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及对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6964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航道整治铺排作业中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及对铺系统,该系统由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组成,两艘铺排船的滑板相对,在每一铺排船的甲板上还包括有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远离滑板一侧的摩擦滚筒;该对铺方法包括两艘船同时铺排以及两艘船非同时铺排,通过运用上述的联锁片对铺系统及对铺方法,可以实现对高滩和深水交界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道整治铺排作业,特别涉及在铺排作业中使用的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及对铺系统
技术介绍
航道整治铺排作业是深水航道治理中的核心部分,在深水航道治理中起着“导流、挡沙、减淤、护滩”的作用,对持续保持总体河势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铺排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既存在高滩区域,又存在深水区域,且高滩区域至深水区域的过渡段变化相对较快的铺排区域,其典型断面如图1所示。高滩铺排船设计满载吃水一般不大于lm,作业水深不大于IOm ;深水铺排船设计满载吃水一般不小于2.5m,最大作业水深30m左右。受地形变化及船舶性能影响,同一艘铺排船无法满足现场铺排需求,且倘若分幅断开施工,分幅位置既不满足设计要求,船机性能也不满足铺排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实现对上述的铺排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及对铺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滑板相对停靠于铺排对接点处; (2)将软体排吊至铺排船滑板上并进行卷排; (31)如两艘铺排船同时进行铺排,则: (311)两艘铺排船的滑板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吊安,在位于对接点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 (312)两艘铺排船的滑板同时向下倾斜,联锁片下滑,铺排作业开始; (313)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14)移动船体直至铺排作业完成,移船距离应与铺排长度一致; (32)如两艘铺排船非同时进行铺排,则: (321)两艘铺排船滑板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吊安,在位于对接点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 (322)—艘铺排船滑板向下倾斜,另一艘铺排船滑板仍保持水平状态,联锁片下滑,该船的铺排作业开始; (323)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24)移动船体直至该船的铺排作业完成后,另一艘铺排船滑板再开始向下倾斜,该船的铺排作业开始; (325)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326)移动船体直至该船的铺排作业完成,两船的移船距离应与整体铺排长度一致。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既可以两艘铺排船同时卷排,也可以一艘铺排船先将软体排卷完,再放排至另一艘铺排船,此时一艘铺排船放排,另一艘铺排船卷排,同步进行。进一步的,两艘铺排船非同时卷排时,先铺排船应多卷排5m_20m。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系统,该系统由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组成,两艘铺排船的滑板相对,在每一铺排船的甲板上还包括有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远离滑板一侧的摩擦滚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利用上述的对铺系统,可以实现对高滩和深水交界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铺排区域的典型断面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公开的对铺方法的步骤(I)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公开的对铺方法的步骤(311)及(321)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对铺方法的步骤(312)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公开的对铺方法的步骤(322)的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公开的对铺方法的步骤(323)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如图2所示,一艘高滩铺排船2和一艘深水铺排船I的滑板3相对停靠于铺排对接点9处; (2)将软体排4吊至铺排船滑板上并进行卷排,既可以两艘铺排船同时卷排,也可以一艘铺排船先将软体排卷完,再放排至另一艘铺排船,此时一艘铺排船放排,另一艘铺排船卷排,同步进行; (31)两艘铺排船同时进行铺排,则: (311)如图3所示,两艘铺排船的滑板3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5吊安,在位于对接点9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 (312)如图4所示,两艘铺排船的滑板3同时向下倾斜,联锁片5下滑,铺排作业开始; (313)通过浮漂测量联锁片5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14)两艘铺排船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船体直至铺排作业完成,两船的移船距离应与整体铺排长度一致。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由一艘高滩铺排船2和一艘深水铺排船I组成,两艘铺排船的滑板3相对,在每一铺排船的甲板上还包括有驱动滚筒6和设置在驱动滚筒远离滑板一侧的摩擦滚筒7。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利用上述的对铺系统,可以实现对浅滩陡坡交界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如图2所示,一艘高滩铺排船2和一艘深水铺排船I的滑板3相对停靠于铺排对接点处; (2)将软体排4吊至铺排船滑板上并进行卷排,既可以两艘铺排船同时卷排,也可以一艘铺排船先将软体排卷完,再放排至另一艘铺排船,此时一艘铺排船放排,另一艘铺排船卷排,同步进行; (32)两艘铺排船非同时进行铺排,则: (321)如图3所示,两艘铺排船滑板3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5吊安,在位于对接点9处的联锁片5上系好一对浮漂; (322)如图5所示,深水铺排船I的滑板向下倾斜,高滩铺排船2的滑板仍保持水平状态,联锁片5下滑,深水铺排船I的铺排作业开始; (323)通过浮漂测量联锁片5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24)如图6所示,移动船体直至深水铺排船I的铺排作业完成后,高滩铺排船2的滑板3再开始向下倾斜,该船的铺排作业开始; (325)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26)移动船体直至高滩铺排船2的铺排作业完成,两船的移船距离应与整体铺排长度一致。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利用上述对铺系统,可以实现对浅滩陡坡交界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滑板相对停靠于铺排对接点处; (2)将软体排吊至铺排船滑板上并进行卷排; (31)如两艘铺排船同时进行铺排,则: (311)两艘铺排船的滑板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吊安,在位于对接点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 (312)两艘铺排船的滑板同时向下倾斜,联锁片下滑,铺排作业开始; (313)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14)移动船体直至铺排作业完成,移船距离应与铺排长度一致; (32)如两艘铺排船非同时进行铺排,则: (321)两艘铺排船滑板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吊安,在位于对接点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 (322)—艘铺排船滑板向下倾斜,另一艘铺排船滑板仍保持水平状态,联锁片下滑,该船的铺排作业开始; (323)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 (324)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滑板相对停靠于铺排对接点处;(2)将软体排吊至铺排船滑板上并进行卷排;(31)如两艘铺排船同时进行铺排,则:(311)两艘铺排船的滑板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吊安,在位于对接点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312)两艘铺排船的滑板同时向下倾斜,联锁片下滑,铺排作业开始;(313)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314)移动船体直至铺排作业完成,移船距离应与铺排长度一致;(32)如两艘铺排船非同时进行铺排,则:(321)两艘铺排船滑板保持水平对接,并同时进行联锁片吊安,在位于对接点处的联锁片上系好一对浮漂;(322)一艘铺排船滑板向下倾斜,另一艘铺排船滑板仍保持水平状态,联锁片下滑,该船的铺排作业开始;(323)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324)移动船体直至该船的铺排作业完成后,另一艘铺排船滑板再开始向下倾斜,该船的铺排作业开始;(325)通过浮标测量联锁片的入水位置,如有偏差则通过移动船体进行调整;(326)移动船体直至该船的铺排作业完成,两船的移船距离应与整体铺排长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进张庆文曲俐俐徐加峰单国辉冯海暴梁萌李增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