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部件领域中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尤其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中所示,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由下胶层1、中间帆布层2、上胶层3构成,专利号200910249742.7的中国专利中披露了这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生产工艺,生产时,首先将下层胶块放入下模腔内,覆盖帆布后将第一上模与下模合模进行硫化,形成下胶层1,然后在帆布上放入上层胶块 ,将第二上模与下模合模进行硫化,形成上胶层3,由此制成所需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由于向帆布上放置上层胶块时,下模中下胶层的硫化工序后处于高温状态,而胶块的放置由人工完成,因此,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制备方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加工橡胶隔膜上胶层的工艺,由注射机向型腔内注入胶料,再对胶料进行硫化处理,这样既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又提高了橡胶隔膜的生产效率,并且本成型装置在注料的同时即时加热,胶料的流动性好,避免了传统二次硫化工艺在二次上料后,模具在挤压胶料时引起已经硫化的气室隔膜的下胶层局部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按已知方式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下胶层;步骤2:将第二上模与下模合模,利用注射机向第二上模与下模合模后形成的与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上胶层相对应的型腔内注胶,并经硫化后,成型出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上胶层;步骤3:对步骤2制出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进行修剪,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已知方式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下胶层; 步骤2:将第二上模与下模合模,利用注射机向第二上模与下模合模后形成的与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上胶层相对应的型腔内注胶,并经硫化后,成型出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上胶层; 步骤3:对步骤2制出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进行修剪,得到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从所述型腔的径向外侧将胶料注入型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径向外侧间隔排布有若干个胶料注入口。4.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上胶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硫化压机和注射机,压机的机头上固定有流道板,流道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机的出胶口相接的进胶孔,流道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进胶孔相接的流道槽;压机的机头上还设置有用于成型所述上胶层的第二上模,该第二上模固定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模板位于流道板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装置上,上模板和第二上模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注胶孔,该注胶孔下端位于第二上模的模腔的径向外侧,并与第二上模的模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槽;在固定有下模的工作台板上移使下模 与第二上模处于合模状态后,上模板与流道板上所述流道槽所处部位相对应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到流道板上,使所述流道槽形成断面封闭的流道,同时,所述注胶孔上端与所述流道相接,并由此形成从所述进胶孔经所述流道和所述注胶孔到第二上模的模腔的注胶通道;当工作台板下移开模时,上模板携带第二上模随工作台板一同下移并最终悬停在下移到位的工作台板与流道板之间,第二上模下方的空间允许工作台板携带下模连同其中已成型的隔膜横向移出,上模板与流道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清除流道槽内和注胶孔内的残留橡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上胶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