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454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以提高利用车载摄像机的在夜间行驶时的行驶环境辨识精度。当夜间行驶时,在车载摄像机(3)未辨识出前行车辆(31)的情况下,将车载摄像机(3)的曝光量设定为第一曝光量模式(S8)。又当辨识出前行车辆(31)的情况下,将车载摄像机(3)的曝光量设定为第二曝光量模式(S5)。第一曝光量模式下是将低亮度检测用曝光量与高亮度检测用曝光量在每一帧中交互地进行切换,并在切换的每一曝光量下进行拍摄。第二曝光量模式下是将曝光量固定为低亮度检测用曝光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计为可在夜间行驶中以车载摄像机高精度地拍摄本车前方行驶环境的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用车载摄像机拍摄周围的行驶环境,并由拍摄的行驶环境检测出行人、前行车辆、信号灯等立体物及信号灯的灯颜色等而利用于车间距离维持控制(ACC)及追尾防止控制(预碰撞控制)等的技术已为人所知。这种情况下,由于夜间行驶中不能像昼间行驶一样借助太阳光的反射辨识出辨识对象物(路标、白线、行人等),因此车载摄像机是由本车的前照灯(Head Light)照射之际的反射光辨识出辨识对象物,或检测出亮灯的前行车辆的尾灯、迎面车辆的前照灯、信号灯之类的光源,以求出该辨识对象物或光源与本车的距离等。此时前照灯通常设定为远光灯,而在用车载摄像机辨识出前行车辆或迎面车辆的情况下进行切换为近光灯的配光控制的技术也已为人所知。另外,由于在夜间行驶时对车载摄像机的入射光量减少,因此将曝光量设定得较大的情况较多。但是,如果将车载摄像机的曝光量设定得较大,则由于来自亮着的迎面车辆的前照灯、信号灯等光源的光量过强,从而引起高光溢出(Blooming)的可能性变高。另一方面,如果将曝光量设定得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摄像机,搭载于车辆而拍摄该车辆的前方;图像辨识处理模块,取得用所述车载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而至少辨识前行车辆,并对应于该前行车辆的辨识状况而设定前照灯的配光和所述车载摄像机的曝光量;配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设定的配光而操作所述前照灯的配光;摄像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设定的曝光量而调整所述车载摄像机的曝光量;其中,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对应于所述前行车辆的辨识状况,选择以不同的曝光量进行切换操作的第一曝光量模式和固定为单一曝光量的第二曝光量模式,并在所选择的曝光量模式下使所述摄像机控制模块进行曝光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18 JP 2012-0083471.一种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摄像机,搭载于车辆而拍摄该车辆的前方; 图像辨识处理模块,取得用所述车载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而至少辨识前行车辆,并对应于该前行车辆的辨识状况而设定前照灯的配光和所述车载摄像机的曝光量; 配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设定的配光而操作所述前照灯的配光; 摄像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设定的曝光量而调整所述车载摄像机的曝光量; 其中,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对应于所述前行车辆的辨识状况,选择以不同的曝光量进行切换操作的第一曝光量模式和固定为单一曝光量的第二曝光量模式,并在所选择的曝光量模式下使所述摄像机控制模块进行曝光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光量模式具有低亮度检测用曝光量和高亮度检测用曝光量,所述图像辨识处理模块在选择了该第一曝光量模式的情况下,将该低亮度检测用曝光量和该高亮度检测用曝光量在图像信号的每一帧中交互地进行设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行驶环境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光量模式为低亮度检测用曝光量,所述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笠原礼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