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39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氯芬酸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双氯芬酸生产废水预处理(过滤、pH调节)后,采用纳米吸附材料,在吸附反应槽中形成吸附梯度流动床,使双氯芬酸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纳米材料上,吸附平衡后加入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进行强化絮凝,使纳米材料形成絮体,经沉降后达到固液分离,纳米吸附材料经过酸、碱脱附再生,循环使用。经本方法处理后,双氯芬酸生产废水的CODCr可降至2000mg/L以下,CODCr去除率>85%,并且废水中绝大部分资源可回收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实现了废水治理与资源回收的同步进行,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典型的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一双氯芬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医药及洗化行业的大规模发展,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生产和使用量迅猛增长,其滥用导致饮用水水源长期受到有机物的污染;这些有机物大多是难化学氧化、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又是致癌物或是内分泌干扰物,给生态环境和人来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目前,美国、欧洲、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等国家的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以及污水处理厂均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检出,种类多达80余种,由于其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强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缓慢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对这些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有限,对相当一部分物质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因此,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被确定为饮用水和水产系统中的新型污染物。双氯芬酸是一种典型的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手术后止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双氯芬酸已广泛的出现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及河水、湖水等环境水体中,造成的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双氯芬酸药物难以被生物降解,常规的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氯芬酸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双氯芬酸生产废水过滤,去除其中的颗粒污染物,并向其中加入稀酸、碱液,调节pH值至最佳处理范围4~8;(2)步骤(1)处理的废水进入吸附反应槽,反应槽中投加纳米氧化铁吸附材料,形成吸附梯度流动床,对废水中的双氯芬酸等有机物进行选择性吸附;(3)步骤(2)处理的废水流入絮凝处理单元,投加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进行强化絮凝,废水经高效沉淀固液分离后出水;(4)步骤(3)中固液分离后的纳米氧化铁吸附材料采用酸、碱、水进行脱附再生,再生后的纳米氧化铁吸附材料可重复使用;(5)步骤(4)中高浓度脱附液经浓缩冷冻处理后回收产品,实现资源化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秉晖国小伟李晓琳辛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