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存智专利>正文

双速增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2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尤其适于旋拧大螺纹件及手动攻丝、套扣等大扭矩场合使用。它主要是手柄一端头具有一圆柱凸台,该圆柱凸台上设有一偏心孔,在圆柱凸台外缘套设由一套圈及其外伸的齿爪构成的偏心齿爪,其偏心齿爪与转轴的齿形轮啮合,又手柄的偏心孔与外套的外突开口中的销轴活动配合,还在手柄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右壁和手柄本身的回位弹簧,在外突开口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左壁和偏心齿爪背面的压紧弹簧。从而,使用方便、省力,效率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尤其适于旋拧大螺纹件及手动攻丝、套扣等大扭矩场合使用。目前,常见的扳手,在旋拧大螺钉时,往往在扳手把上加套管,用增长力臂的方法,使螺钉拧紧,操作较麻烦,而且在狭窄空间和高空无法采用;而当今已采用的增力扳手,是以行星齿轮减速传动来实现,不但机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而且只能慢速旋拧,工作效率低。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速增力扳手,既能满足快速旋拧螺丝,又能在螺丝最后紧固或开始松开时实现增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外套、转轴、手柄及螺钉套筒,其中,转轴支承在外套中,该转轴的中间具有齿形轮及外露两端头为多力接头、且螺钉套筒配合在一多方接头上,其特征是外套的外缘上套设一外伸固定板,外套上还开设一外突开口,在该外突开口中穿设一销轴,手柄的一端头具有一圆柱凸台,该圆柱凸台上设有一偏心孔,又在该偏心孔的一端设有一凹槽;在圆柱凸台外缘套设由一套圈及其外伸的齿爪构成的偏心齿爪、且齿爪与齿形轮啮合,又手柄的偏心孔与销轴活动配合,在手柄的凹槽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右壁和手柄本身的回位弹簧,在外突开口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左壁和偏心齿爪的齿爪背面的压紧弹簧。所述齿形轮是齿轮或棘轮,相应所述偏心齿爪是齿条或棘爪。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方便、省力,造价降低,而且使用效率也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典型实施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本技术典型实施例手柄示意图。图4本技术典型实施例手柄仰视示意图。图5本技术典型实施例偏心齿爪示意图。图中1、外套,11、多边形体,12、圆柱体,13、外突开口,131、外伸臂,14、轴套,15、轴承。2、转轴,21、齿形轮,22、多方接头。3、手柄,31、圆柱凸台,32、偏心孔,33、凹槽。4、偏心齿爪,41、齿爪,42、套圈。5、销轴。6、外伸固定板,61、多边形孔。7、螺钉套筒。8、回位弹簧。9、压紧弹簧。本实施例包括外套1、转轴2、手柄3、偏心齿爪4、销轴5、外伸固定板6、螺钉套筒7、回位弹簧8及压紧弹簧9,如图1~5所示,其中外套1是两端外缘为多边形体11(也可为多齿形),而中间为圆柱体12,且在圆柱体12中间开设具有外伸臂131的一外突开口13,另外外套1内设有两轴承15及两端头轴套14(如图1、2所示)。转轴2的中间设有一齿形轮21(也可为棘轮),而两端头为多方接头22,该转轴2支承在外套1内的轴承15中,但两端多方接头22露在外套1外边、且一端多方接头22套配螺钉套筒7,而齿形轮21对准外套1的外突开口13(如图1、2所示)。手柄3的一端头具有一圆柱凸台31,该圆柱凸台31上设有一偏心孔32,该偏心孔32的一端为一凹槽33(大于偏心孔32)(如图3、4所示);该手柄3以偏心孔32内枢套在外套1的外伸臂131中穿设的销轴5上。偏心齿爪4是由一套圈42及其外伸的齿爪41构成(如图5所示),该偏心齿爪4以其套圈42活动套置在手柄3的圆柱凸台31外缘、且其齿爪41与转轴2上的齿形轮21相啮合。外伸固定板6是一端开设一多边形孔61的弯折板,以多边形孔61滑配合在外套1的多边形体11上,当外伸固定板6的另一端在转动方向上受固定物阻挡(如螺钉所在的固定物,或另一螺钉钉头,图中未示出),便能限制外套1转动;外伸固定板6可轴向移动,使其多边形孔61空套在外套1的圆柱体12上(如图1所示)。回位弹簧8置于手柄3的凹槽33中,其一外伸端抵靠外套1的外突开口13右壁,另一外伸端抵靠手柄3本身(如图2所示)。