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6289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序列如SEQ?ID?NO.5~SEQ?ID?NO.8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ID?NO.1~SEQ?ID?NO.4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稻抗虫相关蛋白影响植物的抗虫性。提高该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可导致感虫植物抗虫,从而可以培育植物抗褐飞虱转基因植物。所述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可以应用于植物遗传改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及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常年受到各类病虫害的危害。我国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400-500万吨。褐飞虱是水稻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以及高度的迁飞性等特点,对水稻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长期以来,化学防治在减轻褐飞虱危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使褐飞虱产生了抗药性,而且间接杀死了褐飞虱的天敌,最终导致褐飞虱危害的再度猖獗,此外,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样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并引起稻谷农药残留,品质下降。所以目前认为最理想的防治褐飞虱的方法是利用寄主抗性,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措施。同时为了克服褐飞虱新的生物型的出现,在育种中进行多基因聚合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所以发现和克隆新的抗褐飞虱基因,不仅能够研究水稻抗褐飞虱的机制,同时也为新品种的选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和定位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有28个,但是只有Bphl4已被克隆,该基因编码一个CC-NBS-LRR蛋白,此类蛋白作为典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组水稻抗褐飞虱相关蛋白,其特征在于选自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SEQ?ID?NO.2、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的蛋白质,或者如SEQ?ID?NO.1、SEQ?ID?NO.2、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水稻抗褐飞虱相关的由序列SEQ?ID?NO.1、SEQ?ID?NO.2、SEQ?ID?NO.3或SEQ?ID?NO.4衍生的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水稻抗褐飞虱相关蛋白,其特征在于选自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U SEQ IDN0.2, SEQ ID N0.3 或 SEQ ID N0.4 所示的蛋白质,或者如 SEQ ID N0.USEQ ID N0.2, SEQID N0.3或SEQ ID N0.4所示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水稻抗褐飞虱相关的由序列SEQ ID N0.1、SEQ ID N0.2、SEQ ID N0.3或SEQID N0.4衍生的蛋白质。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簇Bphl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簇Bphl7,其特征在于主要由OsLecRKU 0sLecRK2、0sLecRK3、0sLecRK4 基因组成,其中 OsLecRKl 的全长序列为 SEQ IDN0.5,编码序列为SEQ ID N0.9,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0sLecRK2的全长序列为SEQ ID N0.6,编码序列为SEQ ID N0.10,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2所7]n ;0sLecRK3的全长序列为SEQ ID N0.7,编码序列为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民刘裕强吴寒江玲刘艳玲何俊陈亮明刘世家刘喜王益华赵志刚张文伟陈赛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