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336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涡流纺纱机上将纤维须条分束喂入到涡流成纱区,并同时对涡流成纱中的纤维须条进行助力加捻的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采用分束喂入通道和助捻器的结构,改进了传统涡流纺纱器单一喂入通道和单一静止锭结构,改变了传统涡流纺纱器的单通道纤维喂入和静止锭单纯涡流加捻的涡流纺纱方式,实现了对分束通道内纤维须条实施主动握持式加捻和对导针外壁导入的纤维须条在涡流包缠时实施助力加捻,加强了涡流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控制,突破了传统涡流纺纱过程中对纤维须条所含纤维根数和抱合力的要求极限,拓展了涡流纺纱技术的适纺纤维品种和可纺纱支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涡流纺纱机上将纤维须条分束喂入到涡流成纱区,并同时对涡流成纱中的纤维须条进行助力加捻的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属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环锭纺纱方法是积极握持端纺纱,因为具有纺纱工艺流程长、纺纱速度和卷装容量低且受限、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因此许多新型非自由端高速纺纱方法不断出现,如转杯纺、摩擦纺和涡流纺等。其中涡流纺纱是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来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和纺纱锭子、钢丝圈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采用气流进行纺纱的理念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56年提出,用于生产长丝和段纤维复合纱(sheaf yarn),最终形成了 Uniplex 机器,主要用于加工芳纶纤维。随后亚洲、欧洲也不断加紧研制气流纺纱机器,终于日本Murata(村田)公司在1982年美国纺机展上推出喷气纺纱机MJS801,德国Suessen公司在1987年国际纺机展推出Spinning Assembly winding喷气纺纱机,瑞士Rieter公司在09年国际纺机展上推出JlO型喷气纺纱机。然而,现行较成熟、较广泛应用的气流纺纱机为日本村田研制的MVS型涡流纺纱机。日本村田研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包括设置在外管(4)中的由导针(5)和导针握持器(3)构成的纤维流引导器及静止锭(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针握持器(3)上开有垂直通孔,导针(5)中开有贯通的分束通道(2),导针(5)插入在握持器(3)中的垂直通孔中,导针(5)和握持器(3)之间紧配合,分束通道(2)和静止锭(8)中的纱线通道(7)在同一条轴线上,在所述的静止锭(8)下端内设有锭腔,助捻器由旋转锭子(10)、锭座(11)和锭带(12)构成,旋转锭子(10)上端活动的插入在锭腔内,旋转锭子(10)上开有带槽,锭带(12)设置在带槽内,旋转锭子(10)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锭座(11)中,旋转锭子(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夏治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