作与所述第一操作件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的第二操作件的情况。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操作两个操作件的情况包含在可出发条件中,与输入条件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不按照意愿转到可出发状态的情况。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操作件为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所述第二输入条件是使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切换状态的情况。根据上述结构,在满足可出发条件后,该状态下持续操作驱动状态切换件,可以持续可出发状态。因此,可以简化持续的操作。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备具有驾驶员用左右手分别把持的两个把持部的转向装置,所述加速操作件设置在一方的把持部上,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设置在另一方的把持部上。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分别用各个手操作加速操作件及驱动状态切换件。因此,可以操作加速操作件的同时操作驱动状态切换件。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是在规定方向上操作的杆形的操作件。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在把持上述另一方的把持部的状态下操作上述驱动状态切换件,上述驱动状态切换件的操作变得容易。专利技术的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使驾驶员通过目视确认以外的方法识别处于可出发状态的情况的电动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从右侧观察作为具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态至第四实施形态的控制系统的电动车辆的一个示例并示出的电动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态至第三实施形态的电动摩托车所具备的控制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 图3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态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的把手附近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的电动机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 图5是示出在已执行转矩调节处理时的加速器手柄的操作量、调节杆的操作量以及转矩随着时间变化的一个示例的图表; 图6是示出在已执行再生制动力调节处理时的加速器手柄的操作量、调节杆的操作量以及转矩随着时间变化的一个示例的图表;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的出发处理的步骤的流程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的加速器手柄的操作量、调节杆的操作量以及转矩随着时间变化的一个示例的图表;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的加速器手柄的操作量、调节杆的操作量以及转矩随着时间变化的一个示例的图表;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的加速器手柄、转矩以及调节杆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表; 图11是放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电动车的把手附近的放大俯视 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形态的电动摩托车所具备的控制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在以下说明中,例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的实施形态的电动摩托车1、IA 1C,并且方向的概念是以由电动摩托车1、IA IC的驾驶员观察的方向作为基准。又,在所有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实施形态,在不脱离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删除、变更。[第一实施形态] 电动摩托车I如图1所示具备前轮2及后轮3。前轮2可旋转地支持于前叉4的下端部,前叉4通过转向轴(未图示)与杆型的把手5连接。该转向轴由头管7可转动地支持,并且在该头管7上设置有主框架8。主框架8从头管7向后下方延伸,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中位于沿着车宽方向的中心线的位置上。又,在头管7上设置有一对向下框架9。一对向下框架9从头管7向车宽方向外侧分别突出且向下方延伸,并且在中途弯曲而向后方延伸。又,在主框架8的后下端部及一对向下框架9的后端部上设置有枢接框架10,通过该枢接框架10上述后下端部和上述后端部相连接。又,在枢接框架10上设置有摇臂11。摇臂11的前端部与枢接框架10可摇动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车辆,具备: 驱动驱动轮的电动机; 驱动所述电动机的加速操作件; 独立于所述加速操作件且可操作地设置的驱动状态切换件;和 根据对所述加速操作件及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的操作控制电动机的驱动状态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形成为在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非切换状态时,如果所述加速操作件被操作,则驱动所述电动机,而在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处于切换状态时,即使所述加速操作件被操作也不驱动所述电动机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形成为通过从基准位置操作能够从非切换状态变成切换状态,并且在切换状态时受到能够返回至基准位置的施力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制动所述驱动轮的制动机构工作的制动操作件; 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与所述制动操作件独立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形成为在使所述电动机处于待机状态的出发待机状态下,如果满足规定的可出发条件,则转到可出发状态; 在所述可出发状态下,如果所述驱动状态切换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义基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