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010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22
本申请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基于简单的设备来形成所希望的高度的孔缘部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高度差形成工序,通过使圆盘状的坯料的位于径向上的第一部分的内周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坯料的板厚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来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高度差;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通过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来消除所述高度差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周侧的区域形成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圆锥形状部;翻边加工工序,通过对所述圆锥形状部实施翻边加工来形成所述孔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该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在圆盘状构件的一个面上形成有沿板厚方向直立突出的孔缘部。
技术介绍
在制造如图13那样的在中央部分形成有孔缘部60的圆盘状构件62时,为了形成所希望的高度H的孔缘部60,需要在圆盘状构件62的中央部分确保体积。在此,孔缘部60是指,在圆盘状构件62的面上沿圆盘状构件62的板厚方向直立突出的部分。因此,为了在圆盘状构件62的中央部分确保体积,在现有技术中,一边执行多次拉延加工工序,一边进行冲孔加工工序及翻边加工工序这样的各工序。但是,由于执行多次拉延加工工序,因而工序数变多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大。另外,由于执行多次拉延加工工序,因而在圆盘状构件62上产生的拉延痕多而导致圆盘状构件62的平面度下降。在此,拉延痕是指,与在拉延加工工序中使用的模具接触而产生的痕迹。在此,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一边通过强制按压毛坯件的外周来使构成毛坯件的材料向中央部分集中一边进行拉延加工工序及翻边加工工序,由此形成孔缘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3 - 530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需要从多个方向对毛坯件的外侧进行加压,因而导致制造装置特殊化及大型化。另外,从模具向毛坯件的外周施加大的压力,因而产生模具粘模等现象,从而导致模具的寿命变短。因此,导致制造成本增大。在此,模具粘模是指,例如因毛坯件胶着(黏附)在模具上等而引起的模具表面的不良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基于简单的设备形成所希望的高度的孔缘部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该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在圆盘状构件的表面形成有沿圆盘状构件的板厚方向直立突出的孔缘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差形成工序,通过使圆盘状的坯料的位于径向上的第一部分的内周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坯料的板厚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来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高度差;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通过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来消除所述高度差,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周侧的区域形成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圆锥形状部;翻边加工工序,通过对所述圆锥形状部实施翻边加工来形成所述孔缘部。根据该方式,通过使坯料在坯料的板厚方向上变形来进行加工,由此形成孔缘部。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强制按压坯料的外周,因而能够实现简单的设备。另外,能够抑制产生模具胶着的现象。由此,能够延长模具的寿命。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构成坯料的材料向中央部分集中,从而中央部分的坯料的体积增加。因此,能够形成所希望的高度的孔缘部。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使以夹着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模具在所述高度差形成工序中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使该一对模具在所述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中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根据该方式,能够通过一对模具的一个冲程的动作来形成孔缘部。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设备,因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在此,一对模具的一个冲程的动作是指,一对模具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往复一次的动作。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一对模具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构成;所述第一模具在所述高度差形成工序中按压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模具在所述翻边加工工序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根据该方式,将第一模具用作按压坯料的冲头并且用作保持坯料的凹模,因而能够减少模具的个数。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设备,因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在所述高度差形成工序、所述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和所述翻边加工工序中,处于利用所述一对模具一边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压力一边夹着所述第二部分的状态。根据该方式,能够防止加工坯料时的坯料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提高圆盘状构件的外周部和孔缘部之间的同轴度的精度。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在所述高度差形成工序、所述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和所述翻边加工工序中,处于利用一对按压构件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夹着所述坯料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侧的区域的状态。根据该方式,能够抑制构成坯料的材料向外周侧流动。因此,能够形成所希望的高度的孔缘部。另外,提高了圆盘状构件的平面部分的平面度。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坯料在中央部分设置有孔。根据该方式,通过在孔中插入模具的一部分,能够对坯料和模具进行定位。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圆盘状构件的外周部和孔缘部之间的同轴度的精度。另外,能够省略在坯料的中央部分形成孔的工序,因而能够实现简单的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是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该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在圆盘状构件的表面形成有沿所述圆盘状构件的板厚方向直立突出的孔缘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夹着圆盘状的坯料的位于径向上的第一部分的内周侧的第二部分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通过使所述第一模具向所述坯料的板厚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来按压所述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由此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高度差,并且,通过使所述第一模具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来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由此消除所述高度差并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周侧的区域形成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圆锥形状部,而且,在用所述第一模具保持所述第二部分的状态下对所述圆锥形状部实施翻边加工,由此形成所述孔缘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能够以简单的设备形成所希望的高度的孔缘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初始工序中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了坯件接触工序中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了拉延加工工序中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了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中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了翻边加工工序中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6是加工前的坯件的剖面图。图7是拉延加工工序后的坯件的剖面图。图8是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后的坯件的剖面图。图9是翻边加工工序后的坯件的剖面图。图10是加工前的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拉延加工工序后的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圆锥形状部形成工序后的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翻边加工工序后的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未预先形成有孔的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5是拉延加工工序后的未预先形成有孔的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式。此外,图1至图5是示出了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6至图9是坯件的剖面图,图10至图13是坯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是示出了在后述的初始工序中各模具位于初始位置上的状态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制造装置I的图。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I是用于制造如所述图13示出那样形成有孔缘部60的圆盘状构件62的装置。此外,圆盘状构件62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孔缘的圆盘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I具有翻边凹模10、翻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大助佐藤雅则牧正幸向田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