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属于水利工程技术中河流河床治理结构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布置与设计技术。
技术介绍
在实际水利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的原因,急流弯道广泛地存在于溢洪道、泄洪涵洞、引水工程、河流航道、溃坝等工程。急流弯道一般由于坡度陡、水流速度快、水流冲刷厉害等原因,导致生产事故频发。如部分弯道水流贴着凹岸壁面流动,而凸岸基本上却处于无水状态,导致凹岸水流翻出边墙,将下游泄水道冲毁,将陡坡底板基础掏空,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目前,对于弯道水流的超高更多的是关注其控制超高,而对于其过流能力和综合运行能力关注不够,如斜槛法不能有效地过流、复合曲线法只能适用于特定渠道,斜底法过流比较小等。导流坎设计结构也简单,如中国专利CN200720033539.2,其底坎由所述的长坎和短坎构成,其不符合流线型设计,容易遭到破坏,水流很难平顺地落在底部,导流的效果不好。底坎背面悬空,更容易遭受空蚀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最大可能减少过流影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水渠弯道底板上设置多组导流坎(1)构成导流区(2)和过流区(3);?所述导流坎(1)一端与弯道凹岸(6)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渠中部与弯道凸岸(7)最小距离(D)为水渠宽度(B)的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导流坎(1)纵向与弯道凹岸(6)边墙半径方向的夹角(θ)为35°至65°;多组导流坎(1)自水渠进口直道与弯道连接处开始布置至弯道出口,相邻两导流坎(1)在弯道凹岸边墙上的间距(S)为弯道半径(R)的0.08倍至0.2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峰,刘小兵,宋文武,施浩然,曾永忠,符杰,杨耀,付成华,刘晓辉,徐良芳,刘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