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4864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的检测繁琐,容易碰伤玻璃,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和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适配的骨架,四边形骨架的四条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块,骨架的左边框、右边框和下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零位块,零位块设置在检测块的外侧,骨架的下边框上设有用于和车身上的工艺孔连接定位的定位销。用塞尺和塞规伸入检测块与周围车身前风窗钣金件之间,将偏差值进行记录,检测完成后将检测装置取下即可。检测过程不会出现碰伤玻璃的现象,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而且检测精度高,检具安放到车身上后可靠性好,不易滑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安装位置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检测方便的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装配过程中,前风挡玻璃安装在总装工艺,车身尺寸在焊装时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焊装制造车身过程中,整车尺寸一般在最后使用三坐标进行整车测量,由于三坐标的局限性,不能在流水线上进行直接操作且三坐标效率较低,普通员工无法操作和实施。个别工厂采取人工将总装的玻璃搬到焊装车间进行验证,验证的过程是将汽车前风挡玻璃安放到汽车的前风挡安装处进行比对,再进行敲打,直至完全适配。但是由于风挡玻璃较重,往复拖来拖去,使得员工工作比较疲劳,且造成风挡玻璃碰伤,导致玻璃报废增加生产成本。目前这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的检测繁琐,容易碰伤玻璃,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707000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挡检具,按汽车前风挡玻璃的安装位的表面形状用四条边框连接成正面为风挡玻璃安装位形状的四边形框架,在四边形框架的四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相邻两边的定型板,四边形的中部设置有连接上下边框及定型板的支撑板。这种检具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的检测,但是这种检具检测精度较差,而且检具安放到车身上后可靠性差,容易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的检测繁琐,容易碰伤玻璃,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它用于检测汽车前风挡玻璃的安装位置,不会出现碰伤玻璃的现象,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而且检测精度高,检具安放到车身上后可靠性好,不易滑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和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适配的骨架,四边形骨架的四条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块,骨架的左边框、右边框和下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零位块,零位块设置在检测块的外侧,骨架的下边框上设有用于和车身上的工艺孔连接定位的定位销。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骨架安装到汽车风挡玻璃安装位,零位块贴合在风挡玻璃安装位的边框上,定位销插接在车身上的工艺孔内,不易滑落。检测装置安装到位后,用塞尺和塞规伸入检测块与周围车身前风窗钣金件之间,将偏差值进行记录,检测完成后将检测装置取下即可,省时省力。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汽车前风挡玻璃的安装位置,不会出现碰伤玻璃的现象,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而且检测精度高,检具安放到车身上后可靠性好,不易滑落。作为优选,骨架的左边框、右边框和上边框上均设有调节固定螺钉。当定位销连接到车身钣金的工艺孔后,用调节固定螺钉对检测装置进行微调,辅助定位。作为优选,骨架上边框上设有第一顶盖检测单元、第二顶盖检测单元和第三顶盖检测单元,第一顶盖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块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块上的两根检测抓,第二顶盖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块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块上的三根检测抓,第三顶盖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块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块上的两根检测抓。第一顶盖检测单元、第二顶盖检测单元和第三顶盖检测单元对风挡窗顶盖位置进行检测,检测简单。作为优选,骨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呈弧形。这种结构与汽车风挡玻璃的结构相似,增加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作为优选,骨架包括四个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四边形单元模块,四边形单元模块内固定连接有十字形的加强杆,加强杆相邻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十字形加强杆的相交位置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紧固孔。这种结构的骨架强度好,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在支撑块的紧固孔上可以连接把手,以方便骨架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优选,零位块焊接在检测块上。零位块与检测块焊接,连接简单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汽车前风挡玻璃的安装位置,不会出现碰伤玻璃的现象,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而且检测精度高,检具安放到车身上后可靠性好,不易滑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骨架,2、检测块,3、左边框,4、右边框,5、上边框,6、下边框,7、零位块,8、定位销,9、调节固定螺钉,10、第一顶盖检测单元,11、第二顶盖检测单元,12、第三顶盖检测单元,13、检测抓,14、单元模块,15、加强杆,16、连接杆,17、支撑块,18、紧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参见附图1),包括和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适配的四边形骨架1,骨架I包括四个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四边形单元模块14,四边形单元模块14内固定连接有十字形的加强杆15,加强杆15相邻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十字形加强杆15的相交位置设有支撑块17,支撑块17上设有紧固孔18,在支撑块17的紧固孔18上可以连接把手,以方便骨架的安装和拆卸。四边形骨架I包括上边框5、下边框6、左边框3、右边框4,骨架I的上边框5和下边框6呈弧形,四边形骨架I的四条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三块检测块2,骨架I的左边框3、右边框4和下边框6上均固定连接有零位块7,零位块7设置在检测块2的外侧并且零位块7焊接在检测块2上。左边框3上端骨架I转角位置的检测块2上焊接一块零位块7,左边框3下端骨架I转角位置的检测块2和中间位置的检测块2上均焊接有两块零位块7,右边框4上的检测块2和零位块7均与左边框3上的检测块2和零位块7对称设置。下边框6上靠近两端的检测块2上均焊接有两块零位块7,中间的检测块2上焊接有一块零位块7。骨架I的下边框6上设有两个用于和车身上的工艺孔连接定位的定位销8,两个定位销8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检测块2上。骨架I的左边框3、右边框4和上边框5上均设有两个调节固定螺钉9,左边框3和右边框4上的两个调节固定螺钉9设置在靠近下端的两个检测块2上,上边框5上的两个调节固定螺钉9设置在两侧的两个检测块2上。骨架I上边框5上设有第一顶盖检测单元10、第二顶盖检测单元11和第三顶盖检测单元12,第一顶盖检测单元10包括检测块2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块2上的两根检测抓13,第二顶盖检测单元11包括检测块2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块2上的三根检测抓13,第三顶盖检测单元12包括检测块2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块2上的两根检测抓13。测装置在使用时将骨架安装到汽车风挡玻璃安装位,零位块贴合在风挡玻璃安装位的边框上,定位销插接在车身上的工艺孔内,不易滑落。检测装置安装到位后,用塞尺和塞规伸入检测块与周围车身前风窗钣金件之间,将偏差值进行记录,检测完成后将检测装置取下即可,省时省力。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汽车前风挡玻璃的安装位置,不会出现碰伤玻璃的现象,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而且检测精度高,检具安放到车身上后可靠性好,不易滑落。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和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适配的骨架(1),其特征是,四边形骨架的四条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块(2),骨架的左边框(3)、右边框(4)和下边框(6)上均固定连接有零位块(7),零位块设置在检测块的外侧,骨架的下边框上设有用于和车身上的工艺孔连接定位的定位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和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适配的骨架(1),其特征是,四边形骨架的四条边框上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块(2),骨架的左边框(3)、右边框(4)和下边框(6)上均固定连接有零位块(7),零位块设置在检测块的外侧,骨架的下边框上设有用于和车身上的工艺孔连接定位的定位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是,骨架的左边框、右边框和上边框(5)上均设有调节固定螺钉(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是,骨架上边框上设有第一顶盖检测单元(10)、第二顶盖检测单元(11)和第三顶盖检测单元(12),第一顶盖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块和固定连接在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胜王纪吉志宾李红赵红贞王良程文安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