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蝴蝶兰防褐化组培方法及防褐化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892886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7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蝴蝶兰防褐化组培方法及防褐化培养基。组培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和增殖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等步骤,其中在初代培养和增殖分化培养中将金盏花、柠檬、西红柿、迷迭香等提取液添加到相应的培养基中,从而有效防治蝴蝶兰组培中常见的褐化问题,同时采用不同的切取方式辅助防治分化阶段的褐化问题,形成了一种复合防褐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稳定性高,成功率大,绿色环保,可周年重复生产。

Anti browning tissue culture method and anti browning culture medium for Phalaenopsi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browning and tissue culture of phalaenopsis. Tissue culture methods including explant steriliza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rimary culture and culture, culture, 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steps in primary culture and root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ed in marigold, tomato, lemon, rosemary extract added to the corresponding medium, so a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common browning of Phalaenopsis. At the same time using different cutting browning method auxiliary control differentiation stage, the formation of a compound anti browning method.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ability, high success 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producib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蝴蝶兰防褐化组培方法及防褐化培养基
技术介绍
外植体褐变是植物组织培养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有研究表明,导致褐化的主要原因是由多酚氧化酶作用于天然底物酚类物质形成醌而引起的,通过加入抗氧化剂和吸附剂可较好地控制褐化现象发生。针对这些产生褐化的原因,早前有研究表明活性炭是能够起到防褐化的作用的,因为活性炭防褐化用的原理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而活性炭本身吸附作用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每瓶中我们不可能加入大量的活性炭,所以小量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比较小的,一旦吸附的有害成分达到饱和,基本上就没有功效了,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更换新鲜培养基,而植物的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对培养的内在小环境是有严格要求的,频繁更换培养基不利于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产生作用,且在转接过程中存在着污染的风险,高频率的转接会加大污染死亡的机率,也就说活性炭防褐化的作用有严重的缺陷。随后又有研究表明光照对初代培养的褐化是有影响的,结果表明,IOOOlx和30001X光强培养可降低褐化率,20001x光强培养的外植体褐化严重,差异显著。不难发现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全面性且不环保,对于整个培养阶段的防褐化和一个比较系统的防褐化方法的研究还是甚少。蝴蝶兰又名蝶兰(Phalaenopsisamabilis),兰科(Orchidaceae)蝶兰属(Phalaenopsis)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有着“洋兰皇后”之称的蝴蝶兰,由于其花形如彩蝶飞舞,色彩艳丽,体态轻盈、飘逸,在国内外花卉市场上极受欢迎,一直都是消费者的宠儿。而且蝴蝶兰除了盆栽之外,还 特别适宜用作切花,是艺术插花的高档花材。“V31”是蝴蝶兰红花系列的一个品种,以超长的花梗长度,良好的花序排列,中庸的花形及花色,特别的花朵图案,博得广大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欢迎,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追捧,是蝴蝶兰中的佼佼者。但是兰科植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是多发的常见的,几乎不可避免,褐化会导致植株的死亡,也就是培养中的植物不能继续进行培养,所以防止褐化是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极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蝴蝶兰防褐化组培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对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出现的褐化问题进行改善,提高存活率,增加健康的组培苗数量从而增加最终的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提供一种植物防褐化组织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以对植物组培过程中出现的褐化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植物防褐化组培培养基,其特点在于,各阶段培养基由如下组分组成:(I)初代培养基每升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8.0 mg、NAA 0.5 mg、金盏花提取液175 mg、琼脂8 g、蔗糖30 g,培养基pH=5.6;或每升N6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8.0 mg、NAA 0.5 mg、朽1檬提取液150 mg、琼脂8 g、鹿糖30 g,培养基pH=5.6 ;或每升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8.0 mg、NAA 0.5 mg、西红柿提取液300 mg、琼月旨8 g、蔗糖30 g,培养基pH=5.6 ;或每升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BA 8.0 mg、NAA 0.5 mg、迷迭香提取液110 mg、琼脂8 g、鹿糖30 g,培养基pH=5.6; (2)增殖分化培养基每升B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8.0 mg、NAA 0.5、金盏花提取液175 mg椰汁150g、琼脂8 g、蔗糖30 g、培养基ρΗ=5.6 ;或每升Ν6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ΒΑ 8.0 mg、NAA 0.5 mg、朽1檬提取液150 mg、椰汁150g、琼脂8 g、蔗糖30 g,培养基pH=5.6 ;或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8.0 mg、NAA 0.5 mg、西红柿提取液300 mg、椰汁150g、琼脂8 g、蔗糖30 g,培养基pH=5.6 ;或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8.0 mg、NAA 0.5 mg、迷迭香提取液110 mg、椰汁150g、琼脂8 g、蔗糖30 g、培养基pH=5.6。