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4467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吊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解决了小型重物的调运、起降、装配作业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在立柱上设有吊臂,在吊臂前后两端设有连接环,该连接环与滑轮连接,该滑轮带动钢丝绳转向,并在钢丝绳末端设有吊钩,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卷扬机,通过卷扬机实现收紧、放松的动作,并由遥控器控制,其中立柱、卷扬机均与底座固连,并在底座底部设置行走轮,该行走轮为设有刹车定位装置,且多组对称设置,保证平衡。底座后端设置有配重块,立柱一侧设有加强筋,立柱与所述吊臂之间设有加强杆,形成三角形结构。该装置的机动性强,移动便捷,通过配重块起吊能力可调整,起吊操作稳定、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ovel movable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new mobile lifting device solves the small weight of transport, landing and assembly operatio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column, crane is arranged in the column, in the boom and the two ends with a connecting ring, the connect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lley, the drive pulley wire rope steering, and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in the end of the wire rop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rope hoist, realize tighten and relax by the action of hoist, and controlled by the remote controller, one column, winches are fixed with the base,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set of wheels, the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positioning device. And the mo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guarantee the balance. A counterweight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base, a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upright column, and a reinforc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right post and the lifting ar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mobility,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adjustable lifting capacity through a counterweight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吊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属起重设备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拆卸、检修设备而需要使用到起吊装置,如行车、吊车等,但行车不能在不同场地作业,吊车适用于大型重物的吊运,且使用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在不同场地吊装作业时,经常会依靠人工进行拆卸、吊装作业,不仅费力也不安全。尤其在水处理行业中,大部分生产车间就是各种室外露天池子,经常会发生池中设备需要检维修而必须进行吊装作业,但是人工操作极其危险,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操作方便,机动灵活的移动式起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小型重物的调运、起降、装配作业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移动式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吊臂,在吊臂前后两端设有连接环,该连接环与滑轮连接,该滑轮带动钢丝绳转向,并在钢丝绳末端设有吊钩,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卷扬机,通过卷扬机实现收紧、放松的动作,其中立柱、卷扬机均与底座固连,并在底座底部设置行走轮,该行走轮为多组对称设置,保证平衡。进一步的,卷扬机由遥控器控制;进一步的,底座后端设置有配重块。进一步的,立柱一侧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所述底座固连。进一步的,立柱与所述吊臂之间设有加强杆,形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的,行走轮设有刹车定位装置,且应对称偶数设置。本技术设置小推车形的行走装置,机动性强,所述行走轮11-3、11_4具有刹车定位能力,因此,可方便的移动至吊装地点通过所述行走轮11-3、11_4刹车定位后,即可实施起吊作业,所述配重块13配置数量可根据起吊物件的重量进行调整,这样可使起吊操作更加稳定,所述加强筋7与所述加强杆5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起吊装置的受力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吊钩,2-l、2-2.滑轮,3-1、3-2.连接环,4.吊臂,5.加强杆,6.立柱,7.加强筋,8.钢丝绳,9.卷扬机,10.底座,11-1、11-2、11-3、11-4.行走轮,12.遥控器,13.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起吊装置包括吊钩1,吊臂4,立柱6,卷扬机9,底座10,所述立柱6上设有所述吊臂4,所述立柱6 —侧设有加强筋7,所述立柱6与所述吊臂4之间设有加强杆5,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所述吊臂4前后两端设有连接环3-1、3-2,其与滑轮2-1、2-2连接,所述吊钩I与所述卷扬机9布置于穿过所述滑轮2_1、2_2的钢丝绳8两端,所述立柱6、加强筋7、卷扬机9与所述底座10固连,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1-1、11-2、11-3、11-4,所述卷扬机9由遥控器12控制,所述底座10后端设置有配重块13。本技术设置小推车形的行走装置,机动性强,所述行走轮11-3、11_4具有刹车定位能力,因此,可方便的移动至吊装地点通过所述行走轮11-3、11_4刹车定位后,即可实施起吊作业,所述配重块13配置数量可根据起吊物件的重量进行调整,这样可使起吊操作更加稳定,所述加强筋7与所述加强杆5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起吊装置的受力能力。本技术相对于固定式或重型的起吊装置,具有移动灵活,操作方便,机动性能强,可方便的移动至吊装地点实施起吊作业,实用性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吊臂,所述吊臂前后两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滑轮连接,所述滑轮带动钢丝绳转向,所述钢丝绳末端设有吊钩,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卷扬机,所述立柱、卷扬机与所述底座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由遥控器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端设置有配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侧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所述底座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吊臂之间设有加强杆,形成三角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设有刹车定位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对称偶数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起吊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解决了小型重物的调运、起降、装配作业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在立柱上设有吊臂,在吊臂前后两端设有连接环,该连接环与滑轮连接,该滑轮带动钢丝绳转向,并在钢丝绳末端设有吊钩,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卷扬机,通过卷扬机实现收紧、放松的动作,并由遥控器控制,其中立柱、卷扬机均与底座固连,并在底座底部设置行走轮,该行走轮为设有刹车定位装置,且多组对称设置,保证平衡。底座后端设置有配重块,立柱一侧设有加强筋,立柱与所述吊臂之间设有加强杆,形成三角形结构。该装置的机动性强,移动便捷,通过配重块起吊能力可调整,起吊操作稳定、安全。文档编号B66D3/04GK203065087SQ20132007211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超, 许洲, 邵竹青, 张春明, 刘正奇, 王增伟, 袁莉, 陆丁伟, 张昀, 张永权 申请人: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吊臂,所述吊臂前后两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滑轮连接,所述滑轮带动钢丝绳转向,所述钢丝绳末端设有吊钩,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卷扬机,所述立柱、卷扬机与所述底座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许洲邵竹青张春明刘正奇王增伟袁莉陆丁伟张昀张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