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476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泵体、叶轮、泵盖、电机、水箱和托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泵体备有双层水流通道结构,上层设有供叶轮旋转增压的蜗壳,底层设有互通的进水管、排水管、环水道和回流孔。泵体侧面密封连接水箱,水箱内置两个独立腔体和栅板构成的溢流式气液分离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启动阶段在自备水流内循环结构和气液分离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预先注入的水在循环过程中带出泵内进口端的空气,经一段时间运行即排除掉泵进口端所有的空气,促成泵进口端形成负压,大气压作用下水池中的水进入泵进口端被自吸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力机械,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自吸泵。
技术介绍
立式自吸泵属于一种常规水泵,广泛应用在平面安装位置受限的场合。现有技术的立式自吸泵为立置筒形状,处在低位的离心泵由上位的电机通过联轴器联动,离心泵借助导叶与相连接的自吸装置联通。离心泵启动阶段,在叶轮旋转作用下并经导叶引导从自吸装置中引入原注水,原注水在循环过程中带走离心泵吸入口处的空气,经一段时间运行后在离心泵吸入口形成真空而实现自吸。现有技术中导叶安置在离心泵吸入口底部,该结构尽管有效,但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泵体中预先安置的导叶与电机轴端上安装的叶轮同轴度差,两者安装到位后形成封闭结构,无法观察和检测叶轮与密封环的配合质量,也不能观察和检测叶轮与导叶对中情况,最大的问题是机械密封一旦失效,泵腔中高压水进入轴承内必然导致离心泵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该泵采用直联结构、连接可靠、定位准确、自吸能力强、运行效率高、检修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泵体、叶轮、泵盖、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1)、泵体(2)、叶轮(3)、泵盖(4)、电机(5)、水箱(6)和托架(7);所述泵体(2)直接安装在底座(1)上,电机(5)位于泵体(2)之上,面朝泵体(2)的输出轴端同轴安装叶轮(3)和泵盖(4),电机(5)与泵盖(4)之间通过托架(7)连接实现叶轮(3)和泵盖(4)与泵体(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备有双层水流通道结构,上层设有供叶轮(3)旋转增压的蜗壳(2.5),在蜗壳(2.5)基圆与排水管(2.3)交汇处设有隔舌(2.7),蜗壳(2.5)居中的进水口与底层进水管(2.2)联通,蜗壳(2.5)的排水管(2.3)与底层环水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平俞志君唐晓晨姜大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