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顺华专利>正文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5757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采用了在A点和电源输入的N端即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的两端并联接继电器(KJ)的控制电路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输入电压异常情况时让驱动电路降功率运行,使LED灯在输入电压异常时也不过载。当输入电压正常时,驱动电路又回到正常工状态。更进一步完善了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发光灯的驱动电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LED半导体照明是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近期,科技部编制了《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在专项规划的重点任务的应用技术研究里,提出了开发高效、低成本、高可靠的LED驱动电源。这说明了LED驱动电源在半导体照明应用
的重要性。由于LED灯的寿命取决于驱动电源,99%以上的灯故障都是由于驱动电源引起的,LED的寿命长达50000h以上,但与之配套的驱动电源的寿命一般仅为10000h左右.所以LED灯照明装置能否应用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其驱动电源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3647A、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244504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675406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931605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69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29U、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553206.7等,提出了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全新技术方案,该驱动电源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高效率(>95%)、高可靠、长寿命和低成本等显著特点。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411375.1的专利申请,又对现有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进行了改进。对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可在不增加EMC电路的情况下也能满足GB17743中的条款要求,而且,对LC镇流的大功率LED灯还能实现变功率节能。对于电感镇流的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感镇流器可不用抽头,使生产和装配的工效显著提高,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能使电感镇流器的效率更高,还可使电感镇流的大功率LED灯能实现变功率节能。但是,这些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还没有设置输入电压异常情况的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输入电压异常的情况下对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进行保护的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用于定时变功率的第一集成电路(ICA),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A)的7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GB1)的基极,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接电源输入的N端,第一晶体管(GB1)的集电极接继电器(KJ)的一端,继电器(KJ)的另一端接电源(EJ+),第三二极管(D3)并联接在继电器(KJ)的两端;在A点和电源输入的N端即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的两端还并联接有继电器(KJ)的控制电路。所说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识别电路和继电器(KJ)的驱动电路。所说的电压识别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ICK)、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W)、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构成,所说的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相互串联后一端接电源L端,另一端接B点,稳压二极管(DW)和第一电容(C1)相互并联后一端接B点,另一端接电源N端,第二电容(C2)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6脚,另一端接电源N端,第三电容(C3)和第十一电阻(R11)相互并联后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2脚,另一端接电源N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2脚,另一端接B点,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6脚,另一端接B点,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7脚,另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ICK)的4、8脚一起接直流电源EJ+,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1脚,另一端接电源N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N端,所说的继电器(KJ)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晶体管(GB2)、第三晶体管(GB3)构成,所说的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3脚,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GB3)的基极,第三晶体管(GB3)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一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EJ+,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GB2)的基极,第二晶体管(GB2)的集电极接A点,第二晶体管(GB2)的发射极接电源输入的N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输入电压异常情况时让驱动电路降功率运行,使LED灯在输入电压异常时也不过载。当输入电压正常时,驱动电路又回到正常工状态。更进一步完善了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附图说明图1-图4是现有技术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以及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电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细述。图1是现有技术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局部电路图,图中示出了申请号为201510411375.1的包括变功率电容及开关的部分技术方案。图2是现有技术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局部电路图,图中示出了申请号为201510411375.1的定时变功率的定时部分技术方案。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局部电路图,图中示出了申请号为201510411375.1的包括变功率电容及开关的部分技术方案。图4是现有技术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局部电路图,图中示出了申请号为201510411375.1的定时变功率的定时部分技术方案。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电路的结构原理图,图中,该电源电路由用于定时变功率的集成电路ICA、集成电路ICK、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晶体管GB1、晶体管GB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W、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继电器KJ构成。电阻R1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A的7脚,另一端接晶体管GB1的基极,晶体管GB1的发射极接电源输入的N端,晶体管GB1的集电极接继电器KJ的一端,继电器KJ的另一端接电源EJ+,二极管D3并联接在继电器KJ的两端。在A点和电源输入的N端即晶体管G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的两端并联接有继电器KJ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识别电路和继电器KJ的驱动电路。电压识别电路包括集成电路ICK、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R11、二极管D1、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W、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构成。所说的二极管D1、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相互串联后一端接电源L端,另一端接B点,稳压二极管DW和电容C1相互并联后一端接B点,另一端接电源N端,电容C2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K)的6脚,另一端接电源N端,电容C3和电阻R11相互并联后一端接集成电路ICK的2脚,另一端接电源N端,电阻R10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K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包括用于定时变功率的第一集成电路(ICA),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A)的7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GB1)的基极,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接电源输入的N端,第一晶体管(GB1)的集电极接继电器(KJ)的一端,继电器(KJ)的另一端接电源(EJ+),第三二极管(D3)并联接在继电器(KJ)的两端;在A点和电源输入的N端即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的两端还并联接有继电器(KJ)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包括用于定时变功率的第一集成电路(ICA),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A)的7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GB1)的基极,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接电源输入的N端,第一晶体管(GB1)的集电极接继电器(KJ)的一端,继电器(KJ)的另一端接电源(EJ+),第三二极管(D3)并联接在继电器(KJ)的两端;在A点和电源输入的N端即第一晶体管(G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的两端还并联接有继电器(KJ)的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识别电路和继电器(KJ)的驱动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压识别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ICK)、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W)、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构成,所说的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相互串联后一端接电源L端,另一端接B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顺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