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用模拟装置,特别是。
技术介绍
暗管排水排盐技术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移规律,利用专业埋管机埋设排水管于地下一定深度,在暗管自流或强排作用下,浅层地下咸水流至排水暗管,然后集中排出土体。通过设置暗管出水口高度控制地下水位,改变毛管水上升路径与包气带深度,使土壤水盐水平符合当前作物生长需要。暗管排水排盐条件下渗流场的研究是主要集中于理论公式推导、物理渗流槽实验模型模拟和数值软件模拟。理论公式中采用的数学方法比较抽象,初学者难以理解;数值软件的模拟需要参数较多,同时人为影响较大;目前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有渗流槽物理模型法,该方法可以较直观地表现暗管排水排盐过程中暗管附近渗流场的变化特征,同时通过模拟降雨装置研究降雨与排水 相结合条件下渗流场的变化特征。前人设计的渗流槽物理模型涉及范围单一,仅仅针对单一埋管方案而设定,而且极少设计盐分的变化研究,因此,为了更直观更全面地对暗管排水排盐条件下暗管附近渗流场特征和各层土壤盐分的变化进行模拟,有必要建立一种基于暗管排水排盐的渗流槽物理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模拟渗流特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暗管排水排盐渗流场和盐分变化的装置,包括模拟槽、测压装置(5)及降雨装置(6),模拟槽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矩形槽体(1),槽体(1)的一端设置有水箱(2),水箱(2)和槽体(1)之间固定有隔板(3),在槽体(1)相对的正反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一一对应的呈矩阵排列的多功能孔(4),所述的测压装置(5)与最下一排多功能孔(4)相连,所述降雨装置(6)设置在模拟槽的上方,所述的水箱(2)和降雨装置(6)分别通过连接管(7)联接有蠕动泵(8),其特征在于:在槽体(1)的正面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横向均匀排列的观察孔(9),观察孔(9)设置在多功能孔(4)的上方,在槽体(1)外侧还设置有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刘金铜,刘慧涛,于淑会,韩立朴,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