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负载控制装置。电负载控制装置(100)通过将高压蓄电装置(112)被连接在输入侧的逆变器(120)的输出侧经由输出侧电力线(126)与电动机(128)连接,并对逆变器(120)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来驱动电动机(128)。在对逆变器(120)和电动机(128)进行连接的输出侧电力线(126)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以输出侧电力线(126)为轴将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能弯曲的片材部件(10)按照在片材间形成空隙(15)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构成的去噪滤波器(214a)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蓄电装置经由输入侧的电力线与电力转换器连接,并将所述电力转换器经由输出侧的电力线与电负载连接,通过对所述电力转换器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来利用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对所述电负载进行驱动的电负载控制装置,例如涉及适用于将所述电负载设为电动机的电动车辆等的电负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如日本特开2001-268890号公报(以下称为JP2001-268890A)所示那样公开了如下技术:在从电源通过电力转换装置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电力转换系统中,为了去除共模噪声,将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输入侧电力线和输入侧共模回流线、以及输出侧电力线和输出侧共模回流线分别卷绕在磁芯(以下仅称为芯)上,从而在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输入侧与输出侧降低共模噪声。然而,一般,若在所述芯产生磁饱和,则因为所述芯的电感会大幅度减少,所以无法去除噪声。因此,为了防止磁饱和,在所述芯设置气隙(也称为空隙)的方法是公知的。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电力线的噪声。但是,在用于防止所述磁饱和的所述气隙的附近会产生来自所述芯的漏磁通(泄漏磁通),由此在气隙附近会产生过大的涡电流,因此存在局部发热这一问题。为了分散该局部性发热,也考虑在一个磁芯的周部上形成多处所述气隙的方法,但是却存在磁芯的保持结构变得复杂这一问题,即使假设在一个磁芯形成了多个气隙,在涡电流的分散上也会受到限制。另外,因为磁芯由硬度高的烧结体等原材料构成,所以在电力线弯曲的位置等处无法使所述电力线贯通来进行配置等,布局的自由度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考虑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布局的自由度大、能够简单且大致均等地形成空隙的设置了去噪滤波器的电负载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负载控制装置将蓄电装置经由输入侧的电力线与电力转换器连接,将所述电力转换器经由输出侧的电力线与电负载连接,通过对所述电力转换器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来利用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对所述电负载进行驱动,该电负载控制装置具备下述特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侧以及/或者所述输出侧的所述电力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了以该电力线为轴并将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能弯曲的片材部件按照在片材间形成空隙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构成的去噪滤波器。根据具有该特征的专利技术,因为由能弯曲的片材部件形成了去噪滤波器,所以可以将其配置在电力线的弯曲部等,因此布局的自由度变大,且通过以所述电力线为轴来卷绕所述片材部件,从而在片材间形成空隙,因此能够简单地将空隙形成为大致均等。根据上述结构的去噪滤波器,除了能去除共模噪声(由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所产生的噪声)之夕卜,而且由于是片材状,所以通过沿着电力线的轴向空出距离地进行卷绕,还具有辐射噪声的去除效果。通过所述去噪滤波器以卷绕开始端为基准至少在所述电力线上卷绕超过两周,从而在卷绕开始端部与卷绕结束端部之间配置了磁性片材,由此能够防止漏磁通集中在卷绕开始端部与卷绕结束端部之间,能够分散所述漏磁通,结果能够使发热分散。所述去噪滤波器通过采用在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所述片材部件的单面形成粘接剂的层,并在通过所述卷绕而形成的所述片材部件的层叠部分由所述粘接剂的层形成所述空隙的结构,由此,能够通过所述粘接剂的层定位或者固定所述片材部件,并且能够将所述粘接剂的层作为所述空隙。所述去噪滤波器通过采用将所述片材部件形成为带状,使所述片材部件的一部分在所述电力线的所述轴的方向上进行层叠并卷绕成螺旋状的结构,由此,除了可去除由开关动作产生的共模噪声之外,还可获得针对于辐射噪声的较高的屏蔽效果。所述去噪滤波器通过采用将所述片材部件形成为带状,在所述电力线的所述轴的方向上将片材部件卷绕成螺旋状、且在相邻的片材端部间设置空隙的结构,由此,既能节约片材部件的量,也能除去由开关动作所产生的共模噪声,除此之外还可获得针对于辐射噪声的屏蔽效果。所述去噪滤波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片材部件是将由不同的磁性材料构成的片材部件层叠多个而成的层状片材,各磁性材料使去噪对象的频率对应于不同的频率。根据具有该特征的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扩宽去噪频带。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使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能弯曲的片材部件以电力线为轴在所述电力线上进行卷绕而形成了去噪滤波器,所以还可以将其配置在所述电力线的弯曲部等,因此布局的自由度变大,并且通过以所述电力线为轴来卷绕所述片材部件,从而在片材间形成空隙,因此能够简单地将空隙形成为大致均等,能够使去噪滤波器的发热分散。