压紧弹簧9置于外突开口13中,其一端固定在外套1外突开口13的左壁上,另一端抵靠偏心齿爪4齿爪41的背面,使齿爪41压向齿形轮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及其原理如下当需要拧上螺钉时,此时外伸固定板6空套在外套1的圆柱体12上,先将螺钉筒7套在螺钉头部(六方或四方),而后反时针方向扳动手柄3一定角度(如图2所示),回位弹簧8带动外套1亦相应转过一个角度,而圆柱凸台31带动偏心齿爪4在齿形轮21上滑过相同角度的弧长,转轴2并不转动;再按顺时针方向扳动手柄3,则该手柄3左侧低靠外套1且带动外套1一起绕转轴2中心线转动,同时,圆柱凸台31也带动偏心齿爪4转动,此时该偏心齿爪4带动齿形轮21转动,从而转轴2顺时针转动,螺钉套筒7上的螺钉(图中未示),拧入固定螺纹件,如此来回摆动手柄3(绕转轴2中心),螺钉便快速旋入;转轴2每次转动的角度与手柄3摆动的角度相同;当需要最后拧紧螺钉时(一般在最后半圈左右),将外伸固定板6滑动外套1的多边形体11上、且限制外伸固定板6转动(外伸固定板6另一端抵靠被拧螺钉的固定螺旋件或另一个螺钉头部),即外套1固定不动,而后反时针摆动手柄3时,手柄3压缩回位弹簧8直至外突开口13右侧壁(如图2中虚线所示),同时偏心齿爪4只是滑过齿形轮21的一个齿,然后顺时针扳动手柄3(绕销轴5中心线转动),通过圆柱凸台31、偏心齿爪4带动齿形轮21转动一个齿,转轴2、螺钉套筒7带动螺钉转动一个小角度(小于手柄3摆动角度),由于圆柱凸台31和偏心孔(32)的偏心距与手柄3长度所形成的杠杆作用,使转轴2产生增力转动,使螺钉拧紧。同样,当需要松下螺钉时,转轴2需要反时针转动,此时只要将螺钉套筒7套接在转轴2另一端的多方接头22上,将外伸固定板6也套在外套1的另一端,按上述过程的相反动作,即先增力使螺钉松开半圈左右,而后按不增力的快速松脱螺钉为止。权利要求1.一种双速增力扳手包括外套(1)、转轴(2)、手柄(3)及螺钉套筒(7),其中,转轴(2)支承在外套(1)中,该转轴(2)的中间具有齿形轮(21)及外露两端头为多方接头(22)、且螺钉套筒(7)配合在一多方接头(22)上,其特征是外套(1)的外缘上套设一外伸固定板(6),外套(1)上还开设一外突开口(13),在该外突开口(13)中穿设一销轴(5),手柄(3)的一端头具有一圆柱凸台(31),该圆柱凸台(31)上设有一偏心孔(32),又在该偏心孔(32)的一端设有一凹槽(33);在圆柱凸台(31)外缘套设由一套圈(42)及其外伸的齿爪(41)构成的偏心齿爪(4)、且齿爪(41)与齿形轮(21)啮合,又手柄(3)的偏心孔(32)与销轴(5)活动配合,在手柄(3)的凹槽(33)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13)右壁和手柄(3)本身的回位弹簧(8),在外突开口(13)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13)左壁和偏心齿爪(4)的齿爪(41)背面的压紧弹簧(9)。2.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速增力扳手,其特征是所述齿形轮(21)是齿轮或棘轮,相应所述偏心齿爪(4)是齿条或棘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尤其适于旋拧大螺纹件及手动攻丝、套扣等大扭矩场合使用。它主要是手柄一端头具有一圆柱凸台,该圆柱凸台上设有一偏心孔,在圆柱凸台外缘套设由一套圈及其外伸的齿爪构成的偏心齿爪,其偏心齿爪与转轴的齿形轮啮合,又手柄的偏心孔与外套的外突开口中的销轴活动配合,还在手柄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右壁和手柄本身的回位弹簧,在外突开口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左壁和偏心齿爪背面的压紧弹簧。从而,使用方便、省力,效率高。文档编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速增力扳手包括外套(1)、转轴(2)、手柄(3)及螺钉套筒(7),其中,转轴(2)支承在外套(1)中,该转轴(2)的中间具有齿形轮(21)及外露两端头为多方接头(22)、且螺钉套筒(7)配合在一多方接头(22)上,其特征是:外套(1)的外缘上套设一外伸固定板(6),外套(1)上还开设一外突开口(13),在该外突开口(13)中穿设一销轴(5),手柄(3)的一端头具有一圆柱凸台(31),该圆柱凸台(31)上设有一偏心孔(32),又在该偏心孔(32)的一端设有一凹槽(33);在圆柱凸台(31)外缘套设由一套圈(42)及其外伸的齿爪(41)构成的偏心齿爪(4)、且齿爪(41)与齿形轮(21)啮合,又手柄(3)的偏心孔(32)与销轴(5)活动配合,在手柄(3)的凹槽(33)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13)右壁和手柄(3)本身的回位弹簧(8),在外突开口(13)中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外突开口(13)左壁和偏心齿爪(4)的齿爪(41)背面的压紧弹簧(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存智
申请(专利权)人:吕存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