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漏气的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486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15
一种防水防漏气的轴承,包括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面与外圈的内周壁相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周面与内圈的外周壁紧接触支撑在一起,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周面与内圈外周壁紧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密封圈外周面的与外圈的内周壁紧接触支撑在一起,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有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防水防漏气的轴承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的隔片密封桥接形成环形空腔并填充有粘度的油脂,增强了密封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轴承的可靠性要求,且设置了金属板的骨架,增加了密封圈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及寿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指一种应用于轴承的防水防漏气的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密封的目的在于防止轴承部位内润滑剂的外漏,以及防止外部的灰尘、水分、异物等有害物体侵入轴承内部,使得轴承可以在所要求的条件状态下,安全而持久地运转。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110207307.5,名称为《应用于轴承的密封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包括轴承的外圈、内圈和密封圈,密封圈的外缘为弹性体,弹性体与外圈密封槽的底部过盈配合;密封圈的内缘设置有第一密封唇,第一密封唇下连接有第二密封唇、第三密封唇,所述第二密封唇设置在内圈密封槽内,其与内圈密封槽的底部非接触,内圈密封槽的两侧分别为外圆和靠近端面的小外圆,所述第三密封唇与小外圆接触。该专利技术减小漏脂、降低温升和旋转力矩,防漏效果较好,但密封唇与外圈、内圈,密封唇与密封唇之间的有益衔接效果不理想,且存在密封圈易形变,硬度不适当,多次使用后,引起密封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防水、防漏气、防灰尘的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好的轴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施例的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防漏气的轴承,包括有外圈(2)、内圈(1)、滚动体(3)及密封圈,所述滚动体(3)能滚动地置于外圈(2)与内圈(1)之间,所述密封圈置于外圈(2)与内圈(1)之间且位于环形腔的顶部与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外周面与外圈(2)的内周壁相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内周面与内圈(1)的外周壁紧接触支撑在一起,所述第二密封圈(6)的内周面与内圈(1)外周壁紧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密封圈(6)外周面与外圈(2)的内周壁紧接触支撑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密封圈(5)位于第二密封圈(6)外部而上下排列在一起,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5)与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