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涡流复合纺纱成纱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675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涡流复合纺纱成纱结构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涡流纺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对应前钳口设置假捻器,假捻器位于前罗拉、前胶辊的纱线喂入一侧的上方,纱线通过导丝装置先进入假捻器进行假捻,然后与短纤维须条中部分须条进行汇合和预抱缠,并在涡流室内与未预抱缠纤维须条进行包覆成纱。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喂入涡流纺纱器内部分须条具有一定的夹持和引导功能,大幅缓解常规涡流复合纺纱时落纤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涡流复合纱芯层纱条呈螺旋缠绕状结构,改变了常规长丝涡流包芯复合纺纱中纱部纱线平直排列的形态结构,大幅降低纱线的抗弯刚度,改善纱线柔软度,大幅提高纱体中芯层纱条与包覆层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涡流纺纱技术是采用高速旋转的涡旋气流对纤维流进行加捻成纱的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其纺纱过程如下:纤维须条沿纤维喂入通道向涡流室内部输送。由于纤维喂入通道出口区域阻捻部件的存在,纤维须条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的前端直接进入到锭子状导纱轴体的引纱通道内部,而纤维的尾部在被前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喂入通道中。当纤维的尾部不再为前钳口握持时,纤维在纤维喂入通道与引纱通道之间受到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其尾部部分不再保持在纤维喂入通道内,而是在涡流室内部、引纱通道的入口处被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进入气体排出通道,一面受气流轴向分量的作用被拉紧,倒伏在锭子状导纱轴体前端的锥面上,一面随空气涡流沿切向进行回转,形成独特地螺旋状的纤维涡流。其中的纤维克服气体排出通道内的气流力而向着引纱通道的入口牵引,并包围在随后进入引纱通道的纤维前端上形成结构紧密的纱线。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采用涡流代替机械的加捻和凝聚作用而不需要回转的机件,因而喷气涡流纺具有速度快、产量高、工艺流程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涡流复合纺纱成纱结构的方法,在涡流纺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条筒喂入的纤维条S进入涡流纺纱机的牵伸系统牵伸后,由前罗拉(2)、前胶(5)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从纱线卷装上经过张力控制器退绕下来的纱线C,通过导丝装置进入由前罗拉(2)、前胶辊(5)组成的前钳口,纱线C由前罗拉(2)、前胶辊(5)组成的前钳口输出后与经牵伸系统输出的短纤维条S进行汇合进入涡流纺纱器的输纤通道(6),纱线C与短纤维条S在涡流纺纱器的涡流腔(7)内进行复合涡流纺成纱,形成的涡流纺复合纱经静止锭(7)中的纱线通道(9)输出,在涡流纺纱机的导纱系统和卷绕系统作用下,最终卷绕成筒子纱,其特征在于:在涡流纺纱机的每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治刚凌良仲徐卫林刘云周卫东叶汶祥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