根据参照附图进行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容易理解上述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形成(制作)去噪滤波器时的情况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构成去噪滤波器的片材部件的剖视图。图3是第I实施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主视图。图4是第I实施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剖视图。图5是第2实施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主视图。图6是第3实施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主视图。图7是应用去噪滤波器之前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8是作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负载控制装置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9是B-H曲线的说明图。图10是用于说明润流损耗的不意图。图1lA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使用了设置有空隙的磁芯的去噪滤波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lB是比较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中的漏磁通的集中状态的说明图。图12A是应用于作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负载控制装置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去噪滤波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2B是图12A的去噪滤波器中的漏磁通的分散状态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空隙的宽窄与直流电流的重叠特性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图14A是应用于作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负载控制装置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去噪滤波器的漏磁通的说明图。图14B是比较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漏磁通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将由不同的磁性材料(磁性体)构成的2个片材部件层叠多个而成的层状片材在电力线上进行卷绕的结构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结构图。图16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效果的阻抗的频率特性图。图17是比较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说明图。图18是使距电力线的距离在物理上达到均匀的其他比较例涉及的去噪滤波器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负载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应用(组合)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负载控制装置的去噪滤波器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将由磁性材料(磁性体)构成的、或者包含磁性材料(磁性体)的能弯曲(具有挠性)的带状的铁氧体带等的片材部件10,卷绕并固定在作为流动电流(未图示)的导线的电力线12(电线)的一部分上从而形成(制作)去噪滤波器14时的情况的示意性立体图。卷绕片材部件10的电力线12并不限于I根,可以是多根,如参照图8在后面叙述的那样,能够利用片材部件10卷绕来固定多根电力线12从而形成去噪滤波器14。在电力线12如图1所示为I根的情况下,电力线12可以是所谓的裸线,也可以是包覆导线。电力线12例如由铜线或铝线等电导率高的金属材料构成,电力线12的截面不限于圆形形状,例如可以是截面为四边形形状的所谓的汇流条。片材部件10如图2的剖视图所示那样,优选为磁性体16的层和粘接剂18的层的2层构造。将图2所示的结构的片材部件10如图1所示那样,以电力线12的轴为卷绕中心轴,将粘接剂18的层作为内侧,将片材部件10的一端侧作为卷绕开始端,使该卷绕开始端侧与电力线12贴紧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负载控制装置(100),将蓄电装置(112)经由输入侧的电力线(116)与电力转换器(120)连接,将所述电力转换器(120)经由输出侧的电力线(126)与电负载(128)连接,通过对所述电力转换器(120)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来利用所述蓄电装置(112)的电力对所述电负载(128)进行驱动,所述电负载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侧以及/或者所述输出侧的所述电力线(116、126)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以该电力线(116、126)为轴并将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能弯曲的片材部件(10)按照在片材间形成空隙(15)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构成的去噪滤波器(14、21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修立,上森俊之,白泽富之,栗原理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