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斑病防除剂及其防除方法以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0986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防除芭蕉科植物、特别是香蕉所发生的叶斑病的叶斑病防除剂及其防除方法以及其应用。采用将稻瘟灵(1,3-二硫戊环-2-亚基丙二酸二异丙酯)作为有效成分的防除剂,为了防除芭蕉科植物、特别是香蕉所发生的叶斑病,而用于对发生了叶斑病或预测要发生叶斑病的香蕉亲假茎株的叶片部或假茎部进行撒布处理或涂布处理等的叶斑病防除剂和防除方法以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除芭蕉科植物、特别是香蕉所发生的叶斑病的将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的叶斑病防除剂及其防除方法以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属于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特别是香蕉是将果实作为食用的品种群的总称,而且是指其果实。该植物主要在中国、台湾等东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印度等西亚、巴西、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秘鲁等中南美、坦桑尼亚、刚果、乌干达、南非等非洲被栽培,种植园栽培也进行,全年栽培。在这些国家被栽培并收获的香蕉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香蕉栽培时,包含茎部的根部位于地下,在地上部高地伸长的茎那样的部分(叶鞘部)被称为假茎,实际上叶鞘为几层重合的,长椭圆形的叶(叶片)从假茎的前端大地伸长,进而果轴从假茎的前端出来,在其末端形成包含果指、果房的全房,在全房中香蕉生长。在香蕉收获后,该假茎部(亲株)在地上部I 2m左右的地方被切断。那时候使从地下的根部新出现的新假茎部(子株)同样地繁殖,或使新假茎部(子株)分株而繁殖,反复进行香蕉的收获。在香蕉的栽培时,残留多少片叶(功能叶)是重要的,由于从最后的叶的抽出(开花前)到收获有3个月,因此在开花期有必要至少残留12 13片左右的功能叶。在功能叶的片数不充分而不能预计高品质香蕉收获的情况下,在栽培中途该植株被砍倒。作为香蕉栽培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有黄色的黄叶斑病(Yellow Sigatoka)与黑色的黑叶斑病(Black Sigatoka)。黄叶斑病是由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musicola),黑叶斑病是由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引起的病害,特别是黑叶斑病是在高温多湿时发生,使香蕉的叶变黑,阻碍光合作用而使收获量减少的病害。叶斑病的潜伏期有3周 2个月, 然后罹患的香蕉的初期病征是,从顶叶向4 5片下的老叶的叶背面出现小斑点,不久沿着叶脉而产生黄色的条斑,病斑逐渐扩大而变成暗褐色。如果受害变严重,则大部分的叶枯死而下垂,仅中心叶的I 2片残留。在这些病害的防除中,从监视香蕉的叶部开始,以感染的最嫩的叶的位置和感染程度进行判断,有可能感染扩大的叶全部被切掉。如果确认了叶斑病的发生,则常用代森猛锌(Mancozeb)等有机硫系杀菌剂、百菌清(chlorthalonil)等有机氯系杀菌剂、卩密霉胺(pirimetanil)等卩密唳系杀菌剂、十三吗啉(tridemorf)、丁苯吗啉(denpropimorf)等吗啉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丙环唑(propiconazole)、氟环唑(epoxiconazole)等三唑系杀菌剂、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卩密菌酯(azoxystrobin)等嗜球果伞素系杀菌剂,将这些杀菌剂以10天至20天间隔撒布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叶斑病防除剂的有效成分化合物的稻瘟灵为1,3 一二硫戊环一 2 -亚基丙二酸二异丙酯(diisopropyll, 3-dithiolan-2-yIidenemalonate)所不的化合物,作为稻瘟病防除剂以>”的商品名被销售,是公知的化合物(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I)。然而,非专利文献I中既未记载也未暗示稻瘟灵可以作为芭蕉科植物、特别是香蕉所发生的叶斑病防除剂使用,长久以来,没有进行将用作瘟病防除剂的稻瘟灵用于香蕉叶斑病防除的尝试。这是因为,在杀菌剂领域中,根据对象作物、对象病害的不同而有效的药剂不同,为了发现有可销售性的效果,需要过多的反复试验。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l:The Pesticide Manual 14th Edition (British Crop ProductionCouncil)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叶斑病的防除对于香蕉栽培而言是最重要课题,但以往技术中进行多次药剂处理,因此其很费劲,此外,耐药性菌的出现使叶斑病的防除变得更困难。因此,需要能够降低处理药剂量的环境负荷少的新的叶斑病防除剂和省力的防除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用将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的药剂对香蕉进行处理,从而可以以与以往技术相比少的处理次数长期有效地防除香蕉叶斑病,完成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至少涉及以下的各专利技术。(I) 一种芭蕉科植物的叶斑病防除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 (2)根据⑴所述的叶斑病防除剂,芭蕉科植物为香蕉。(3)根据⑴或⑵所述的叶斑病防除剂,叶斑病为由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引起的叶斑病。(4)根据(I)或⑵所述的叶斑病防除剂,叶斑病为由斐济球腔菌(Mycospharellafijiensis)引起的叶斑病。(5) 一种芭蕉科植物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生了叶斑病或预测要发生叶斑病的芭蕉科植物的植物体,用将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的药剂的有效量进行处理。(6)根据(5)所述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芭蕉科植物为香蕉。(7)根据(5)或(6)所述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处理方法为对香蕉的叶片部或假茎部的撒布或涂布处理、对香蕉生长的周边土壤的灌注处理、或对香蕉的假茎部的注入处理。(8)根据(5)或(6)所述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叶斑病为由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引起的叶斑病。(9)根据(5)或(6)所述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叶斑病为由斐济球腔菌(Mycospharella fijiensis)引起的叶斑病。(10) 一种香蕉子株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防除在香蕉子株发生的叶斑病,对发生了叶斑病或预测要发生叶斑病的香蕉亲株的叶片部或假茎部,用将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的叶斑病防除剂的有效量进行撒布处理或涂布处理、对香蕉生长的周边土壤进行灌注处理、或对假茎部进行注入处理。(11)根据(10)所述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叶斑病为由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引起的叶斑病。(12)根据(10)所述的叶斑病的防除方法,叶斑病为由斐济球腔菌(Mycospharella fijiensis)引起的叶斑病。(13)以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的药剂用于防除叶斑病的应用,所述应用是为了对发生了叶斑病或预测要发生叶斑病的芭蕉科植物的植物体防除该病害。(14)根据(13)所述的用于防除叶斑病的应用,芭蕉科植物为香蕉。(15)根据(13)或(14)所述的用于防除叶斑病的应用,处理方法为对香蕉的叶片部或假茎部的撒布或涂布处理、对香蕉生长的周边土壤的灌注处理、或对香蕉的假茎部的注入处理。(16)根据(13)或(14)所述的用于防除叶斑病的应用,叶斑病为由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引起的叶斑病。(17)根据(13)或(14)所述的用于防除叶斑病的应用,叶斑病为由斐济球腔菌(Mycospharella fijiensis)引起的叶斑病。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率地防除芭蕉科植物、特别是香蕉所发生的叶斑病或预测要发生的叶斑病。通过用以稻瘟灵作为有效成分的叶斑病防除剂的有效量,对香蕉的叶片部、假茎部等的撒布或涂布处理、对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谷训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