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油用十六烷基甲苯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0273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油用十六烷基甲苯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以十六烷基甲苯磺酸盐或其工业产品和醇配制的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好,抗稀释能力强,使用浓度低(浓度为0.05-0.3wt%),能在较宽且较低的碱浓度范围(0.4-1.2wt%)和强碱、弱碱条件下均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10-3mN/m数量级),复合体系稳定性好,驱油效率高,岩心驱油实验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三次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组成单一、结构确切、性能优良、稳定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实现了表面活性剂的国产化配方,大大降低了三元复合驱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驱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组成单一、结构已知、性能优良、稳定的适用于油田化学复合驱油的十六烷基甲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石油的开采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油的开采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依靠地层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称为一次采油,一般采收率为5%-10%;在天然能量枯竭后,可以通过人工注水或注气来继续开采,称为二次采油,采收率可以提高到30% -40%;二次采油后,仍有60% -70%的剩余油残留在地下,只能依靠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开采,称为三次采油。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油田(大庆、胜利等)已进入了二次采油的后期阶段,主要特点是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原油产量递减,经济效益下降。为了提高现有油田的采收率,最大限度地开发剩余储量,三次采油技术的开发研究已势在必行。目前普遍认为,采用化学复合驱进行三次采油是较有效的方法,一般能使原油采收率提高15%以上。三元复合驱是指碱与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聚合物(ASP体系)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十六烷基甲苯磺酸盐,分子量为418,为结构式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式Ⅰ为:?FDA000030610142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杰成吴军政丁玉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