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海洋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中,水下大型空心预制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下结构物的构建,如桥梁基础、港口码头和海洋平台的支撑结构等。空心预制构件由于其重量相对较轻、内部空间可用于减轻浮力并方便后续填充等特点,成为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
2、现有的水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通常需要依赖大型船机设备,船机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吊装精度受水流、风浪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设备的损耗。同时,由于空心预制构件体积庞大,整个施工过程耗时长、复杂度高,施工成本相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成本低,且能够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适用于上下均封堵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包括如下步骤:
3、s1、安装前准备:
4、在大型空心预制构件上设置吊点,封堵所述构件的所有进水格栅,在所述构件的顶部人孔处安装一应急排水井,在涨潮的高水位条件下,所述应急排水井的井口位置在水位以上,当所述构件出现漏水时,使用抽水泵通过所述应急排水井从所述人孔处将所述构件内的水排出;
5、在其中一个封堵后的所述进水格栅的外部设置一单向进水阀,当所述构件需要注水时,打开所述单向进水阀即可注水,停止注水时,关闭所述单向进水阀;
6、s2、确定下潜坑深度,半潜
7、计算半潜驳的下潜深度h;
8、在0潮位下,测量下潜坑位置最浅处的标高并计算所述下潜坑的平均底标高;将最浅处的标高与计算所得的下潜深度h对比,即为所述下潜坑的深度大于两者中数值较大;
9、开挖所下潜坑,将半潜驳驳拖至所述下潜坑内;
10、s3、构件吊装:
11、起重船对所述构件的所述吊点进行挂钩,半潜驳下沉,起重机在吊装时提供消除所述构件偏心的辅助吊装力,使得所述构件能够浮游稳定;
12、所述构件在吊装过程中使用gps测量设备进行定位,所述起重船接收gps测量设备的信号调整船位,将所述构件的中心调整至与设置安装中心位置重合;
13、s4、构件安装:
14、当所述构件的中心调整至与设置安装中心位置重合时,所述起重船开始卸力,打开所述单向进水阀向所述构件内加水至设计水位,消除干舷,继续所述构件内加水,此时,所述起重船缓慢卸力,所述构件开始下放,控制所述构件的下放速度,下放过程中,所述构件的轴线位置与设计轴线重合,中心位置与设置安装中心位置重合,直至所述构件平稳着床;
15、s5、着床后处理工作
16、所述构件着床后,所述起重船松钩,继续向所述构件内部灌水至水满,拆除步骤s1中对所述进水格栅的封堵、单向进水阀、所述应急排水井。
17、本技术方案中,大型空心预制构件通过半潜驳出运,起重船助浮安装,解决了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封堵要求高、安装姿态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大型船机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施工时间。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构件采用四点吊,所述吊点均匀分布在所述构件的顶面上,且每个吊点距离所述构件顶面中心的距离相同,以保证能将构件平稳的吊装。
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封堵所述进水格栅的步骤为:
20、所述构件预制时,在所述进水格栅的四周、对接暗涵的对接口四周的混凝土中预埋圆台螺母,所述构件预制完成后用封堵钢板对所述进水格栅进行封堵。
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进水格栅漏水,所述封堵钢板与所述构件的混凝土接触面均采用止水橡胶条封边。
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人员操作,步骤s1中,还在所述构件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高度能够使得其在高水位条件下高出水面0.5-1.0m,所述操作平台上安装所述gps测量设备,所述gps测量设备用于步骤s3、s4中所述构件的定位。
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应急排水井的高度与所述操作平台的高度相同,能够使得所述应急排水井在高水位条件下高出水面0.5-1.0m,构件漏水时便于排水。
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单向进水阀进行操作,所述单向进水阀的阀门杆加长至所述操作平台位置处,当需要注水时,只需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旋转阀门杆即可打开所述单向注水阀进行注水;停止注水时,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旋转阀门杆即可关闭所述单向注水阀。
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半潜驳的下潜深度h为:
26、h=h构件+h型深+h台车+h底
27、其中,h构件为所述构件的浮游临界吃水深度;
28、h型深为半潜驳的型深;
29、h台车为半潜驳上台车的高度;
30、h富裕为半潜驳底部到所述下潜坑底的高度。
3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控制所述构件的下放速度为10cm/min,保证构件下放平稳。
3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大型空心预制构件通过半潜驳出运,起重船助浮安装,解决了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封堵要求高、安装姿态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大型船机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施工时间;
33、应急排水井的设置能在构件出现漏水情况时,及时将水抽出,提高构件浮运、安装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适用于上下均封堵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构件采用四点吊,所述吊点均匀分布在所述构件的顶面上,且每个吊点距离所述构件顶面中心的距离相同,以保证能将构件平稳的吊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预制时,在所述进水格栅的四周、对接暗涵的对接口四周的混凝土中预埋圆台螺母,所述构件预制完成后用封堵钢板对所述进水格栅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钢板与所述构件的混凝土接触面均采用止水橡胶条封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在所述构件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高度能够使得其在高水位条件下高出水面0.5-1.0m,所述操作平台上安装所述GPS测量设备,所述GPS测量设备用于步骤S3、S4中所述构件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水阀的阀门杆加长至所述操作平台位置处,当需要注水时,只需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旋转阀门杆即可打开所述单向注水阀进行注水;停止注水时,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旋转阀门杆即可关闭所述单向注水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半潜驳的下潜深度H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控制所述构件的下放速度为10cm/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适用于上下均封堵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构件采用四点吊,所述吊点均匀分布在所述构件的顶面上,且每个吊点距离所述构件顶面中心的距离相同,以保证能将构件平稳的吊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预制时,在所述进水格栅的四周、对接暗涵的对接口四周的混凝土中预埋圆台螺母,所述构件预制完成后用封堵钢板对所述进水格栅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钢板与所述构件的混凝土接触面均采用止水橡胶条封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空心预制构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在所述构件的顶部安装操作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高度能够使得其在高水位条件下高出水面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磊,尚乾坤,刘德进,宋荣光,徐加峰,鞠鹏,王殿文,赫亚锋,宋江伟,董立业,牛印升,吕护生,李德洲,吴刚,佟洪磊,张浩男,郭灿,沙良涛,张海锋,侯翔宇,马芦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