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二硼酸二铅和二硼酸二铅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961年Franken的激光倍频实验开辟了非线性光学及其材料的新纪元。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变频以获得宽调谐的各种激光光源已成为激光技术发展的前沿课题。从石英倍频晶体开始,铌酸锂、磷酸二氢钾、偏硼酸钡、三硼酸锂、铌酸钾、硼酸铯、硼酸铯锂、氟硼酸钾铍等非线性光学晶体被发现,广泛应用于激光倍频、和频、差频、光参量放大以及电光调制、电光偏转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全固态激光器直接输出的激光波段有限,而且现有的一些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人们仍在致力于寻找性能优异的新型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对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硼酸盐化合物被广泛的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材料,因为其带隙较大,双光子吸收概率小,激光损伤阈值较高;而在硼酸盐体系中,引入具有SOJT效应的金属阳离子,易于得到非中心对称化合物,有利于产生大的SHG效应,因此二者的有效结合是探索和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全固态紫外激光系统对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合物二硼酸二铅,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b2B2O5,分子量为516.00,采用固相法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烈,董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