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蝴蝶兰防褐化组培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和增殖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其特点在于,所述初代培养是指:将消毒处理的外植体接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代培养基上,25±1°C、光照1500-2000LX ;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培养5-6周;所述增殖分化培养是指:将初代培养后的没有发生褐化的组织接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殖分化培养基,25±1°C、光照1500-2000LX ;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培养至分化出幼苗。所述生根培养是指:将增殖分化培养后的苗高2 cm的无根小苗,按每瓶I株,接种于MS + 6-BA 1.0mg/L + NAA 0.2 mg/L +琼脂8 g/L+蔗糖30 g/L培养基中,培养2周。所述炼苗是指:将生根培养后的成苗每隔25-30天重新转入生根培养基,如此反复2-3次;将壮苗后的成苗瓶口打开,在培养室半遮光放置2-3日,期间适时补充水分,使组培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达到炼苗的目的。所述移栽是指:将消毒处理过的水苔用清水浸泡,然后用脱水机脱去水苔中多余的水分至水苔手紧握无水滴产生,待用;移栽时将苗的根系分开呈散射状,中间填充水苔,再用水苔包裹整个根系,然后将苗根部浸入营养液中,待水苔吸收营养液后再进行包苗,移栽。所述外植体消毒是指:从植株上剪下当年生嫩叶,自来水冲去泥沙,洗涤液浸泡10 min并除去表面污垢,自来水冲洗3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体积浓度75%的酒精溶液浸泡35s,之后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体积浓度0.2%的HgCl2溶液浸泡5-7min,无菌水冲洗8次,之后用500 mg/LPVP浸泡4-8 min转入培养皿中,吸干附着水分等待接入初代培养基。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或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添加物金盏花和柠檬作为添加剂加入培养基中,是第一次将天然物质加入培养基中起到防褐化的作用,与传统的化学试剂和活性炭相比较,这些天然物质天然纯净,绿色环保,利用添加物自身所含有益物质起到防褐化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几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与天然添加剂组合,找到了最优化的防褐化的组合方案,且方案不唯一,可以有多种选择,为今后蝴蝶兰组培过程中的防褐化提供思路和解决办法。4.本专利技术在最后阶段,待组培苗长势稳定后接入不加防褐化试剂的培养基中正常生根,极少发生褐化,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5.本专利技术在初代和增殖过程都能起到防止褐化的作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全面,从各个阶段解决防褐化的问题,因而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和质量,同时对组培苗自身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得到大量的优质成苗。6.本专利技术中的组培苗褐化率低,营养健康,温光合理,长势旺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MS培养基配方:每升培养基中含KNO3 (1900 mg/L), NH4NO3 (1650mg/L), MgSO4.7H20 (370 mg/L), KH2PO4 (170 mg/L), CaCl2 (330 mg/L), KI (0.83 mg/L),H3BO3 (6.2 mg/L), MnSO4.H2O (16.9 mg/L),ZnS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防褐化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各阶段培养基由如下组分组成:(1)初代培养基每升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mg、?金盏花提取液175?m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或每升N6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mg、?柠檬提取液150?m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或每升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mg、西红柿提取液300?m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或每升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BA?8.0?mg、?NAA?0.5?mg、迷迭香提取液110?m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2)增殖分化培养基每升B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金盏花提取液175?mg?椰汁150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或每升N6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mg、柠檬提取液150?mg、椰汁150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或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mg、西红柿提取液300?mg、椰汁150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或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8.0?mg、?NAA?0.5?mg、?迷迭香提取液110?mg、椰汁150g、琼脂?8?g、蔗糖?30?g、培养基pH=5.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艳任洁沈周高赵康冯琳赵华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