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395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总成,包括微型离心直流风机和风道,风道包括壳体、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风腔位于壳体内,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壳体上且与风腔相连通,进风口与微型离心直流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出风口正对暖风机的发热体,出风口大于进风口,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导向风叶,导向风叶将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道总成,结构简单,采用微型离心直流风机后体积更小、噪音更低,功耗也更低,风道使风机的小范围送风转变为较大范围的送风,减少了风机的使用量,使暖风机可以更轻薄时尚,通过调整出风口与进风口的相对位置以及导向风叶的结构,实现了改变送风方向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ir duc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uct assembly, including micro centrifugal DC fan and air duct, air duct comprises a shell, a wind cavity,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the air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cavity and arranged on the shell, air inlet and outlet centrifugal micro DC fan the machine is connected with a heating body is air blower, outlet is larger than the inlet ai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inlet extends out of the guide by the fan outlet guide vanes, the wind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 air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duct assembly, using micro centrifugal fan DC smaller, lower noise,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the small range of fan duct air into the air a wide range,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fan, the blower can be lighter, but by adjusting the air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guide vanes, the wind direction chan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暖风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风道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电器工作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对流电暖器由于安全性好,工作宁静,室内升温不干燥等优点,在冬天家庭室内取暖方面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自然对流在空气流通方面比较慢,容易出现室内局部温升较快但整体温升缓慢的现象,影响了自然对流式电暖器的使用效果,于是市面上的暖风机,多数是靠增加风扇来加强对流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专利号为:CN201083440Y,为“一种超薄静音加湿暖风机”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超薄静音加湿暖风机,采用多个直流风机纵向排列以加强空气对流,但这样就会产生以下缺陷:1、单个风机出风口送风的范围小,为增大送风范围需多增加风机的数量,造成噪音上升,功耗增加;2、风机数量增加,造成设备安装结构变复杂,增加生产成本;3、外观设计容易受限,机身厚度和体积增大,不时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送风范围广且可改变风机送风方向的风道总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道总成,其安装在暖风机上,包括微型离心直流风机和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壳体、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风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微型离心直流风机的出风口 A相连接,所述出风口正对所述暖风机的发热体,所述出风口大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向出风口延伸的导向风叶,所述导向风叶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其中,所述导向风叶分别沿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和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风道以所述导向风叶的中截面为对称面分为相互对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连接件,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可拆连接组成所述风道。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设有直通孔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对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周边,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穿设于所述圆柱体中的固定螺丝螺纹连接而组成所述风道。其中,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其中,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由工程塑料注塑而成。本技术方案的风道总成,区别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微型离心直流风机送风,体积小、噪音小,功耗低;2、将风机出口小范围的送风状态,通过风道转变为较大范围的送风,减少了风机的使用量,降低了噪音、功耗和生产成本,有利于简化暖风机内部的安装结构,减小暖风机的体积和重量,使暖风机更加轻薄时尚;3、可通过调整出风口与进风口的相对位置以及导向风叶的结构,使风机送出的风导向实际需要的出风方向,实现了改变送风方向的目的,而导向风叶的数量、高度以及所需的送风方向可跟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优化暖风机的结构布局和外观设计,充分利用暖风机的内部空间以达到更轻薄时尚的目的。此外,本技术的风道可采用相互对称的上、下盖板组合而成,可以按实际需要正面安装或反向安装,还可以多组左右对称组合安装以便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道总成,其安装在暖风机上,包括风机和风道,所述风机为无蜗壳的微型离心直流风机,所述风道包括壳体、风机容置腔、风腔、进风口 A、进风口 B和出风口,所述风机容置腔与风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 A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机容置腔相连通,所述风机容置于所述风机容置腔内,所述风机的进风面正对所述进风口 A,所述风机的出风面正对所述风机容置腔的腔壁,所述进风口 B开设在所述风机容置腔的腔壁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出风口正对所述暖风机的发热体,所述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 B向出风口延伸的导向风叶,所述导向风叶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其中,所述导向风叶由进风口 B沿所述风机在该导向风叶处的送风方向直线延伸一段距离后再沿平滑曲线延伸至所述出风口,且该平滑曲线位于出风口处的端点的切线垂直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导向风叶分别沿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和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风道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风道远离所述风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陷部,两个风道总成通过其中一个风道总成的第一凹陷部与另一个风道总成的第二凹陷部的对位配合使两个风道总成的出风口连续排列。其中,所述风道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固定在所述进风口 A处的壳体上,所述内环凸耳设于所述外环的一侧并嵌入所述进风口 A,所述内环的外径与所述进风口 A的口径相匹配。其中,所述风道以所述导向风叶的中截面为对称面分为相互对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连接件,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可拆连接组成所述风道。其中,所述连接件为卡扣,所述卡扣对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周边,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所述卡扣的扣合连接而组成所述风道。其中,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由工程塑料注塑而成。本技术方案的风道总成,与上一技术方案的风道总成相比,还具备以下优点:1、将风机整合到风道内,使风道总成的体积更小;2、导向风叶配合风机的送风方向设计,风阻更小,出风口的风力更大;3、多个风道总成组合使用时,风道总成之间的风场死角小;4、在风机的进风口(即进风口 A)增设导风圈,使进风更集中。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风道总成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风道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风道总成与暖风机的装配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风道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风道总成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风道总成与暖风机的装配示意图。标号说明:1、风道总成;2、暖风机;10、风机;11、风道;110、壳体;111、风腔;112、进风口; 113、出风口;100、出风口 A; 20、发热体;1110、导向风叶;50、上盖板;51、下盖板;500、连接件;510、加强筋;101、凸耳;114、风机容置腔;115、进风口 A; 116、进风口 B ;117、安装口; 102、支架;118、导风圈;1180、外环;1181、内环;119、第一凹陷部;120、第二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风道总成1,其安装在暖风机2上,包括风机10和风道11,所述风机10为微型离心直流风机,所述风道11包括壳体110、风腔111、进风口 112和出风口 113,所述风腔111位于所述壳体110内,所述进风口 112与出风口 113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110上且与所述风腔111相连通,所述进风口 112与所述微型离心直流风机10的出风口 AlOO相连接,所述出风口 113正对所述暖风机2的发热体20,所述出风口113大于所述进风口 112,所述风腔111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道总成,其安装在暖风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离心直流风机和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壳体、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微型离心直流风机的出风口A相连接,所述出风口正对所述暖风机的发热体,所述出风口大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导向风叶,所述导向风叶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亮孙宗闽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