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技术和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在节能减排呼声高涨的今天,LED照明将逐步成为照明技术的发展主流已成为共识。被称之为又一次照明革命的LED固体光源开发应用已成为本世纪重点发展的目标之一,我国的LED产业也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LED驱动电源是LED产业链发展的保障,LED电源的品质会影响和制约LED产业的发展。研究LED驱动电源对LED产业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LED照明应用而言,其标准灯具具有统一的外形尺寸和功率,但内部LED的串并联方式却有多种变化,造成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灯具其驱动电压、电流各不相同。目前的LED驱动电源多采用恒压或恒流方式,因此虽然灯具总功率相同,但驱动电源却需要定向配置而不能像传统电子镇流器那般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这不仅推高了 LED照明设备的成本,也给实际的应用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本专利技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电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模拟乘法器电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220V电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电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电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模拟乘法器电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220V电压、输出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出端与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电流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乘法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电流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乘法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模拟乘法器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的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熔断器F、整流桥D、共模电感LA、第一电感L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电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电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模拟乘法器电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220V电压、输出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出端与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电流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乘法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电流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乘法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模拟乘法器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的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熔断器F、整流桥D、共模电感LA、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 ;熔断器F的一端与220V电压一个输入接口 Jl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I的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220V电压另一个输入接口 J2连接;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与共模电感LA的第I引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共模电感LA的第2引脚连接;整流桥D由四个二极管构成,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与共模电感LA的第3引脚、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后与共模电感LA的第4引脚、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220V电压的地线接口 J3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后接地,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作为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流脉宽调制器UUMOSFET管VT、变压器T、第一绕组La、第二绕组Lb、第三绕组Lc、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 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IO、第i^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 ;电流脉宽调制器Ul的电压误差调节器反相输入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后作为开关电源电路的一个反馈输入端VI,电压误差调节器正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压误差调节器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放电控制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振荡电容端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振荡电阻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软启动端与第七电容C7的正极连接,驱动电路供电电源端与输入电源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参考电压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PWM调制输出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脉冲封锁比较输入端与第十电容ClO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接地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电容ClO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负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电容Cll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其他端均架空;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连接;变压器由三个绕阻构成,第一绕阻La的一端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第十电阻RlO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 电容Cll的另一端连接后与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绕阻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海,杜鹏英,江皓,姚立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