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174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0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属于铸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一个以上并列设置的包腔,每个包腔下端均设有单独的流嘴,所述包腔置于滚轮上,并通过包腔下方的滚轮与滚轮配合,在滚轮的中间为使设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中间包的快速更换,而且提高了工人操作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joined tundish for centrifugal cas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joined tundish for centrifugal cast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st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package includes one or more cavities arranged in parallel, each packet has a lower cavity flow mouth alone,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roller, and roller and roller through the cavity beneath the package, in the middle for the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quick replacement of the middle bag, but also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离心浇注工艺生产多金属复合管时所用的器具,属于铸造加工设备
,尤其是指生产具有多种合金的复合管时所用的连体中间包。
技术介绍
冶金结合多金属复合管是指具有2种或2种以上合金并且不同合金的结合方式是冶金结合的复合管。冶金结合多金属复合管一般采用离心铸造的方法生产。经过该方法制造出的复合管中多层金属具有冶金熔合层,而且熔合层过渡平缓,不易分层开裂,与爆炸成形以及其它冷成形相比较,冶金结合成形的管子不同合金层之间的结合力是其它方法制造的管子的结合力的3-4倍。冶金结合多金属复合管离心浇注时,先将第一种材质的合金液倒入中间包,合金液通过中间包流入管模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成型,然后更换中间包,目的是避免前一种合金的残留污染下一种合金液的成分,再浇注第二种材质的合金液,然后再依次浇注其他材质的合金液。根据复合管生产工艺特点:若生产双金属复合管,需要2个中间包,更换中间包I次;若生产3金属复合管,需要3个中间包,更换中间包2次;若生产4金属复合管,需要4个中间包,更换中间包3次;若生产5金属复合管,需要5个中间包,更换中间包4次;若生产6金属复合管,需要6个中间包,更换中间包5次。多金属复合管的浇注,更换中间包次数较多,给现场操作带来了麻烦,每次都要用天车吊运,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更换中间包时,工人要把中间包的流嘴送入旋转的铸型,然后再固定住,增加了工人操作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该连体中间包不但可以实现浇铸多金属复合管时中间包的快速更换,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作业时工人的操作危险,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并列设置的包腔,每个包腔下端均设有单独的流嘴,所述包腔置于滚道上,并通过包腔下方的滚轮与滚道配合,在滚道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装置。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流嘴的方向和滚道的方向互为垂直。本技术中,流嘴为水平设置,其方向与滚轮滑行方向垂直,在定位后可以方便倾倒液体浇铸。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包腔内部的流道渐缩式弧线流道。本技术中流嘴的流道为弧线形,上大下小,形成减缩趋势,保证合金液顺利浇铸,避免残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同材质的合金液分别经各自包腔和各自的流嘴浇注到管模内,不但保证了不同成分的合金液不被污染,实现了浇铸多金属复合管时中间包的快速更换,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作业时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包腔内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腔;2、流嘴;3、滚道;4、滚轮;5、定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可知,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用于适用于离心铸造工艺生产具有多种合金的冶金结合多金属复合管。该结构包括一个以上并列设置的包腔1,每个包腔I下端均设有单独的流嘴2,所述包腔I置于滚道3上,并通过包腔I下方的滚轮4与滚道3配合,在滚道3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装置5。如附图1所示,连体中间包为上开口的腔型结构,并排设置有6个等大的包腔1,每个包腔I都有各自独立的流嘴2。在中间包的底部设有滚轮4、并配有与滚轮4相匹配的滚道3,在滚道上设有定位装置5,用于固定中间包的位置。连体中间包的流嘴2方向和滚道3方向互为垂直。连体中间包可以沿着滚道移动,用于更换浇注不同材质合金液的中间包。实施例1:浇铸具有6种合金的复合管时,1#包腔移动到浇注位置后,用定位装置固定,将第I种材质的合金液用1#包腔浇注,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2#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2种材质的合金液;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3#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3种材质的合金液;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4#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4种材质的合金液;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5#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5种材质的合金液;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6#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6种材质的合金液。具有6种合金的复合管浇注完毕。实施例2:浇铸具有3种合金的复合管时,使用任意其中3个包腔,此处选择1#包腔、2#包腔、3#包腔。移动1#包腔到浇注位置后,用定位装置固定,将第I种材质的合金液用1#包腔浇注,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2#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2种材质的合金液;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3#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3种材质的合金液。具有3种合金的复合管浇注完毕。实施例3:浇铸具有2种合金的复合管时,使用任意其中2个包腔,此处选择1#包腔、2#包腔。移动1#包腔到浇注位置后,用定位装置固定,将第I种材质的合金液用1#包腔浇注,浇铸完后,打开定位装置,通过滚轮将2#包腔送到浇口位置,且用定位装置固定,然后浇注第2种材质的合金液。具有2种合金的复合管浇注完毕。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并列设置的包腔(1),每个包腔(I)下端均设有单独的流嘴(2 ),所述包腔(I)置于滚道(3 )上,并通过包腔(I)下方的滚轮(4)与滚道(3)配合,在滚道(3)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嘴(2)的方向和滚道(3)的方向互为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腔(I)内部的流道渐缩式弧线流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属于铸造加工设备
包括一个以上并列设置的包腔,每个包腔下端均设有单独的流嘴,所述包腔置于滚轮上,并通过包腔下方的滚轮与滚轮配合,在滚轮的中间为使设有定位装置。本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中间包的快速更换,而且提高了工人操作的安全性。文档编号B22D41/00GK203061859SQ201320044980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锦永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离心铸造的连体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并列设置的包腔(1),每个包腔(1)下端均设有单独的流嘴(2),所述包腔(1)置于滚道(3)上,并通过包腔(1)下方的滚轮(4)与滚道(3)配合,在滚道(3)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永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