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型触控板模块及其组装方法。薄型触控板模块包含有一固定架、一背板、一触控电路板与一定位件。该固定架包含有一主体,该主体的表面形成有一破孔,一卡勾结构,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以及一凸座,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该背板扣接于该固定架的该卡勾结构。该背板具有一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面对该主体的该破孔,且该背板的表面形成有一穿孔。该触控电路板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凹槽结构内。该触控电路板具有一凸块,且该凸块对正该背板的该穿孔。该定位件覆盖该背板且固定于该凸座,用于限制该背板相对该主体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板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型笔记型电脑的薄型触控板模块。
技术介绍
在现今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使用触控装置作为其数据沟通的界面工具。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电脑需求的带动下,搭配触控装置的电脑系统已广泛地出现于市面上。举例来说,可携式电脑一方面强调体积轻薄,一方面又要有大面积的荧幕以显示数字数据,所以常以触控板模块来当作使用者与可携式电脑间的人机界面。当使用者接触施压于此触控板时,触控板能感应施压的位置(甚或施压压力的大小),根据施压的位置不同来代表不同的控制指令,由此控制电脑。触控板输入模块不仅能减少可携式电脑占用的空间,使可携式电脑不需采用体积较大的键盘;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更友善的界面,让使用者能更方便地以直觉的方式通过触控板控制可携式电脑。再者,笔记型电脑上也常搭配触控板作为类似鼠标的人机操作界面,故触控装置俨然成为未来人机界面的设计趋势。然而传统的触控板模块仍具有结构庞大的缺点,例如要将其安装至超薄型笔记型电脑内,则会有体积过大的困难。故如何设计出薄型的触控板模块以搭配相应的薄型笔记型电脑,便为现今电脑产业机构设计所需努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型笔记型电脑的薄型触控板模块,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薄型触控板模块,其包含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包含有一主体,该主体的表面形成有一破孔,勾结构,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以及一凸座,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背板,扣接于该固定架的该卡勾结构。该背板具有一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面对该主体的该破孔,且该背板的表面形成有一穿孔。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触控电路板,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凹槽结构内。该触控电路板具有一凸块,且该凸块对正该背板的该穿孔。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定位件,覆盖该背板且固定于该固定架的该凸座,用于限制该背板相对该主体的移动。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背板锁固于该固定架的该凸座。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背板由可弹性弯曲材质所组成。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背板于该触控电路板受外力按压时弹性变形,以辅助该触控电路板相对该固定架产生一相对位移。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防水板的两端面分别密贴于该背板与该触控电路板。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触控电路板的该凸块用来穿过该背板的该穿孔以抵接于该定位件的一挡块。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防水板,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与该背板之间,用以防止液体自该背板外部渗入该凹槽结构内而损毁该触控电路板。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防水板的表面形成有一开孔,且该开孔对正该背板的该穿孔。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保护板,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与该固定架之间。该保护板通过该固定架的该破孔而外露。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薄型触控板模块的组装方法,其包含有将一触控电路板设置于一背板的一凹槽结构内,且该触控电路板的一凸块对正该背板表面的一穿孔,将该背板扣接于一固定架的一卡勾结构,以及将一定位件覆盖于该背板且固定至该固定架的一凸座。本专利技术的薄型触控板模块的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不需使用过多的锁固元件即可快速地组装薄型触控板模块,以搭配具·有薄型化结构设计需求的可携式电子产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薄型触控板模块可利用其组件的弹性弯曲特性于按压时产生摇摆,意即相对固定架产生位移,以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按压触碰感,进而大幅提升本产品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的组装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薄型触控板模块 12 固定架121 主体122 破孔123 卡勾结构125 凸座14 背板141 凹槽结构142 穿孔16 触控电路板161 凸块18 定位件181 挡块20 防水板201 开孔22 保护板24 锁固元件步骤300、302、304、306、308、310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薄型触控板模块10的元件分解示意图。薄型触控板模块10可为应用于一薄型笔记型电脑的主机端的触控输入界面,用以取代传统鼠标的操作界面。薄型触控板模块10包含有一固定架12、一背板14、一触控电路板16、一定位件18、一防水板20与一保护板22。触控电路板16、防水板20及保护板22先设置于背板14上,接着再将背板14安装至固定架12,并通过定位件18施加限制即完成薄型触控板模块10的组装。除此之外,固定架12另可配置实体按键式键盘,其应用态样端视设计需求而定,故于此不再详述。请参阅图1与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10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固定架12包含有一主体121,且主体121的表面形成有一破孔122。固定架12另包含有多个卡勾结构123,分别设置于主体121上邻近破孔122的位置,以及多个凸座125,分别设置于主体121上邻近破孔122且相异卡勾结构123的位置。背板14具有一凹槽结构141,凹槽结构141可用来容纳触控电路板16、防水板20及保护板22等组件,且凹槽结构141的底部另形成有一穿孔142。触控电路板16的表面配置有一凸块161,当触控电路板16设置于背板14的凹槽结构141内,凸块161的位置对正背板14的穿孔142。其中背板14可由具有弹性弯曲特性的材质所组成,当触控电路板16受外力按压时会造成背板14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以使触控电路板16可相对固定架12产生一对应的位移,由此提供使用者具摆动功能的触控板模块10的触感。防水板20可设置于触控电路板16与背板14之间,用以防止液体自背板14外部渗入凹槽结构141内而损毁触控电路板16。因此防水板20的两端面较佳地分别密贴于背板14与触控电路板16,除了可避免液体渗漏之外,另可确保背板14、触控电路板16与防水板20之间紧密贴合。当使用者按压触控电路板16时,防水板20及背板14可随着触控电路板16产生同步的弹性变形,以使背板14可用以提供即时弹性恢复力予触控电路板16。防水板20的表面可形成一开孔201,且开孔201的位置对正背板14的穿孔142。因此当触控电路板16被按压时,凸块161可穿过防水板20的开孔201及背板14的穿孔142抵接于定位件18的一挡块181,通过其弹性压迫来提供触碰按压感。一般来说,防水板20可由具有隔绝水分特性的材质所组成,例如Mylar材质。保护板22可设置于触控电路板16与固定架12之间,用来保护触控电路板16以防遭外力直接撞击,且保护板22的颜色及形状可视薄型笔记型电脑的外观而设计相应的图案,因此保护板22可具有耐磨耗及可任意设计图形外观的特性。当防水板20、触控电路板16及保护板22依序置入凹槽结构141内后,背板14可扣接至固定架12的卡勾结构123,接着将定位件I 8覆盖背板14且固定于固定架12的凸座125,由此限制背板14相对固定架12的移动而完成触控板模块10的组装。此外,背板14除了利用卡勾结构123设置于固定架12,另可选择性配合定位件18 —同锁固于凸座125上,以使定位件18可更稳固地限制背板14相对固定架12的移动。请参阅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触控板模块,其包含有:固定架,其包含有:主体,该主体的表面形成有一破孔;卡勾结构,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以及凸座,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背板,扣接于该固定架的该卡勾结构,该背板具有一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面对该主体的该破孔,且该背板的表面形成有一穿孔;触控电路板,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凹槽结构内,该触控电路板具有一凸块,且该凸块对正该背板的该穿孔;以及定位件,覆盖该背板且固定于该固定架的该凸座,用于限制该背板相对该主体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顺德,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